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6亿护盘拉涨停紫金“献媚”躲索赔

作者:徐叶巧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7-23 19:46:08

摘要:6亿护盘拉涨停紫金“献媚”躲索赔

 

本报实习记者 徐叶巧 北京报道

   “紫金矿业(601899.SH)现在说的整改就是每天往汀江投300吨石灰,在我们老百姓看来,根本无济于事。”上杭居民周长顺(化名)愤怒地告诉记者。紫金“环保门”还远远没有结束,环保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尚未缓过气来,当地居民又开始质疑紫金的处理态度。7月20日的离奇涨停背后,紫金导演着怎样的故事,而混乱无序的紫金管理又让投资者何去何从?
6亿拉动涨停谜局
    环保事故之后,紫金矿业股价跌幅一度达到17%,不少机构纷纷发出作空的信号。但令人想不通的是,从7月20日开始,紫金矿业的股票却上演了一部逆市大涨的连续剧。A股涨幅为9.98%,H股涨幅为7.38%。随后几天,股价在5.70元左右徘徊。23日报收于5.72元,跌0.35%。
    22日,国信证券某营业部开晨会的时候,主题就是为什么紫金矿业会逆市涨停。一群分析师坐在会议室里,百思不得其解。随之而来的是,业界刮起一阵“谁拉动了紫金矿业股价”的大讨论。
    “用近6个亿来拉涨停板,一般的机构很难做到。”一名业内人士透露。数据显示,20日当天,紫金流入金额高达5.78亿,除去当天融资买入紫金矿业的金额8058.97万元,至少还有5个亿的金额不知出处。是紫金矿业整改速度加快还是环保调查有了新进展,抑或是游资机构发现新的抄底机会?
    在环保事故调查进展问题上,记者联系福建省证监会,得到的答复是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目前无法给出最新结论。关于整改进展加快的说法不攻自破。
    “一看就是有人护盘,否则不可能迅速拉涨停。因为紫金矿业是大盘股,参与者众多,投资者为了自救,合力拉抬也是有可能的。”一市场人士如是分析。“如果是游资炒作,完全没必要选择紫金矿业这种问题多的大盘股。”
    在采访中,也有一些分析师表示,之所以会出现逆市涨停,还有一个原因是怕投资者索赔。当前,紫金矿业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经核准上市交易的证券,其发行人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发行人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索赔,紫金投资方自买自救来减少损失是很正常的。
    但在民族证券行业分析师关键鑫看来,“从历史上看,一般水污染事件之后,都对上市公司股价带来冲击,紫金矿业也一度跌到4.97元,逼近历史低位。按照行情,一般也会出现超跌反弹,只是不知道会反弹这么快,这么不是时候。”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则认为,从技术面上看,紫金矿业逆市涨停也是有可能的,“紫金矿业从11.5元的高位开始下跌到现在,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按照市场规律,当股票长期处于下跌的情况下,机构会预期抄底增持,此次环保事故只是中间的插曲。”
拉不动紫金管理包袱
    “护盘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短暂的股价上涨也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没把混乱的紫金管理问题彻底解决,紫金终究还是会变成扶不起的‘阿斗’,毕竟,不是每次都能有6亿的资金拉盘的。”安信证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管理问题也是记者在对诸多分析师采访中,分析师对紫金最大的诟病。
    当前,紫金矿业有三座大山压在头上:湿法厂铜矿停产带来的减产问题、可能面对的巨额罚单、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紫金也由此陷入两个危机,即诚信危机和环保危机,也让紫金矿业的后市陷入扑朔迷离的猜测当中。
    曾经是紫金矿业工程师的龚先生告诉记者,紫金矿业的管理缺失最明显的就是人才管理和技术管理。在向外扩张前,确实是很重技术的企业,但是从2006年以后,随着企业的实力相对雄厚,紫金矿业开始走上扩张路,这时候,人才需求断层的问题就浮出水面,加上人才流动过快,创新科研能力根本跟不上。就拿铜矿来说,之所以会不断出现问题,就是因为紫金矿业对铜矿废水废渣的处理没有非常成熟的运作,对污水处理池使用的材料都还在摸索阶段,而且没有建造临时应急的备用池。
    而关于紫金矿业备受争议的选址问题,另外一名对紫金山地形十分了解的紫金员工告诉记者,铜矿建污水处理池所在的地方,就是曾经的河床。河床自然远不如实地坚实,沙石也比较多,位置更比周边的低。而且污水处理池是呈阶梯式建造,当位于低处的处理池承受不住压力,地下水、地表水等渗入是很正常的。这次泄露的就是在最尾部的处理池。
    与紫金矿业相邻的汀江途经上杭、永定、广东省境内。当地居民喝外来水已经有数十年,如何采取行动保证沿线居民的生活安全,是紫金矿业除了生产管理以外的更大挑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