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调新兴产业 高铁面临重大利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高速铁路被定调为“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第七届高速铁路大会开幕式上透露出来的。
高铁此前作为高端装备制造被默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部分,并未被单独定项。此次被单独定项并强调优先发展,有关注家认为,这将大力推动高铁行业的发展。
“高铁在战略新兴产业中优先发展是很有道理的。高铁机车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车体零部件和新材料有关,列车通信和信息产业有关,牵引的电力系统和新能源有关,整个高铁和节能环保有关。可以说,高铁相关的每一项几乎都能归入战略新兴产业的范围内。”铁道部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现实是,此消息一出,市场立即作出反应。7号开始,高铁行业相关个股迎来一轮普涨。南车集团仅当天就上涨8%。
“以后肯定会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出台。”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研究员武剑红表示,“高铁原本就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高端产物,现在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可以预见其扶植力度。”
而技术层面的专家认为,优先发展高铁,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创新进程。
整个高铁行业面临重大利好。
企业受益
尽管战略新兴产业近一年来被反复提及,9月定调七大产业以来更是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份具体优惠措施出台。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工信部拟出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稿,将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优惠力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减半的优惠政策(见11月19日刊登的《七大行业所得税酝酿减半 新兴产业扶持方案上报国务院》)。目前该工作正在进行中。
如果该意见稿出台,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据了解,今年4月到9月,南车集团共缴纳企业所得税3.26259亿元,按照这个标准,如果实行所得税减半政策,南车集团将可少缴纳1.63129亿元的税收;北车集团纳税2.18354亿元,如果新政实施,可少缴纳1.09177亿元。这部分钱相当于政府给予的补贴。
仅仅是7月到9月两个月间,南车缴纳所得税1.49674亿元,北车缴纳所得税1.03753亿元。按照这个数据粗略估算,仅仅企业所得税方面,南车、北车每月就能节省约5千万资金。
虽然具体的优惠政策还是空中楼阁,但资本市场已经快速作出反应,高速铁路相关行业连续几日的逆市飘红。12月9日,中国南车以8.25元/股,大涨7.28%报收。而在6号,南车股价还停留在5元开头。
“定调新兴产业只是影响股价的其中一个方面,主要还是因为企业稳定的发展。”南车集团副总裁张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高速路网投资中,机车购置占了很大比例。仅今年,车辆购置费用就达1235亿元。“高铁平均造价为1.14亿元公里,按照十二五将建成16448公里的高铁计算,高铁十二五的总投资为1.875万亿元。这还是未有政策优惠时的估算。接下来的高铁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契机。”业内人士表示。
“给整个产业带来的好处有多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都还要等具体优惠政策出台后才能看见。但可以预见的是,作为重点扶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是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可获得的优惠政策必然不会少。”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研究员武剑红表示。
科研院所也将受益
然而,对于高铁定调新兴产业,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谈振辉认为,最大的好处不是来自于经济利益,而是使得最上游科研机构有了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保障。“科研院所、高校这些处于最上游的、掌握着自主研发核心的机构,,在以往为了经济利益,可能会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去做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而放缓了自主研发的步调。如果加大扶持力度,使研究机构能专心研究,将极大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进程,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高端封顶、低端挤压的双重被动局面。一方面,西方国家为振兴经济,将发展重点转移回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高端制造领域,谋求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新兴发展国家充分利用其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扩大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此前在某一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时期是解决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关键时期。国家在做专项规划和政策设定时要针对它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资金体系,创新支持方式。加大科技投入,依托优势企业加强产学研用结合,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形成自主技术和标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