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正文

生物柴油巨头6年前募投项目再延期,烃基路线已被欧盟反倾销限制

作者:李未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5-15 14:56:59

摘要:卓越新能(688196.SH)再次将“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生产线项目”延期。

生物柴油巨头6年前募投项目再延期,烃基路线已被欧盟反倾销限制

图源:卓越新能官网

本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卓越新能(688196.SH)再次将“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生产线项目”延期。

该项目是卓越新能2019年上市时的募投项目,原计划于2023年6月交付,在离承诺交付日期仅剩两个月时公司宣布延期两年,如今是第二次延期。近年来生物柴油行业受到原材料市场波动和终端需求走弱两头挤压,价格低迷。卓越新能销售严重依赖欧洲,2024年出口销售(31.9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率近90%,而今年年初欧盟加征反倾销税又让公司未来业绩蒙上一层阴影。

针对延期原因、生物柴油前景等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联系卓越新能,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面对欧盟政策限制,国内部分生物柴油企业已经开始转向。海新能科(300072.SZ)方面告诉记者:“公司以前的销售市场主要是欧洲,现在国内市场也起来了,公司国内、国际市场都在做。欧盟对生物柴油有强制添加政策,我国没有明文规定,但进展也会很快。另外欧盟的反倾销对象不包括生物航煤,这是与生物柴油相关但更高端的产品,优势更加明显。”

烃基项目再延期半年

5月14日,卓越新能称,综合考虑当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或“烃基项目”)的实施进度等因素,同意公司将“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生产线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长至2025年12月。

公司解释称,烃基项目于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项目供地手续后,公司启动项目建设工作。因公司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论证调整,故整体建设进度有所延后。

该项目是2019年卓越新能IPO募投项目,当时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热情高涨,卓越新能获得高估值,当时发行价42.93元/股,发行市值51.52亿元,比现在略高。公司原本计划募集7.36亿元资金,投资项目不包括“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生产线项目”,但后来超募4.84亿元资金,于是增加了这个项目,计划投资4.8亿元,拟使用募投资金3.49亿元。

但卓越新能显然辜负了当时投资市场的这番热情,公司募投的6个项目中,只有“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两项迅速完成,其余4项全部延期。其中,“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非粮)及年产5万吨天然脂肪醇项目”延期4年6个月,“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1年。

“烃基项目”原计划2023年6月交付,此前曾延期到2025年6月,如今又延期半年。上一次延期的理由是“受政府用地政策调整影响,烃基项目供地延迟至2023年第二季度”,这一次的理由变成建设方案的问题。总体来看,其募投项目建设进程缓慢,而今年年底“烃基项目”能否如期交付也是未知之数。

销售依赖欧洲

全球生物柴油终端市场主要在欧洲,国内市场较小。

我国生物柴油发展基调是“不与人争粮”,因此生物柴油不能以可食用的生物质资源(如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等)为原料,只能以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油脂资源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在我国还未大规模推广,目前,除上海要求在车用柴油中添加5%的生物柴油(B5柴油)外,我国其他地区尚未出台生物柴油强制添加的政策,因此整体消费量不多,国内生物柴油企业以出口为主。

以卓越新能和海新能科为例,2024年卓越新能出口销售收入31.9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89.7%;海新能科境外销售收入12.2亿元,占总收入近一半。

不过2024年我国生物柴油政策频繁出台,比较典型的是4月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范围启动22个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项目工作。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1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指出,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于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高绿色清洁燃料应用比重、探索石油替代途径,促进能源农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必然要求。

双重困境

对卓越新能来说,公司正面临国内、国外市场的双重困境。

由于原材料供应的限制和较长的政策培育期,国内生物柴油市场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国内废弃油脂供应量偏紧,以2021年为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年食用油消费量约4255万吨,废弃油脂供应量超1300万吨/年,但实际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废弃油脂不足300万吨/年。另一方面,国内废弃油脂价格偏高,目前接近6000元/吨。

因此卓越新能只能将重心放在欧洲,但欧洲的政策限制又给公司带来诸多挑战。

2023—2024年期间,受到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生物柴油启动反规避、反倾销调查影响,行业经营承压。2024年5月7日,欧盟终止反规避调查;2025年2月11日,欧盟公布反倾销调查终裁结果,决定对中国生物柴油产品(不包括SAF)征收10.0%~35.6%不等的反倾销税,其中卓越新能及下属子公司厦门卓越的产品适用的反倾销税率为23.4%。该措施自2025年2月12日起生效,实施期限为5年。

目前生物柴油按工艺技术可划分为烃基和酯基。酯基生物柴油成本更低,经济性更好,但产品性能不如烃基,烃基生物柴油性能更好,但成本更高。

欧盟反倾销关税对烃基生物柴油影响最大,也就是上述卓越新能“烃基项目”生产的产品。2024年海新能科烃基生物柴油销售收入12.58亿元,仅约2023年的一半。主要是受欧盟反倾销措施影响,公司烃基生物柴油产销量、产量下降导致2024年公司生物柴油产品吨均成本上升,在产品及原料价差收窄的背景下,进一步影响公司生物柴油业务营业收入、利润双降。

卓越新能以酯基生物柴油为主,海新能科以烃基生物柴油为主。前者显然不甘于酯基路线,因此募集资金向烃基路线延伸;但后者已经遇到阵痛,2024年亏损9.54亿元,可谓之“前车之鉴”,目前正在向国内市场和生物航煤方向转移。海新能科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国内生物柴油市场正在兴起,生物航煤也不受欧盟反倾销政策限制,这两个方向相对更有优势。

有了海新能科的“前车之鉴”,卓越新能“烃基项目”即便投产,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待市场检验。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