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宇顺股价狂飙后停牌核查,专家警示游资炒作与重组风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因*ST宇顺(002289.SZ)近期股价波动幅度较大,自5月21日起至今,公司进行停牌核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据悉,3月31日至5月20日,*ST宇顺股价一路走高,由4.51元/股攀升至14.54元/股,累计涨幅高达204.18%。公司对此坦言,近期股价变动、当前静态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较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有较大的偏离。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非正常波动的背后往往是非理性情绪驱动,不排除其中受到人为影响的可能性,而非理性情绪是赌并购重组的成功可能带来资产质量和业绩的翻转。”
不过,该并购重组事项还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标的公司大额债务也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及净利润产生影响。另外,公司股票还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致函*ST宇顺,但截至发稿,公司并未给出正式答复。
游资炒作?
2025年3月31日至5月20日,*ST宇顺股价从4.51元飙升至14.54元,涨幅达204.18%,远超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涨幅。
其中,3月31日至4月3日,公司连收4个涨停板,后又出现3个跌停板,自4月10日起,公司股价便开始持续涨停。Choice金融客户端显示,公司股价自4月10日至5月20的25个交易日内录得22个涨停板。
由于股价波动异常,公司于5月21日起停牌核查,预计停牌不超过3个交易日。公司还在公告中指出,公司近期股价变动、当前静态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较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有较大的偏离,公司提请广大投资者充分了解股票市场风险因素,理性判断、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具体而言,目前,国内与公司从事类似业务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主要有合力泰、经纬辉开、同兴达、秋田微、亚世光电、欧菲光等。自今年3月31日至5月20日,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欧菲光股票涨幅最高,为9.16%,同兴达股票跌幅最高,为-9.19%,而*ST宇顺股票涨幅达204.18%。
同时,公司所属中上协行业分类制造业-电气、电子及通讯-计算机、通信(C39)的静态市盈率为38.22倍,市净率为3.24倍。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欧菲光市净率最高,为12.11倍,经纬辉开市净率最低,为1.65倍,而*ST宇顺市净率为17.58倍。因此,公司当前静态市盈率、市净率较同行业整体估值有较大的偏离。
对于公司股价暴涨的原因,不少专家表示可能存在游资炒作。“重组公告发布于4月22日,但股价自4月10日起已启动涨停,9个交易日内涨幅达48.95%,存在消息提前泄露的嫌疑。同时,部分交易日换手率超70%,显示筹码快速流转,游资可能通过‘击鼓传花’模式推高股价。另外,公司跨界数据中心、算力等热门概念吸引短线资金。”一位不具姓名的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
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
正如上述专家所言,公司计划资产重组也是将股价推高的主要因素。“并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是当前政策对并购重组是支持的趋势,所以才会引起市场情绪波动。”沈萌认为。
4月22日晚间,*ST宇顺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已同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标的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Olive Ida Limited签署了《北京房山数据中心项目之合作框架协议》,依照协议,*ST宇顺计划采用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Olive Ida Limited间接持有或控制的标的公司100%股权,本次收购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家标的公司共同运营着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建设运营约8000个机柜。此次交易达成后,原本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的*ST宇顺将成功转型,成为具备算力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因此引发市场炒作。
不过,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公司与交易对方签署的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系签约双方合作意愿的初步框架性约定,尚需进一步协商、推进和落实;正式协议的签署尚需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存在未能通过有关决策审批程序的风险。
同时,据公司一季度报告,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450.07万元,负债合计1.55亿元。公司本次交易资金均来自自有或自筹资金,若公司无法筹集足额资金,则本次交易价款存在无法及时、足额支付的风险。
不仅如此,标的公司还存在大额债务,且其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ST宇顺方面表示,标的公司目前存在大额借款用于标的公司日常运营,如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公司将存在大额债务,相关财务费用可能较高,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以及净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且标的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如重要客户生产经营状况或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影响标的公司与重要客户合作的可持续性,如果标的公司难以在短期内开发具有一定需求规模的新客户,则可能对标的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理事会常务主席支培元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不太乐观。从公司自身看,业绩不佳且存在被终止上市风险,在此背景下推进重组面临较大压力。标的公司方面,大额债务可能成为沉重负担,影响公司未来盈利。而且下游客户集中度高,一旦主要客户流失,将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冲击。此外,筹集资金存在风险,若资金无法及时到位,重组进程可能受阻。综合这些因素,重组面临诸多挑战。 ”
不过,沈萌也指出:“目前*ST公司可并购的选择有限,特别是很难找到资质优良的标的,所以虽然存在风险,但是也是一个机会。”
然而,在公司股价持续高涨下,公司却因业绩存在退市风险。2024年,公司营收为2.2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57.48万元,扣非净利润为-2142.91万元。鉴于公司经审计的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触及了深交所相关规定,自2025年5月6日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同时,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4572.74万元,归母净利润为114.49万元,扣非净利润为50.30万元。若公司2025年度出现《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2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即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实际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相应年度次一年度出现相关情形的,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
上述不具姓名的专家认为:“ST板块因退市新规导致保壳预期升温,成为游资博弈高波动标的的‘温床’。”所以,沈萌也表示:“投资者应该警惕相关风险,不要盲目相信小作文。”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