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后本来应该发生什么
■布赖恩·多米卓维克(Brian Domitrovic)《福布斯》专栏作家
4月8日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1944年那次重要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会议。乔治·索罗斯创办的其中一个智库“新经济思维研究所”在同一地点——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一次由政治经济学家和其他智囊人士参与的论坛。酒店还是那个酒店——1944年,美国召集全球几十个国家达成固定汇率,为战后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
索罗斯论坛的日程是讨论应该对目前混乱的经济体系做些什么,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将混乱踢给了IMF——也就是说,没什么高质量的点子。
既然索罗斯将我们的回忆带回过去,我们应该弄明白当初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到底是什么。
1944年,世界正处于十分怪异的境地。多数人卷入战争,美国占了世界产出的一半。日本和德国作为后工业革命时代最闪亮的两颗新星,被他们的军事对手摧毁。如果这些还不够奇怪,还有一个金融现象:巨大规模的货币黄金去了美国。
这些事件加起来使布雷顿森林大会受到关注。参会者意识到,那些年全球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巨大动荡与缺少一个汇率固定、资本流动、贸易自由的功能体系——也就是金本位有关。
问题是美国拥有所有黄金,那么战后德国、日本(更不用说其他国家)要怎么支持自己的货币?因此,布雷顿森林的计划是其他货币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美元再与黄金挂钩。
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打算是永久性的。因为这个体系本身的目的是让世界回到世界大战之前的状态:各国在美元的支持下经济出现繁荣,积累很多储蓄,用其中一部分从美国那里定期购买黄金。当积累了足够的黄金后,这些国家就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靠自己的力量支持本国货币。
在这样大约一两代人的时间之后,世界就恢复传统的金本位——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各国之间的汇率由他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这就是布雷顿森林大会最终的改革目的。1944年设计的这个体系真的只是一个重新分配世界货币黄金、从而重启金本位的工具。
但是,当然,这后来没有实现。布雷顿森林一直从1940年代很好地运行到1950年代、1960年代,直到美国开始印钱并提高税收(因为越南战争和战争时期的旧债陆续被还清)。美元开始贬值,吸引力也开始下降,各国要求从美国那里赎回的黄金也更多。1971年,在美联储采取通胀举措、美国政府多次提高税收的前夕,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取消了布雷顿森林的协议。
目前,所有的货币都是“法定货币”(fiat money,即不代表实质商品或货物)。投资者拥向石油、黄金、大宗商品等货币替代品,而实体经济却十分缺少投资。为此,各国央行努力制造了更多的钱,但这只会让问题恶化。最终,到了1980年代美国里根总统采取减税措施,商品货币才不再躲藏。这样做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正式的货币体系改革却依然避而不谈。事实上,改革被遗忘了。这个问题丢到今天,当全球经济正一片混乱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该怎么办?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好的金本位时代,全球经济出现了增长,无论程度还是广度均前所未有。布雷顿森林大会的代表当然知道这一点。他们当时所做的只是为了让世界在经历了1914年-1944年的恐怖时期后回到从前。若尊重布雷顿森林大会及其为世界带来的巨大繁荣,就应按其在67年前预想的那样,回到真正的金本位。兰晓萌编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