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五大悬案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26 21:44:0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程元辉 熊 毅 上海报道
在华尔街,人们称资本市场上有权威的人物为“投资巨人”,在中国,人们对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叫做“资本玩家”。从投资到玩家两种称呼,显然体现出两个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截然不同的心态。
正是由于资本玩家瞒天过海的操作手法,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又多出了一些引起业内关注的悬案。
魏东之死:权贵的牺牲品?
4月29日,年仅41岁的涌金系掌门人魏东从北京中海紫金苑的9楼家中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留下了超过200亿的资产。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金融界。当时外界传闻,魏东之死同相关监管部门对国金证券上市有关。
作为一个金融奇才,魏东逝去引起业内人士扼腕叹息。
从2002年,魏东在短短的数年间搭建了涉及金融、药品、高科技等多个行业的资本大系——涌金系,控股或参股了九芝堂药业、国金证券、云南国投、千金药业等多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涌金系”在资本市场上总是能够“先知先觉”,获得超级收购机会。
“涌金系”收购国金证券并借壳上市一事,这也是迄今为止“涌金系”最为成功的案例。在操作中,令人眼花缭乱的股权结构和股东进出的背后,当然是利益的分配。
按国金证券2008年5月7日每股47.57元的收盘价计算,紧随“涌金系”的清华控股持有国金证券股票市值超过42亿元,而当初进入国金证券时仅付出1亿元。
关于触发魏东求死的原因,则流传着种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在市场和权贵之间左右逢源。另一种说法则指向国金证券借壳上市,及更早些时候九芝堂重组留下的疑点。
刘芳:没人见过的“最牛散户”
因为重仓持有连续42个涨停的ST金泰,2007年8月17日,刘芳的名字第一次见诸媒体,引起广泛关注。当时,刘芳除持有ST金泰外,还是桐君阁、汕电力A、川化股份等5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资产数以亿计。
时隔1年多之后,刘芳到底是谁仍然是谜团。刘芳,这个2007年最牛的散户,但其真实身份无人知晓,有关其真实身份的追查也一波三折。
市场上流传了两个版本。有人说“刘芳”是河南的一名男性司机,也有人说“刘芳”可能就是黄光裕,或至少与黄光裕有利益牵连。
2008年7月,南方某媒体首次锁定了刘芳及其丈夫叶晶,报道说刘芳及其丈夫叶晶,都出生于江苏,居住在深圳,家境富裕,其操作人叶晶多次接受证监会稽查小组人员调查。
11月23日,黄光裕被调查的传闻引发轩然大波。刘芳的背后有可能就是黄光裕。原因有二:一,资产重组的方案只有黄光裕等人提前知道;二,以个人投资者身份介入,进退自如,可以实现低进高抛。有人甚至说刘芳的真实身份可能就是黄光裕本人。
最近报道,刘芳的账面去年以1.74亿元的股票市值占据百强榜第13位,如今却只剩2378.12万元。至今,谁都没有见过刘芳本人。
太平洋证券:蹊跷的IPO
从股改至2008年5月9日,国金证券是第一家成功借壳上市的券商,太平洋则是最后一家上市的券商。包括广发证券在内的三家券商最终内幕交易指向2008年被双规的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
2007年12月底,太平洋证券在上交所挂牌,令市场颇为震惊。因为此前资料显示,太平洋证券2004年、2005年分别亏损巨大,直到2006年才实现盈利。
太平洋证券既非新股发行也非借壳上市,是通过与云大科技股东换股而上市。更加蹊跷的是,太平洋证券挂牌是由证监会办公厅向上交所发文,而正常情况下,一家公司是否可以上市应该由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决定。
太平洋证券的蹊跷上市,被认为是王益及其合作者们通过关系网点石成金的又一“杰作”。2008年初有举报称,证监会、云南国资局的官员涉嫌内幕交易,在股改之前曾购入太平洋证券原始股。同时,有资料显示,王益的亲属涉足太平洋证券原始股。
有关人员在调查王益期间,发现其胞弟王磊在太平洋证券中持有大量低廉筹码,尽管在太平洋证券上市前后,王磊等人将筹码转让或更换股东名字隐匿,但仍被发现。而王益弟弟王磊为法人代表的天津市顺盈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太平洋证券1%原始股。魏东哥哥魏锋参与的明天系,在太平洋上市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如今,王益案到底在三家券商上市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实行了怎样的操作,一切只有等待案件调查的最终结果。
黄光裕:首富涉“罪”
在10月揭晓的胡润富豪排行榜中,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以430亿美元(约3333亿港元)身家,第三次荣登中国首富宝座。11月,他离阶下囚只有一步之遥,理由是涉嫌经济犯罪。
2008年11月28日,北京市公安局首次证实,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接受调查,中国证监会的公告则证实,黄光裕因涉嫌操控股市被调查。当日晚间,又传来黄俊钦被警方带走调查的消息。
据国内媒体报道,有公安部门人士证实黄光裕涉嫌的案件主要包括:在国美境外上市期间以及并购永乐期间多次行贿,其名下资产在注入海外壳公司的过程中偷漏税,对ST金泰洗钱,对中关村、三联商社等股价进行操纵,将大量资金挪往海外、目的不明等。
任淮秀内幕交易:教授也疯狂
任淮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投资学。就是这样一个精研现代金融理论的学者,却赫然出现在ST盐湖(原S*ST数码)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2008年3月,S*ST数码被盐湖集团重组后复牌(更名为ST盐湖),股价几乎翻了六番,任淮秀与妻子原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陈蓁蓁大赚5000万元。
但随后业内曝出,任淮秀在S*ST数码重组期间曾担任顾问,知晓重组信息,内幕交易“丑闻”由此传出。7月份,证监会表露,他们已经关注到这一涉嫌内幕操作的事件,但目前还没有最终结果,不便做明确表态。
根据ST盐湖发布的半年报,截至6月30日,任淮秀在ST盐湖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名列第三,占流通股比例为1.48%,排在它前面的只有两只基金。而在2007年年底,任淮秀、陈蓁蓁夫妇在十大流通股东中排在前两位。内幕交易丑闻曝出后,陈蓁蓁持续减持,已从前十流通股东中淡出。
有消息指出,任淮秀教授为公司重组设计者,但ST盐湖坚决否认。究竟这位投资学教授是理论指导实践造就的“股神”还是另有内幕?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