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让我们吃得放心?
从“毒牛奶”到“毒韭菜”;从“毒豆芽”到“染色花椒”,食品安全问题让我们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大家不禁要问,食品安全的事件为何屡禁不绝?
2011年5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强调,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可见食品安全已经提升到空前的重视程度。
那么如何才能打好我们的食品保卫战?谁能让我们吃得放心?
5月20日21:55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播出《谁能让我们吃得放心》,评论员朱煦、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师事务所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以及中国消费者协会前副秘书长武高汉组成的红方,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龙、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和《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石述思组成的蓝方就“重奖业内举报人,能保证食品安全吗?重罚涉毒企业,能保证食品安全吗?地方一把手一票否决,能保证食品安全吗?”进行了激辩。
一辩:重奖业内举报人,能保证食品安全吗?
主持人王凯:现如今米袋子菜篮子越来越丰富,我们餐桌之上想吃什么似乎都不成问题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餐桌上也演绎着别样的恐惧,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并且要辩论的话题。节目一开始,想给大家解释一个名词,什么叫“深喉”?“深喉”就是揭露那些行业内幕的人,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做采访的时候,有些人的面部已经被打上马赛克了,有的人声音已经做了特殊处理,听不出本人声音了,这就是“深喉”,揭露内幕的人,是不是对他们应该重奖,鼓励他们揭露食品内幕,重奖这些揭露内幕的人,是不是可以保证食品安全?
朱煦:重奖“深喉”就可以通过吹哨人的作用,尽早引爆涉毒食品企业的恶瘤。
毛寿龙:重奖举报人应该说有害无益,尤其对于食品安全来讲。
朱煦:在现有的制度下,我们不仅要有普通的举报制度,更要有对吹哨人的一种鼓励和奖励,而且应该是重奖,不是奖5万、10万,应该最少百万级以上的奖励水平,才能够使业内人士站出来,来举报,来保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毛寿龙:我认为重奖举报人有害无益,这会让中奖者以道德的名目出现,但实际上中奖者本身的道德就不被信任,为什么,因为他的利太大,如果一个人要去举报,他会提醒另外一个跟他有关系的人,再让他去做,结果相互之间都是无间道,这时候重奖都会出问题,重奖者成为坏事一部分,所以我们说重奖举报人是有害无益。
主持人:明白毛教授的意思,尽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这些勇夫也可能鱼龙混杂,扰乱正常运行,不管双方怎么认为,其实已经有人重赏这些“深喉”,这些业内人举报黑幕,什么人在这样做,重赏够不够重。
朱煦:我们拿上海染色馒头为例,如果染色馒头工人知道有这样制度存在,他举报了染色馒头,他可以获得3万到5万的奖励,他的工资是多少,三万五万至少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这样一种直接的利益刺激,其实在一定程度会对他的良知起到一种震动。
二辩:重罚涉毒企业,能保证食品安全吗?
主持人:刚才辩论的是重赏“深喉”者是否能够保证我们的食品安全,其实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知道这些潜规则到底是什么其实不重要,甚至我们根本不想知道,我们想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一个法律制裁的结果,是这个涉毒企业作恶企业到底最后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下场,有人就说了,食品安全零容忍,面对食品安全应该像北京现在惩罚醉驾一样,应该罚他倾家荡产,就像三轮一样让他消失,在法律上加重制裁这些企业是否可以保证我们的食品安全呢?
邱宝昌:重典治乱,在法律上提高涉毒企业的违规成本,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食品安全。
于国富:实践证明单靠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釜底抽薪,通过解决深层次的原因才是关键。
我们食品安全这个桶里面最短的板在哪儿,在于执法问题,在于道德问题。如果执法不严的话,大家注意,法律立出来以后就是写到纸上了,拿它影响我们的生活还需要执法人员的执法。如果执法人员不去执法,哪怕法律再严,哪怕加上五马分尸。执法是怎么体现,什么样的力量能让您所说的监管执法能更加地给力。监管执法更加有力,首先执法机关要重视自己的职责,他们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应当在其位谋其政,不像央视3·15报道,每一个检查站收完钱盖章,放行,整个健美猪,我们看着这个猪有问题,他们看着没有问题。
讨论如何解决我们餐桌上食品安全问题,如果规避掉了执法不严,规避掉了道德沦丧,我们的餐桌上永无宁日。
三辩:地方一把手一票否决,能保证食品安全吗?
武高汉:失职者下课,渎职者入刑,有利于食品安全的形势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石述思:我觉得今天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婆婆一堆,独缺亲娘,娘是谁呢,娘是制度。
武高汉:关于食品安全,民间有四句话,不打不得了,打也打不完,必须坚持打,打就要真打。食品安全近系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远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发展,所以不打是不得了的。那么马克思说,只要有300%的利润,违法经营者就敢冒上断头台的危险,那么我们现在违法经营者的利润远远不止300%,而他们面临的惩罚又不是上断头台,因此打也打不完。必须坚持打,是指不要根据领导的批示去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本分职能,兢兢业业地坚持下去,打就要真打,不光是对那些违法经营者要真打,对于失职的、渎职的官员也要真打。那么只有这样,食品安全的形势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打是民间术语,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行政执法,指的是监督管理,而在我们今天,有这个权力的人是谁,除了政府没有别人。
当这个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向政府问责责无旁贷,那么政府的责任是不是仅仅就是没有管好那些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给老百姓造成损害的企业经营者呢,我觉得不仅仅如此。比如说立行政法规,比如说执行行政法规,比如说支持媒介进行舆论监督,比如说组织消费者参与市场监督,比如说对经营者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等,都是政府的职责。而这些职责都搞好才叫真正的打真正的执法,在这些方面如果失职渎职,这样的人下课理所应当,这样的人入狱理所应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