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该不该送中学生出国留学?

作者:作者为空的文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06 21:40:46

摘要:该不该送中学生出国留学?

    现在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路显然是越走越宽了。但家长们花费巨资,对孩子寄予厚望,让孩子留学深造,又将会迎来怎样的未来呢?这几年的事实表明,留学大军中有人成为炙手可热的海归,也有人成为无人问津的海待。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他们的差异?他们能在出国潮里游到对岸吗?该不该送中学生出国留学呢?央视《对手》5月6日21点55分现场激辩,就“中学生出国留学是否增加孩子成长的风险?”、“中学生出国留学能提高孩子未来的职场竞争力?”、“送中学生出国留学是高性价比的选择吗?”三个方面的辩题,红蓝方嘉宾各抒己见,互不相让。红方嘉宾认为中学生出国留学加速孩子成长,提高自我管理、学习能力。蓝方嘉宾却对过早出国的行为嗤之以鼻?
一辩:中学生留学
会不会增加成长风险?
    韩悦:人生中每段经历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一笔财富,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孙虹钢:我们中国有些家长很奇怪的,要么把孩子死死抱在怀里不撒手,要不然把孩子一脚踢到水里去。
    主持人:我发现你们俩的观点很有意思,一方面说孩子出国留学,万紫千红总是春,另一方面孩子出国留学,诱惑太多,为什么?韩悦你告诉他,为什么?
    韩悦:黑格尔有一句话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在有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把在读初中的孩子送出国去。我认为出国留学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
    孙虹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对的,关键是中学生要不要出去,一般中学生都是十六七岁,中国古书《黄帝内经》讲,女孩、男孩这个时候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是身体发育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不跟家长在一起,把孩子扔在万里之外,在学校接受磨练,对身体的成长不是很有利。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管心智上叫摇摆期,叛逆,没有方向的叛逆,没有新的价值观树立,在这个时候其实特别需要家长,特别是母亲、父亲、老师来给予他贴身的关爱和教育,否则对孩子心智发育不利。
    韩悦:在国内学生可能得到家长更多关爱,但在很大的学习压力之下,父母有没有一个感觉,父母关心自己有没有考出一个高分,但是出国距离不是问题,我们接触到很多孩子,他们都觉得真正出国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自己要去面对很多挑战的时候,他反而会觉得原来父母曾经给我这么多的保护和支持,他才会反思自己这么多年来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因此他会通过网络或者视频跟家长进行沟通的时间可能比他在国内还要多,因为国内大部分时间上各种学习班,在写作业,可能跟家长没有情感交流。
    主持人:很多孩子留学愿望相对盲目,家长可能想不清楚,孩子想要我就给他,尤其是有条件的家长,会不会有这种家长?
    韩悦:我首先想说确实会有这种疏离,出国的时候你会有一个文化冲突,当你回国的时候你还会面临一个文化冲突,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现在他可能很大的精力都在数理化上面,他即使人在国内,也不可能喜欢去读历史书籍,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出国的孩子会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外国人总在问他,为什么你们要过这个节日,为什么会有这个传统,你们这个习俗具体内容是什么,孩子们会怎么做,最简单在百度或者谷歌上搜索,如果真的学有余力会买一些书籍,当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他也会真正反思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跟别人分享。
二辩:送中学生出国留学
是不是能够提高未来职场中的竞争力?
    尉小珑:高中生进入留学状态,回国之后在职场上会有更好的竞争力。
    王韦铭:出国不是人一生的必要条件,中学生留学并非一定能够提升职业竞争能力。
    孙虹钢:讲竞争力,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智商,一个是情商,智商培养你要多听多练,而且还要有点质疑精神,能拣一些新东西,拣这些新东西,咱不去那儿留学,也可以拣,咱们一次游学,一个暑假去,那些实验室也可以看到,另外咱们也可以在科技馆、天文馆看到好多东西,更何况现在有互联网,哈佛大学有一些公共课,互联网上随便免费听,现在就可以,那你不去美国一样可以学到基本的东西,咱们接触不接触是重要的,但是怎么接触,是不是非到那儿接触,不一定。
三辩:把中学生送出国留学
是不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
    张景岫:我的观点是理性确立目标,充分认真准备中学生留学也可以具有高性价比。
    周成刚:我自己也是一个留学生,我的观点是,留学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并不等于财富,并不等于成功。中学生出国为时过早。我一直说,中国的孩子出去要具备三个能力,如果说你不具备三个能力出去是极其危险的,第一个就是自己独立的能力,第二个就是他的适应能力,第三个是他的免疫能力,我们中国的同学一般要大学以后才开始独立,所以说中学的时候,可能很多衣食住行方面真的是一下子很受挫。
    张景岫:我认为让孩子有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去体验这个世界,他所获得的收益绝对不是只拿金钱来衡量,最终体验无价。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