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一人,不少一户!抚顺市残联惠残政策全覆盖,守护全生命周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抚顺报道
“残联给办的保险帮了好大的忙。”家住抚顺市新抚区的残疾人赵丽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去年11月,她因手指骨折及术后感染在医院接受治疗,总花费了7000余元,通过抚顺市残联为其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赵丽获得了近5000余元的赔付,极大地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
像赵丽一样因办理意外险而受惠的残疾人在抚顺还有很多。为健全残疾人保障体系,增强残疾人抵御风险能力,近年来,抚顺市持续推进持证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工作。《华夏时报》记者从抚顺市残联处获悉,2023年以来,该市残联将持证残疾人意外伤害险覆盖范围从低保扩大至全市持证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
截至目前,已累计赔付177人次,赔付金额达53.48万元,极大减轻了残疾人家庭因意外带来的经济负担。并将55—59周岁参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134元。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累计完成改造3586户,为更多残疾人家庭带来生活便利。
为残疾人织就坚实保障网
相比其他群体,残疾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发生意外。“残联给我们办的保险特别管用,我们发生意外上医院了,就能报销,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家住抚顺市栗子沟的陈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去年的时候,她两个脚都摔骨折了,花费了1万余元的治疗费,保险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自己最后只花了2000元左右。
在今年,陈琦再次意外摔倒,导致髌骨骨折,保险赔付了2000余元,自己只承担了300元左右的医药费。据陈琦介绍,抚顺市残联为其办理的意外保险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年年都为其续保。平时各级残联也十分关注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培训,为残疾人解决了很多困难。
为全市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是对现行残疾人保障政策的有力补充,能有效减轻残疾人因意外伤害产生的医疗和生活负担,给家庭及用工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作为抚顺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该市残联积极争取,通过精准摸排、动态调整参保范围,使更多残疾人共享惠残政策。
不漏一人,不少一户。2025年1月,市残联依托残疾人办证系统,核实59224名持证残疾人信息,与中标保险公司完成新一期保险合同签订,投入保费769938元,确保保障无缝衔接。触手可及的民生情怀,折射出城市的温度,抚顺市残联用真金白银,为残疾人撑起抵御意外伤害的“保护伞”,遏制和减少了残疾人因意外伤害致贫、返贫情况的出现。
据抚顺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服务质量,抚顺市残联建立双评估机制,即在每次保险期限到期前,对承保公司履约情况进行评估,并同步对获得理赔的残疾人及家属开展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到98%以上。2024年10月,完成了2025年—2027年度全市持证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招标工作,确保政策延续性。
“接下来,抚顺市残联将一如既往做好持证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工作,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全市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该负责人表示。
让残疾人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前,从康复服务、政策宣传、就业帮扶、志愿服务、文化关怀等方面,抚顺市残联结合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统筹全市资源,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围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助残活动。
抚顺市各级残联走进县区,将关怀和帮扶送到残疾人家门口。5月助残月期间,残疾人工作者走访慰问困难重度残疾人;积极争取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项目,上门开展辅具适配关爱行动,将6辆LT14型号儿童轮椅捐赠残疾儿童;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医疗小组走进新宾大四平镇,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和儿童康复知识讲座,为8户残疾儿童和重度残疾人入户进行“一对一”家庭康复指导;望花区残联在雷锋纪念馆开展集中宣传,大学生志愿者与残疾人一对一帮扶,通过义演、义卖等活动汇聚助残暖流。
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征程中,抚顺市残联坚守初心,聚焦残疾人需求,从惠残实事精准落地到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从部门联动凝聚合力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用一项项有温度的举措、一组组有力度的数据,为残疾人生活注入温暖与希望,推动残疾人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抚顺市残联结合实际打造“非遗助残就业示范基地”,先后引进“满族布贴画非遗项目”“草木染非遗项目”和“琥珀雕刻非遗项目”。根据落户非遗项目特点,开展“一项一策”有针对性地服务指导,结合残疾人就业需求、身体情况,推荐其到非遗项目参加培训,经培训后在项目中就业。
一直以来,抚顺市残联常态化举办招聘会,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并启动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工作,推动残疾人平等就业。三年来,累计为2103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就业1817人次。
教育是改变残疾人命运的重要途径。2023年以来,根据县区需求市残联累计下拨教育助学资金189万元,助力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圆求学梦。据介绍,抚顺市残联积极推进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儿童康复项目建设,成立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附属幼儿园,这是辽宁省唯一一所由残联系统开办的特教幼儿园。充分发挥残联系统办园的优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融合式教育,因材施教,提高了残疾儿童接受普通教育的可能性。
康复服务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关键一环。2023年,该市残联制定《抚顺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加强机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三年来为903人次新增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为4279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达99.5%。同时,抚顺市残联深入开展辅助器具需求筛查,三年来,发放辅助器具8104件,并通过“爱耳日”“爱眼日”等活动强化残疾预防宣传,从源头减少残疾发生。
抚顺市残联方面表示,未来,市残联将继续以“残健融合”为引领,持续优化服务,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残疾人事业迈向更高峰,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新时代共享发展成果,绽放生命光彩。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