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国“战略机遇期”的战略及措施

作者:刘卫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31 21:49:17

摘要:中国“战略机遇期”的战略及措施

刘卫平

经济危机下中国的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实体经济下滑,外需大大降低,出口发生了困难。而调整期可能会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向好,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此外,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现在的流动性非常充裕。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标志。中国面临着出口的压力,但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大,又处在发展阶段上,完全可以用刺激消费、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
经济改革的方向
    与出口相比,中国在增加国内需求方面的潜力更大,在未来40-50年间,中国要扩大城镇化的步伐,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投资,而且也更多地走向城市型的经济,更环保、高效。除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之外,中国需要一个长期的更高层次的公共投资。因此,中国需要更好的战略来对公共支出进行融资。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能否将国有企业红利制度用于社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保力度,并且进行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需要认识到,任何制度层面上的调整都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基本现实出发,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对贸易不平衡的影响
    从金融学的角度来说,中国事实上从一开始就进行了改革,一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需要外汇储备的,而美国当时是可以印刷美元的唯一的国家,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就有了这样的一个契合点,两个国家才走到了一起。
    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现在还是非常热衷于美元,希望能够把美元作为一个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这也是现在希望美元的价值能够不要那么快地贬值的原因。在中国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想要脱离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存在困难的,因为一些国家起初一直都是实行这样的一个政策,而且我国的金融市场也不是特别地成熟。
    在汇率、储备等问题上中国是可以向世界进行贡献的,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关于中国的金融开放,它体现了市场有可能会失灵,而且美中之间协调一致的救市措施意味着政府会采取更多的干预和控制的措施,这可能使中国在放松管制和金融化方面应该放缓步伐。其次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这也是一个稳定的力量。
    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发现,中国的政策和亚洲的政策有着非常大的外部影响。中国和日本携手,帮助那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中国的贡献对于美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现在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最佳时期,并且要想国际化我们需要多样性,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只要中国继续成长,市场就会继续为中国所用。并且人民币的可兑换性会增强,未来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的主要货币之一。
能源发展的机遇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在处理环境问题上,处在一个新的时期,即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
    经济危机对能源产业的影响:因为金融危机,世界实际能源消费增长将要往下滑,但有可能再过两三年以后,又出现一个高增长期。对于中国来讲,还有一些新的趋势,这些趋势影响到当前中国的能源的供求关系,影响到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中国能源发展是有一些机遇的。
    第一个方面就是拉内需保增长,它给加大能源行业的投入带来了机会。国家确定了拉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也确定了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所以说在投资领域已经把能源确定为一个投资的重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投入考虑长远,考虑能源行业今后的发展,比如说石油行业,要考虑中国以后要利用国际资源。
    第三个方面,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机遇,也有利于能源体制的改革。前几年能源供求关系比较紧张,大家注意力全都在应付煤、电、运这些应急的事情,现在可以静下心来考虑推出一些体制机制。
    中国目前既要应对金融危机,同时又要坚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能源领域需要选择一条比较好的道路。有如下的判断标准:
    一、政策着眼点首先要注意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防止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又从宏观的角度,不要叫它下降很快,否则能源行业的发展,就会积累更多的问题,同时也对当前刺激经济不利。
   二、要坚持节能减排的政策。这一政策现在在金融危机以后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比如说过去抑制高耗能行业出口的政策,抑制高污染企业出口的政策,现在都在放松,都在改变。那么这些改变了以后节能减排的力度就会减少,所以说坚持节能减排就是调整这些政策,把这些政策的实施调整上来,把那些减弱的东西用新的政策去补上。
    三、同时要把调整能源结构作为一个主攻的方向,作为一个主线。增加新的投资,考虑新的投入,必须要考虑能源结构调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