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幻影巨人”不能拯救欧元区

作者:作者为空的文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25 19:53:55

摘要:“幻影巨人”不能拯救欧元区

■沃尔夫冈·明肖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德国童话故事里有一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叫“幻影巨人”。从远处望去,他像个巨人,但走近一瞧,他就变小了。在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的《小纽扣吉姆·克诺普夫》(Jim Knopf)中,这个“幻影巨人”不过是一个留着长胡子、与一般人差不多高的老人。
    每当我听到欧洲理事会关于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我就会想起这个可怜的老人。每一个策略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3月11日达成的协议看起来不仅很全面,而且令人意外。但不幸的是,当你走近一看,它就变小了。
    最夸张的“幻影巨人”是欧洲稳定机制(ESM)。2013年后,它将成为永久性危机解决机制。当欧洲理事会宣称ESM允许从初级市场购买债券时,德国似乎做了很大的让步。我当时也这么想。
    结果,这个噱头被证明是骗人的。假如葡萄牙在未来几个月需要大规模举债,它无法提供支持。如果葡萄牙凭自己的能力融不到资,就只能接受现有援助框架下的标准信贷支持项目。只有等几年过去,在财政紧缩措施下“瘦身”、转型的葡萄牙计划重返资本市场时,ESM才可能会愿意在一些小规模的债券拍卖中作为最后购买者来提供帮助。
    那么,将ESM的实际融资能力提高至5000亿欧元的决定呢?这不是个实质性的举措吗?不见得。如果允许ESM在初级和二级市场自由操作,提高实际融资的能力才真正重大。但在操作受限的情况下,提高实际融资能力上限并不重要。欧洲理事会制造的协议看起来是一个大包,但实际上很小。
    第二个“幻影巨人”是所谓的“欧元公约”。它通过承认成员国有必要在一些新的宏观经济政策领域进行政策协调来改变欧元区的基本运行规则。这个承诺几天就露了馅。日本核事故一出现,一直支持核能源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就立刻下决定关闭其国内的7座反应堆。能源政策本身不是协调进程的一部分,但考虑到这个决定所具有的宏观经济重要性及其对能源价格与通胀产生的影响,这个案例非常好地检验了欧元区协调政策的决心。就我所知,至少有一个欧元区小国的政府是从媒体报道那里得知德国的这个决定,我想,他不是唯一一个。欧盟及其成员国目前还没有准备好进入这个美好的政策协调新世界。
    第三个“幻影巨人”是改革后的新《稳定与增长公约》。欧元刚刚11岁,欧洲就已经出台了三个公约,前两个还是失败的。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实施制裁程序来强化财政纪律,欧洲的政策精英们认为,正是由于缺少财政纪律,才导致欧元债务危机的发生。先不说它的优点,这份公约很有可能因与前两份公约同样的原因以失败告终。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反复强调,制裁程序应该自动启动。凭经验就可以知道,成员国领导人相互之间过于依赖,因此不会对对方实行制裁。你能想象欧洲理事会对法国处以罚款吗?
    第四个“幻影巨人”是制定一份银行业综合解决方案的承诺。今年即将进行的银行压力测试与去年可信度不高的那次有共同的弱点。测试依然不假设交易账目上持有的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违约的情景。讽刺的是,德国甚至还没有准备建立一个新的重组基金以应对可能的资本重组。既然德国拒绝遵守巴塞尔协议III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那么欧洲银行这次还有可能通过测试。准备重复同样的错误令人惊讶。
    欧洲理事会的要务是将国内政治利益三角化,并管理好新闻标题,他们对此很在行。但他们直到现在都没有拿出危机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他们承诺会“不计一切”拯救欧元如此不屑。那只不过是又一个“幻影巨人”。
兰晓萌编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