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工眼中的盛光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包涵 北京报道
铁道系统内部最近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1911年年初,清朝廷罢免了铁路总局局长梁士诒,由盛宣怀接任,结果引发了辛亥革命。2011年年初,国家罢免了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由盛光祖接任。同是铁路官员被免,同是年初,接任者同姓盛,可100年前和100年后的接任者很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有铁路员工说,盛光祖的回归就是注定的。
对于铁道部来说,盛光祖是一个新部长,但也是一个老员工。在赴海关总署任职之前,盛光祖32年的时间都与铁路系在一起。在铁道论坛上,从盛光祖要履新铁道部长的消息一传出来,就引来跟贴无数,很多人都用“终于有了盼头”,“铁路职工拥护你”等字眼予以评价。一个62岁的老人,也许只能在任几年,铁路职工何以对他的改革寄予如此重望呢?
上任就给一线“加饷”
“他当初在济南做了很多对职工有益的事情,被公认是我们铁路局历任局长中最体贴一线职工的,也是最有口碑的,到现在很多老职工还在念他的好。他回来我就有一个预感,我们兴许能涨工资了,因为他以前就是这个作风。当时只要全局实现安全百日,就能浮动2档工资,每300天固定。果不其然,这回真涨了。”一位铁路系统的员工说。
2月28日晚上的铁道部电视电话会议上,新任部长盛光祖宣布一线职工每人每月增岗贴100元,安全效益达标奖300元。据内部人士称,该决定已经在各站段宣布,并立即执行。
“别小看这400块钱,铁路系统的一线员工除了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两三千元,大部分只有一千多元,多少年都没涨过,我们经常自嘲自己还没有人家农民工幸福,因为没人会关注我们这一块。”该员工同时表示,谁都没想到这么快就涨了,而且加薪仅限一线员工,机关干部不在其中。
“盛部确实对铁路职工很大方,可是在海关这几年,我们的薪水却没有涨。前两年为了配合中央关于规范津补贴的规定,从我们海关做起,大幅减薪。”一位海关的人士表示,海关的降薪在2009年那会儿引起的意见很大,不过也没有人怪过盛光祖,都知道不是他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记者了解到,盛光祖任海关总署署长时赶上2008年金融危机,为了配合中央的思路而进行了薪金改革。到了2009年、2010年,他则主要集中精力在调研如何建立海关的“大监管体系”。
其实按照盛光祖早前的思路,今年3月开始,海关上下要开始推进机构的裁并以及人员的调整,将80%的人员放到一线,只留20%的机关人员。建立这一套新的监管体系原本也是盛在任署长时期的首要政绩,不过正准备展开调整时,他又临危受命,被调回铁道部。
两任部长两张脸
“盛光祖跟刘志军完全是两种人。”一位铁路系统的员工称,他刚上任我其他的不好评断,但有一点他跟刘志军截然不同,就是他上任以后,一个小小的守路工终于可以上铁道部的网站了,我们的人民铁道报的图片上也屡次出现了工人的身影,这在刘志军时代想都别想。其实刘志军不知道,一个基层的身影在人们心里,远比他个人的政绩宣传,或是一个动车的美女车长有分量得多。”
该员工还称,他上班这两年来几乎没有好好休过周末,为了实现刘志军的48小时北京到达拉萨的诺言,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前夕,冬季组织修建应急二线,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不达标,环青海湖周围线路冬季冻害严重。为了保证安全,环湖的干部职工不得不在每年冬季面对长达数百公里的连续偏道、冻害而放弃休息加倍付出。
而相比之下,盛光祖当年让济南铁路局员工吃的最大的定心丸就是,强调每天的工作时间充分运用,绝不到最后才去搞突击,也不需要“苦干,拼命干”这样的口号。任务量大的时候,副段长、副主任都要上来打帮手。因为这样干了,似乎也从没占用节假日大量加班。
“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能体恤一下职工,特别是在一线真的辛苦拼命的职工,但盛光祖能做到,刘志军做不到。好比在会议上,盛光祖会说‘职工也不是三头六臂’、‘感谢职工家属’,这话刘志军永远都不会说,尽管他的高铁之梦是牺牲了两代铁路工人的利益去换来的。”他表示。
盛光祖的高铁之难
刘志军落马后,盛光祖面对的是一个高负债的大摊子。
铁道部公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其总负债额已经从2009年底的1.3万亿跃升到1.68万亿,而总资产则为2.99万亿,负债率达到了56%以上,与60%的债务警戒线已经距离不远。据统计,从2010年到2020年,铁路静态投融资需求仍有2.99万亿元之巨。
盛光祖在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到,解决目前铁路发展困难和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就是改革。可是怎么改?铁道部之前的主政精力重点放在修建铁路上,对于体制性的改革一再拖延,现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与此同时,铁路的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也已经形成,改革的对象往往正是改革的参与者。
此外,一个62岁的正部级干部履新,在肩负着临危受命的重担时,也难免让人有这是一种解决过渡期难题的权宜之计的想法,但是盛光祖在海关雷厉风行的作风和群众对他的高期望值又使得他必须要有所作为。
于是,他在电话电视会议上所强调的转变铁道部的政府职能,转换铁路局的经营机制,落实铁路局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企业法人责任,率先被市场解读为改革的第一步——向下面的铁路局放权。
也许对于刚刚履任不到一个月的盛光祖来说,现在断言一切还为时尚早。在铁道论坛上,一个以盛光祖子女的身份的发帖的人称:“感谢大家这么多年还惦记着他,现在他正在部里开全国电视会议。他今年已经62岁了,说实话精力真的已经不是1993年在济南时那样了。大家都知道,铁路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好的。希望大家能多多体谅,给他点时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