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自强模范精神,看榜样力量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双向赋能”——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举行
活动现场/湖南省残联供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文君 长沙报道
5月20日上午,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举行。
报告会分为声声不息、创新有为、守望相助三个篇章。7位全国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亲身经历,展现了新时代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他们中,有的坐在轮椅上投身公益事业,有的破茧重生成为独臂大学教授,有的在技术创新中不断突破自我,有的在学术领域勇攀高峰,有的则在创业路上带领乡亲增收致富。他们结合自身故事,围绕特殊教育、助残就业、无障碍建设、科技助残、公益等多个领域,讲述了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从人生的低谷走向光明,并在各自岗位上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幸福生活。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对自强之音报以阵阵掌声;亦看到榜样力量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双向赋能”,相得益彰。
模范故事直击人心,现场观众深受震撼
“在现场听了黄莺老师的故事,让我很感动。我第一次了解到她,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她和室友的故事,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当代的‘史铁生和余华’。”姜欣瑶是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的学生,她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忆起自己对全国自强模范黄莺的“初印象”。
“既然选择了融合教育,就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再难也要坚持,再苦也要挺住——黄莺老师所分享的故事令我一次次地动容,真正的强大不是完美,而是以残缺之躯拼凑出自己完整的梦想,精彩的人生。”姜欣瑶表示,未来自己也会继续关注残疾人的需求,投身公益事业,传递生命的韧性,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不屈的力量。
7位全国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的故事也感动着不少残疾人工作者。
“倍加感动、倍受鼓舞、倍增动力。全国自强模范们的人生经历,让我感受到了残疾人的坚韧不屈、百折不挠。残疾人自强典型的奋斗精神,完美诠释了‘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坚韧。在今后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中,我会将此次宣讲会带来的灵魂触动与心灵感动,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的知心人、贴心人,助力更多残疾人共创共享幸福美好生活,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湖南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肖望熹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湖南省政府残工委秘书处曹伊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报告会让其深刻感受到了,身体的局限并不能阻挡残疾人追求平等融合教育机会的脚步。
“只要有信念和坚持,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我价值,残疾人也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今后我会更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奋发有为,把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中,为残疾人搭建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推动营造全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友好友善’社会氛围,为全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曹伊说道。
报告会现场,还有不少扶残助残的企业代表听完演讲内容后,获得了新的启发与思考。
“我从他们身上汲取到了力量,我也会将这种力量和这束光传达给我们安邦的117位残友们,让他们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我会以全国自强模范为榜样,继续前行,攀登属于自己的高峰。”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益事业部部长齐文英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强模范的精神让自己更加明确生活目标和人生方向。
传递自强模范精神,湖南榜样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双向赋能”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本次7位发言代表中,有2位湖南省“东道主”——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扶婷和湖南胜天无障碍旅游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育,二人均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自强模范”。
报告会现场,扶婷分享了从自助到助人的转变历程,讲述其克服低谷、投身法律助残事业的励志故事;杨育则回顾了从关爱留守儿童到环保行动、公益助残,再到配合政府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自强奋斗的缩影,更折射出湖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系统性支撑。
事实上,湖南省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为个体突破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2023年、2024年湖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康复服务、托养照护、组织建设等22项工作经验在全国作典型推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被纳入全国第一批“一件事”典型经验做法。湖南省残联还在全国首创建设残疾人友好单元,目前全省已有24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踊跃申报建设。
在残疾人基本保障方面,湖南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辅具适配服务率年均分别超过95%。省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对全省9.4万已纳入范围的农村残疾人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就业增收。年均为2万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在残疾人就业服务方面,2023年和2024年,湖南省年均新增残疾人就业2万人,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年均超过94%。2024年湖南省面向全国成功录用残疾人公务员100名,招录规模为全国之最。
此外,湖南省残联还制定了残疾人友好医院、友好学校、友好社区、友好企业等4项地方标准,并与爱心企业合作,实施“友好湖南”系列助残公益项目47个,受益残疾人4.8万人。
湖南省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残疾人模范和残疾人工作者,正是在当地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的环境下,越来越多像扶婷和杨育这样的残疾朋友得以突破人生边界,绽放生命光彩。而他们也将以此次获得“全国自强模范”荣誉为新起点,继续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奋斗。
“我们获得自强模范这一荣誉,都离不开社会、家人、朋友的托举和帮助。”在扶婷看来,荣誉属于他们所有人,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未来自己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尽她所能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