巧用基金合理配置,助您实现稳健投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舟子 北京报道
估计在过去的十年间,几乎没有人想过,猪肉价格的细微变动居然会成为影响中国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尺。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全国CPI同比上涨6.4%,创三年来的新高,而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CPI上涨约1.37个百分点,这也就意味着猪肉价格对CPI的“贡献”超过了20%。对此有人坦言:中国的CPI已然变成了中国猪肉指数。
在记者走访的朝阳区八里庄附近的一家大型菜市场,一位卖肉的商贩告诉记者,这里的里脊肉每斤已经达到了19元,而一个月前猪肉每斤的价格还不到13块钱。“一个月的时间里,肉价的涨幅接近50%,而老百姓手里的钱却没有什么变化,这不是生活成本增加是什么?”一位附近常来买菜的大叔一语中的。
的确,正是由于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刚刚公布的修改后个人所得税法才宣布将从9月1日起,将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从以往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3500元,这一举措意味着以往月薪在4545元以下的人群从9月1日起就不用缴纳个税了,等于变相为其增收几百元钱。
任职于北京一家外企的李梅就跟记者算了一笔帐,实施新的个税法以后,李梅每月的薪水等于增长了大约500块钱,“虽然看起来不少,但是跟现在的通胀相比,还是差一点,如果能合理地将增收的钱好好利用,营造更多的收益当然更理想了”。
听起来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在北京银行的理财师眼中,李梅的愿望并非不可实现,“只要将这小部分资金通过合理的配置进行基金定投,几年下来也能积少成多,变小为大。”
事实上,在理财师看来,很多人都认为买基金是最简单的理财方式,只要看好一支基金买入就能赚钱,殊不知,倘若对于基金种类和投资方向都不明确就盲目买入,不仅不一定会赚钱,反而还有可能赔钱。“因为基金买入的时间点、风险类型以及基金公司的选择都很重要,需要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定制,才能取得最佳的收益配比。”上述人士表示,“尤其是在当下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更是如此。”
实际上,和李梅有着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北京的王先生就是如此,只不过他比李梅早些行动,如今王先生手里的基金按照其风险承受能力,由北京银行的专业人士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进行了部分调整,目前整体收益还算满意。“听我的,买基金选择销售机构很重要,找到专业的销售机构就等于是找到了专业的人士帮自己理财,事半功倍。”
稳健投资讲究合理配置
实际上,所谓的投资基金,其实也就是汇集众多分散投资者的资金,委托投资专家(如基金管理人),由投资管理专家按其投资策略,统一进行投资管理,为众多投资者谋利的一种投资工具。一般来说,投资基金和其他的理财方式相比,除了专家理财的优势外,最重要的就是投资方式灵活,您既可以像王先生那样,通过专业人士购买不同类型的基金分散风险;也可以像李梅那样,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达到积少成多的效果。
只不过,对于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买基金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选基金。“在动辄上百支基金里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真的是无从下手”,李梅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分析和推荐,靠自己恐怕到现在也没法选出一个基金组合进行定投。
那么,投资者如何才能根据自身情况,在进行基金投资时做出合理选择、规划和配置呢?对此,北京银行的专业人士坦言,“投资基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按照自身的风险承受力与所处的人生阶段选择合适的配置。”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的投资收益其实都是来源于合理的资产配置。如果投资者能够根据个人风险偏好、投资期限等要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可以极大分散风险实现稳健投资目的,积年累月下来往往比投资单一品种的收益率高出很多。
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自身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大,并且有证券市场投资的经验,那么完全可以适当配置高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如果更加偏爱低风险的投资,那么可以主要购买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来避险。
不过,由于今年以来股市的表现并不理想,使得基金市场上半年的投资整体收益也不容乐观。因此,即使是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也要根据不同的市场行情来调整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比例。
“比如,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投资期限较短的投资者可以在维持一定比例的股票型基金的基础上,更多配置债券型基金、保本基金和货币基金来对冲股市带来的风险,依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组合策略来有效分散风险,赢得较好综合收益。”上述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分散投资,将资金分布在不同的投资领域或不同风格的投资品种中,让不同的产品优势互补,以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获取更为安全的长期收益,“这也就是资产配置的作用和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根据个人需要在理财师的建议下做好了基金的配置后,应尽可能选择基金数量较多的平台,如银行代销机构,因为这类机构不仅基金数量众多,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配置需要,同时还有专业的理财师进行后续指导,帮助投资者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组合配置以达到最优投资效果。
为了能够满足投资者对专业知识和服务内容的需求,北京银行早已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自己的定位,就是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积极与基金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引进各类型基金产品。推进北京银行“基金超市”品牌建设——为的就是让客户感到在北京银行买基金的方便与快捷。
除此之外,北京银行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基金理财团队,并引入了独立第三方基金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为购买基金的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专业化服务,帮助其通过合理的配置实现稳健投资目的。
在他们眼中,客户的每一笔钱,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家庭珍贵的资金,“他们决定在北京银行买基金,就等于将钱交给了我们,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得起客户的这份信任与支持。”
