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揭秘楼市山寨“人居奖”

作者:董映颉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27 22:09:10

摘要:揭秘楼市山寨“人居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董映颉 北京报道

   8月26日,一则《多家知名地产商被曝花钱购买“联合国人居奖”》被曝出后,记者拨通了“联合国HBA-2010中国范例奖”执行机构的联系电话。在以记者采访的方式被对方工作人员以“负责人不在”的理由拒绝后,记者终于以开发商的身份与机构负责人对上话。
    “你是不是看到了网上的消息?你到底是不是房地产公司?你告诉我你的座机,我给你打过去!”没想到,记者刚说了两句,这位谨慎的负责人却在问了这一连串问题后“啪”地一声将电话挂断了。
山寨“人居奖”背后的协会
    多家知名地产商被曝花钱购买“联合国人居奖”的消息,再次引发民众讨论。
    消息称,最近5年中,在中国至少有超过200个楼盘“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这些楼盘,既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出现在例如天津、威海、武汉、青岛等二三线城市。
   “我们这个奖和联合国人居奖完全是两码事,但我们有正规的评奖流程和标准,对入选项目也要做实地考察。”上述执行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联合国人居署和住建部合作评选的“联合国人居奖”是为了表彰那些在住房供应、城市发展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城市、组织和个人。从1990年至2009年间,中国总共获得19项联合国人居奖,其中包括城市政府组织、城市公共设施、时任市长等,没有一例是商业开发的楼盘。
    那么,这200多家楼盘宣称的“人居奖”究竟是什么?
    据悉,这些“山寨”人居奖实际上是另一个奖项——联合国HBA中国范例奖。
    HBA即Habitat Business Award(人居企业奖),在新浪网为该奖项设立的专题页面上,记者了解到,这个被称作是地产界全球最高奖的奖项, 也是由联合国人居署主办,以表彰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作为这个奖项在中国的唯一支持单位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负责组织中国区的申报工作。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担任Habitat Business Award范例奖的全球评委。
    同时,记者发现,两个联合主办机构中中方代表——北京精瑞住宅科技基金会,实际上也是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组建。基金会的主席也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担任。
地产大佬的“宣传费”
    据了解,首届联合国HBA中国范例奖是于2009年7月在印度举办的,来自中国的富力地产、星河湾地产、绿城集团、招商地产、阳光100集团、中坤集团、山水文园投资集团、华瀚投资集团等众多一线知名房地产企业品牌都获得了此奖。
    目前,“联合国HBA-2010中国范例奖”又开始申报。品牌房企仍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踊跃。据了解,海尔地产、远洋地产、金都地产、绿地集团、首开地产、中大地产、金隅地产、龙湖地产、国奥地产、中粮地产、金融街控股等一线房企都已经申报完毕。
    而消息称,宣传推广费是楼盘参与该奖项角逐的主要花费,参加这一范例奖的费用为36万元人民币。对此,记者以开发商的身份向承办方咨询申报费用,接电话的相关负责人却以“因为参评项目有规模限制,我们必须先知道你们申报的项目规模才能答复你其他问题”回绝了记者。
   “机构做这样的评奖活动,肯定是要收取活动费用的。但是,对这样的颁奖,企业也买账,因为在媒体上做硬广告也是要付费的,效果还没有这个好。”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正是因为企业买账,才使得类似的评奖活动有了市场。
    事实上,房地产界的奖项类别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诸如被称为地产“奥斯卡”的CNBC奖、“亚洲最佳宜居楼盘”,还有贴近购房者的“北京十佳最具投资价值楼盘”、“北京购房者最喜爱的开发楼盘”等等。各楼盘的售楼处里都摆放着一堆闪闪发光的奖杯和奖牌。
    “这些奖项,确实能吸引一部分购房者对楼盘的关注,而且这些奖牌奖杯,我们推介楼盘也好有的放矢。”丰台区一楼盘售楼小姐告诉记者。
    然而,也有开发商一边面对这些“殊荣”感到沾沾自喜,另一方面也感到有些无奈。
    北京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每年的年中和年底,都有很多机构、公关公司找到他们,推荐参加各种年会和论坛,而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颁奖晚会。前不久他还接到一个评奖通知,有“最佳规划奖”、“最佳户型奖”等大大小小的奖项约几十个,活动费用如果交纳8万元,可以拿一个“最佳”,如果交纳10万元就可以附带一个“个人奖”。
    “企业花在这些评奖上的费用一年下来要接近100万呢。”他向记者感叹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