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中国模式的完美构想

作者:赵岩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05 18:13:36

摘要:中国模式的完美构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岩 北京报道

   以中国制造胜出,以中国创造称雄——这是对于中国模式的完美构想。然而梦尚未圆,“‘中国时代’提前结束”的阴云又起。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博弈,东方智慧能否破解产业链“6+1”的西方谜局?本次峰会齐聚政府高官、经济学泰斗,一起推敲转型之惑,抉择制胜之道。

    “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的新起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在谋划,刚刚闭幕的五中全会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转型中开拓新的空间。在后危机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谋划我们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企业转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在演讲开场白就直接抛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在由《华夏时报》主办的第四届CEO论坛上,众多政府高官、经济学家齐聚一堂,共同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的转变等等问题出谋划策。
转型!怎么转?
    “我们发展的结果是经济规模很大,外汇储备第一,经济总量第二,但是大而不全。我们有强大的制造,但是背后是巨大的排放和微薄的利益。我们可以大量生产商品,但无法创造品牌,我们的消费只有美国的一半,这是因为我们的劳务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的四十分之一。”在辜胜阻看来,中国经济发展存立着“低成本、低利润、高能耗”等诸多不足,这些不足正是阻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三十年中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收入分配却在不断恶化。基尼系数已经从0.2到了0.47,成为了亚洲社会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对此,辜胜阻建议,应该积极响应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的号召,努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规模将达到十万亿以上。美国以新能源产业推进绿色新政,欧美、日本都在着眼未来。这是中国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辜胜阻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两轮驱动,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这两只手的作用,更需要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
如何做到包容性增长?
    而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看来,在转变模式中,从过度依赖部分人先富的非均衡发展方式向均衡共享、包容性增长方式转变,至关重要。
    “低收入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我们的机会变得越来越不公平。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的机会不均等,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机会不平等,很多很多方面机会不平等,所以要使未来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汤敏说。
    “我们要推动劳动工资增长,怎么增长?公务员好办,一个政府命令就行了,但是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怎么办?它的办法是什么?”
    汤敏进一步解答说,要想做到包容性增长,重要的是要保证《劳动法》严格执行,工会要发挥作用。“同时,我们可以增加退休金,增加低保,而不要人为地打压农产品价格。”
中国出口怎么办?
    而作为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的一点,出口的转变更是众多经济学家关心的话题。“今后中国的增长和发展,在动力结构方面应该更注意均衡,我们可以增加内需拉动,可以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不可冷落出口的价值。”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表示。
    基于此,王忠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调整的不是把出口的比重调低,而是应该把出口结构本身调好。应该更多地引导我们的企业去发展那些附加值相对比较高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他还建议,银行就要给这些产品和服务以更多的资本支持,这样才能调结构。“不能支持那些挥霍资源的产品,应该封锁资本的支持通道,而让这些需要吃饱饭的好的企业,有更多的资本支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