因此,尽管基金投资看起来简单,但在购买时,北京银行的专业人士总是尽量帮助投资人明白投资基金的收益从哪里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和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
在这个一应俱全的“基金超市”,记者注意到,无论是高收益的偏股型基金、保障性强的保本型基金以及中等风险的混合型基金都能轻易找到,再加上专业人员根据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多方因素优选的基金配置,以及根据市场环境及时作出的后期调整方案,完全可以满足您轻松实现个人资产的“稳健投资”。
基金超市变身私人理财顾问
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每顿饭一样,米饭、蔬菜和肉,必须进行合理的搭配才能补充全面的营养,基金投资也是如此。“端正长期投资的心态,对收益持有合理的预期,基金就会成为你最佳的投资帮手之一。”北京银行专业人士表示。
也因此,在基于倡导“服务优先”的理念下,北京银行从2007年初开始全面实施打造“基金超市”的品牌战略,致力于让客户感受到在北京银行购买基金,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轻松、便捷和实惠。
记者发现,从最初成立至今,北京银行已与37家基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不管是老牌基金公司,如华夏、嘉实、博时、易方达、南方、银华、广发等,还是新锐基金公司,比如汇添富、华商、新华等公司,都与北京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偏股、平衡、债券、保本、货币、QDII等不同类型近500支基金都能够在这个一站式的“超市”中一网打尽,让投资者轻松自如便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基金。
只不过,方便快捷的购买基金并不能满足北京银行人对于“基金超市”的理解,“要知道客户在你这里购买基金,交给你的就是全家人的信任,就算是为了这份信任,我们也必须尽最大能力保证为客户提供最佳的选择,我们希望,客户在这里买基金,我们就是客户的私人理财顾问。”
为了这份承诺,北京银行专门组建了一支基金理财团队,同时力邀独立第三方基金研究机构天相投资顾问公司针对北京银行代销的近500支基金产品进行精选,构建季度精选基金池,并每月提供积极型、平衡型、稳定型三种基金投资组合,为投资者投资基金提供便利和参考。
与此同时,还由专业的客户经理团队通过电话、面谈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及时的咨询资讯信息服务,努力寻找最适合客户的基金理财方案,真正做到了“贴心服务,以人为本”。
而且由于基金的业绩和收益往往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再加上不同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各异,因此,如何为客户选择最适合的基金构建组合就成为北京银行基金超市的首要工作。
“一方面,我们充分引导投资者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认真做好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风险测试工作;另一方面,精心为客户配备了专业理财经理,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咨询服务”,北京银行的专业人士指出,通过理财师与客户的充分交流,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向其介绍适合的基金产品,从而根据其收益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客户量身定做最佳理财方案。
为了让客户享受到便利而且低廉的交易渠道,北京银行积极开拓网上银行业务,客户进行网上银行基金交易,目前已开通众多基金的网银申购费率优惠活动,申购费率最低可至4折,两三分钟、足不出户就轻松搞定交易。除此之外,通过网上银行渠道购买基金,在享受申购折扣优惠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费用支出,同时准确获取相关基金交易信息,确保相关交易成功,享受网银基金的丰富资讯,轻松把脉市场变化。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北京银行还千方百计为客户着想,努力提供交易便利,比如以前客户从事基金业务交易只能在工作日的交易时间完成,周末和非交易时间并不能进行交易,这给很多上班族客户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原先的基金代销系统进行了升级,有效地消除了这一弊端。现在客户既可以在非交易时间在柜台进行基金交易,又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24小时进行交易,对于以上述方式提交的交易申请,系统会默认为预受理,并自动在下一个正常交易时间提交该申请,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客户进行交易。”上述人士表示。
【北京银行——基金教室】
弱市下,我们该如何稳健投资?
今年上半年,在紧缩货币政策和通胀积压下,股票市场弱市特征明显,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更趋保守。对此,北京银行的专业人士坦言,弱市下,我们也可以做到稳健投资,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攻守兼备。“比如在投资债券类产品的同时,可以配置一些进攻型产品,以抵御通胀。”上述人士表示。
他也建议,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种类型中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作为自己投资基金的备选科目,一旦有需求,可以在专业理财师的帮助下,合理配置,达到最佳的投资效果。
★货币基金
作为非常好的现金管理工具,这类基金无申购费和赎回费,可以作为那些追求流动性的投资者的基础配置。尤其是在当前阶段,货币基金更是投资的首选,一旦未来再出现加息,那么货币基金将直接受益。
★资源类指数基金
但是为战胜通胀,只有货币型基金是不够的,相对激进的配置也很有必要。在通胀的背景下,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些抗通账类的基金,比如资源类指数基金,由于通胀期间资源相关产品价格及其公司股价对经济活动敏感,往往与CPI同方向波动,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通胀性。
★ 新兴产业基金
作为相对冷门的“新兴产业”,不少基金也开始将投资的目标投向了这一领域,原因很简单。因为新兴产业在未来的5至10年时间里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引擎。其中,投资新能源和环保产业领域的基金尤其值得关注。在“十年十倍”的发展目标下,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可谓清晰可见。
【基金超市带您读相关名词】
★货币型基金
资金投向:资产配置主要是央行票据、短期债券、债券回购及同业存款和现金。
适应人群:对风险特别害怕,资金闲置的时间无法长期确定,希望获得稳定收益。
★保本型基金
资金投向:资产配置中以债券为主,兼有一定比例的股票投资。
适应人群:对本金的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人。
★债券型基金
资金投向:资产配置中以债券品种为主超过50%。
适应人群:对资金安全性要求较高,希望收益比较稳定的人。
★配置型基金
资金投向:资产配置中包括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分配比例可以根据市场灵活调整。
适应人群:具有适度的风险承受力,希望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股票型基金
资金投向:资产配置以股票为主。
适应人群:愿意承担较高风险,希望获得高收益的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