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难、买菜贵,怎么办?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一边是为蔬菜价格暴跌而发愁的菜农,一边是为菜价高得离谱而抱怨不已的市民。那么,卖菜难、买菜贵,怎么办?
在5月13日21:55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播出的《卖菜难,买菜贵,怎么办?》节目中,由媒体评论员朱煦、章泓,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以及媒体评论员沈威风组成的红方,与媒体评论员王志安、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重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秉龙组成的蓝方,就“卖菜难、买菜贵是因为流通成本过高造成的吗?超市直接采购能让卖菜不难、买菜不贵吗?卖菜难、买菜贵长期来看能解决吗?”进行了激辩。
一辩:卖菜难,买菜贵到底是不是流通环节过多所造成?
主持人王凯:价钱6分钱的卷心菜,到我们的餐桌上就贵了10倍,有人说是被层层流通环节所吃掉的,是不是这个原因?卖菜难,买菜贵到底是不是流通环节过多而造成的呢?
朱煦:当下的蔬菜流通体制只完成了蔬菜的物理输送,没有完成蔬菜的价格输送,所以弄得种菜的赔钱,买菜的花钱。
王志安:没有流通环节,蔬菜的价格只能更贵而不会更便宜。
朱煦:没有流通环节,蔬菜不可能从菜田到我们餐桌,但是有多少流通环节,这个流通环节应该有多长,我们需要更多地注意。
诸多的环节在城市最后一公里,蔬菜价格会打滚,这同样是流通上面的问题。所以我们把这些流通的问题都归结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流通是一座大山,在这座大山下,菜农和市民极其弱势。
王志安:所谓流通成本高不高,其实关键是看这个市场是不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如果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不可能有人获得暴利的。不能简单地通过所谓的产地价格跟零售价格差来看所谓的流通成本高不高,衡量的标准,是中间是否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只要是充分的市场竞争,那么每一个人获得的利润都是他应得的。
朱煦:就是说你种挣了我给你钱,种赔了你活该。这怎么可能呢?
王志安:这是我们现在蔬菜价格大起大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辩:超市直接采购能让卖菜不难、买菜不贵吗?
主持人:不管是买菜贵还是卖菜难的问题,其实一方连着农户,一方连着我们的消费者,所以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但是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如何解决,大家有什么高招?
郑风田:农超对接是解决目前愈演愈烈农产品暴利的一个方法之一。
王福重:这是驴唇不对马嘴,就是唯恐菜价不高。
郑风田:这几年农超对接做了很多的实验,平均来看,农超对接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从产到销过多的流通环节,平均大概能降低流通费用最少30%以上。
王福重:首先,我们说农民卖菜便宜,我们市民吃菜贵,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无需大惊小怪。菜为什么便宜,就是因为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去年菜价非常高,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的政策,一个大棚比如说在北京可以补贴一万五,甚至更高,至于说到刚才郑老师讲的农超对接我觉得就是忽悠了。为什么,因为农超对接并不会减少任何的环节。
郑风田:王教授是市场的原教旨主义者。在任何一个市场国家,小农面对一个大的城市,都需要农民去找信息。
王福重:亲爱的郑教授,我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我跟你说,蔬菜的价格不是由分散的农户和个别的蔬菜商决定的,是由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决定的。
郑风田:当市场失灵的时候,恰恰是小农就自杀了。
王福重:按照郑教授和朱煦的说法,只有把蔬菜价格真正降低下来的东西才是一种农超对接,我们知道市场固然有不好的地方,但却最有效率。
朱煦:所有的超市,在运输、选购,在配送营销方面,它是一个全能的经营者。
三辩:卖菜难、买菜贵长期来看能解决吗?
章弘:农民兄弟只要联合起来,保护自己,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李秉龙:农民卖菜还会难,我们吃菜肯定会贵。
章弘:我觉得农村如果能够组织起来,他们的议价能力会增强,他们对市场的信息了解也会增强,他们将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间处于稍微强一些的位置。
主持人:这个菜价市场是忽冷忽热,今年便宜了,明年就贵了,这似乎是市场调节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有人说,我们可以通过调控的手段来改变,到底能不能改变,怎么改变?
李秉龙:今年菜价跌得很多,恰恰是我们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就是去年我们某些蔬菜缺了,我们农民应该多种菜,这恰恰是我们今年某些蔬菜品种在某些地区暴跌的根本原因。现在很多市场的供求信息靠谁来提供呢?政府是万能的吗?其实这个信息最有效的提供者,是市场,政府只是其中之一。
章弘:信息的主要提供方面不应该是政府,而是对市场最了解的农民还有那些商贩,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一些可以组织起来的空间,如果我们组织起来的话,就会有一些人去关注市场,反馈给农民,比如说告诉大家,今年卷心菜卖亏了,如果大家都种玉米了,明年卷心菜就可能卖回来。比如日韩模式,韩国的农民协会,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农业协会专门向农民提供市场的信息。但农业协会没有改变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形式,他们还是以自己的土地为基础在生产,只是在销售的时候,这个农业组织为农民提供一些服务,从刚开始的信息服务,到后来帮助他们销售,让农民知道哪些地方需要他们的蔬菜,这样做农民就逐渐强大起来,这个农业协会也强大起来。在韩国有一条规定,所有的农产品必须用国产的,而不能到国外进口。
李秉龙:我非常赞成我们在家庭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发现我们农业的合作机制,这一点我完全赞成章先生的意见。这可能使我们有利于解决我们农民卖菜难问题。但是它不能够保证我们吃的菜就是便宜的,决定蔬菜价格的因素,目前有生产组织模式,还有一系列其他的因素,有我们的供求的因素,还有需求方面的因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