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Intersil CEO 戴维-比尔:我们开始购买中国人的研发智慧

作者:熊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06 15:35:50

摘要:Intersil CEO 戴维-比尔:我们开始购买中国人的研发智慧

 本报记者 熊毅 上海报道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在金融危机中凋零和憔悴。这家名为Intersil 的技术微电子行业的企业,就在本轮的金融危机中,尝试了一轮快速增长的饕餮盛宴。这家公司,创办者是当初被称为“硅谷八大天才叛逆”之一的赫尔尼(J.Hoerni

7月,Intersil 全球CEO戴维-比尔在上海一家酒店里,采用一贯的美式风格称“我们希望帮助中国,让中国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设计。”戴维说,作为一家美国公司,Intersil 不仅仅希望可以利用中国工程师的低成本,更看重的是中国工程师的智慧。  

一位对该公司熟悉的人士谈到其近期可圈可点的事情时候称,Intersil,不仅仅在技术上属于业内的领导厂商,在经营策略上更是有很独到的眼光。他们在从事模拟电源芯片之前,是业内WLAN芯片最大的供应商,但在鼎盛时期将WLAN的芯片卖掉,然后专注于模拟电源和混合信号领域。而在前年和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Intersil 却是忙着收购。除了抄底的价格外,他们更是换回了很强的技术。在2009年底,Intersil 又收购了一家中国公司。而2010年,Intersi l又收购了两家公司,其中一家在中国有人数众多的研发团队。 

有人说,Intersil 目前有三个特征:第一,逆势增长。前年和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绝大部分厂商都遭受了损失,而Intersil 业绩却在增长。戴维之前曾表示,希望能够在2011年底或2012年将Intersil 打造成一家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公司,也就是每个季度2.5亿美元。但在今年510日,戴维表示可能会在2010年的第四季度就实现这一目标,达到2.5亿美元。 

第二,收购。Intersil 从前年至今,在不断并购其他的公司,不断壮大自己。 

第三,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很多外商都会说到对中国加大投入,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将中国作为重要的销售市场,但Intersil 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则是在研发团队上。Intersil 最近的几次并购都跟中国有直接关系。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的应用市场,更是为了中国的工程师。 

Q&A

Q:在模拟电源和混合信号方面,Intersil 的目标是什么? 

A:整个模拟混合信号包括电源混合信号这一块,全球市场大概是400亿美金,我们Intersil 的目标是10亿美金,即全球市场占有率是2.5%。整个模拟信号产品市场有很多不同的产品和市场组合的,这个市场上面有很多的供应商,这是一件好事。对我们来说就有更大的空间来选择我们想专注什么样的市场,专注在什么样的产品上面,让我们和我们同行的其他方面区分出来。 

Q:Intersil 如何配置你们的盈利方式的?因为我从资料上看到,Intersil 的布局一是研发,一是营销,然后是制造厂商,从数量上看这几个点都差不多。 

A:我们当然希望客户选择我们的产品是因为我们的性能。另外我们还非常重视创新。我们想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厂商,我们就必须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我们的客户选择我们后,能够达成他们的目标。 

Q:你们最近收购了Techwell ,你们是否认为video的应用在未来起到很大的驱动力? 

A:我们收购了Tekwell  这个公司,而Tekwell 这家公司的专长是在video上面。Tekwell确实在video业界是一个领导厂商,尤其是在监控方面。它的客户很多业务都是在中国的,那么在监控市场上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市场应用。讲到video ,我经常去纽约,但是电话经常打不通。即便打通了电话,电话也是经常掉线的。原因是纽约整个手机网络已经饱和了,饱和的原因是因为视频通讯。大家都看到了未来市场的驱动力实际上就是视频。 

Q:收购盘大是不是也是基于它和中国产品这么一个关系? 

A:收购盘大微电子对布局中国非常重要,intersil在中国只有很少人,现在就有很多了,一年前在中国的设计中心很少,现在在中国有了3个。现在盘大在手持中断电源方面也有自己的专长。但这不是为了中国战略而是为了全球战略。50%产品在中国生产,但只有10%产品在中国设计的局面必须得到很快改变。

Q:在中国市场,是否有Intersil这样一个竞争公司?你们做了那么多并购,那么对于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有什么看法? 

A:现在在中国没有特别强的竞争对手,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美国和欧洲。但是这个将来一定会改变。关于中国在海外市场的并购,这是一定会有的,并且会变得越来越多。  

Q:经济危机使低价收购成为可能,可以获得技术。自主研发和收购两种途径获得的技术如何评估? 

A: Intersil是一家很特别的公司,在两方面都做特别的评估,通过并购和原生态。在整个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的公司只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并购,另一个选择就是关门。实际上,今天整个经济状况已经好转了,用低价收购好公司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我们已经收购了我们想要的公司了,比如Tekwell,今年你就会看到我们做了一个调整。但我们会继续评估市场,去看那些好的公司,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上市公司。但是在我们自己研发这一块,我们从来没有减弱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