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结缘中国 找寻新支点
■孙斌
通用的未来在哪里?新通用如何更好地生存?这并非奥巴马的一次沃蓝达试乘,抑或是美国国会对丰田的无休止刁难就能厘清。作为昔日全球汽车业的老大,通用正试图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明问题——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捆绑在一起。
只有立足在这片土地上,才会明白中国这些年来发生了什么?通用能在中国做些什么?“我们将向消费者展示通用汽车在其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2011年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夕,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给出了答案。
中国支点
在通用的国产大名单中,既有完全出自泛亚中心的新赛欧,又有新近崛起的宝骏,甚至就在车展期间,通用方面宣布全球首发的雪佛兰中高档汽车Malibu迈锐宝也将于年底上市,未来会在浦东金桥工厂投产,通用在亦步亦趋中,高中低端,各条产品线上都出现了各为主体的子品牌体系,越来越显饱满的产品体系,即使是如大众般强大,也不敢小觑这位传统汽车巨人的营销能力。
数据显示,2010年,通用在中国市场共销售2351610辆,增长28.8%,成功超越美国市场的2215227辆,成为通用汽车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也是首家在华销售突破200万辆的汽车企业。
同样的实例发生在2007年,当年的通用在中国实现销售100万辆的成绩,但此后,2008年中过后开始肆虐全球各国的金融海啸,却让昔日车坛的巨人犹如风烛残年中的老人一般无助。当时,多数人并不看好通用的未来。
作为通用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在2008—2009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没有一家汽车合资公司如上海通用般承担了这样的压力,即便放在今天看,同样有着似曾相识经历的国际车企与之相比,其面对危机的应对也显得多少有些脆弱。
其后的事实证明了一点,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上海通用凭借自身对市场的理解能力,在这场风暴中与大众、福特、丰田的子公司角力,从未落于下风。
2008年,上海通用经历了短暂的销量蛰伏,其实,此时的上海通用正沉下心来讨论别克的现在和将来,由2008年始,别克开始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全球平台,欧美技术’应该说是一个战略性的调整,基于这样的思路调整后,我们在执行层面的平台战略是比较清晰的。”上海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蔡宾称,为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上海通用以“新形象、新动力、新体验”开创了品牌的崭新格局。
作为全新战略思路的延续,上海通用随之公布了2010—2015年“绿动未来”战略,明确将以更低排量实现“更好性能、更低能耗、更少排放”的三重目标,而其最为核心的技术就在于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六速变速箱等先进技术的大范围普及。从1998年到2009年,别克品牌在中国实现第一个100万辆销量用了8年时间,而到达第二个100万辆仅用了3年时间,
或许也正是基于这种表现,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克森在今年2月的北京之行中才有了这样的表述:“立足中国、携手中国、用心中国。”
创领未来
艾克森的话语在此次上海车展上得到了印证,从现在公布的信息看,通用更强调了旗下在华11家合资公司的通力合作关系,这次车展通用方面也更在意这样协同展出的效果。
在这次以“创领·绿动未来”为主题的上海通用展台上,分别展出了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品牌的系列车型;上汽通用五菱则携旗下全新乘用车品牌“宝骏”的首款车型宝骏630首次参展亮相;而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公司也带来了国内首发的全新轻卡,这款本土研发的新车型在一汽通用设于长春的新工厂生产。
在各大子品牌中,目前已获悉提出明确口号的是雪佛兰,上海通用汽车市场营销部执行副总监兼雪佛兰市场营销部部长任剑琼表示:“这次一个重要的口号是‘全系列时代的来临’。”上海通用在2005年推出多品牌战略,希望产品线的铺设能够一步一步到位。随着时间的推进,到2012年,雪佛兰将最终实现全系列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
据任剑琼介绍,全新的中级车迈锐宝将在今年12月底正式在中国发售,并落户上海通用浦东金桥工厂。首批车型配备直喷Ecotec 2.0L和2.4L发动机,上市一段时间后还会推出1.6T涡轮增压车型。窥一斑而见全豹,通用之于产品的渗透其实与技术升级完全同步。针对中国消费者关心的燃油经济性问题,此前通用已在别克新君威、新君越和雪佛兰科鲁兹上配备了小排量具有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动机。
除传统内燃机动力之外,通用其实还有更具看点的产品。上个月,通用增程式电动车沃蓝达完成了由上海-杭州的“不插电之旅”,甘文维明确表示,这款新能源汽车有望今年四季度在中国上市销售。
从2008年到2011年,仅仅三年时间,通用在华就初步实现了新能源落地、多品牌战略构建,而其在华的研发能力也在市场摸索中日益成熟,中国支点对新通用的价值正变得愈加重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