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承压、城农商行逆袭,上市银行业绩调整进入深水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随着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财报全部出炉,行业整体面临的经营挑战愈发凸显。
据5月13日安永发布的《中国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业绩概览》中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减少1.09%,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72%。
同时,一季度末资产总额较2024年末增长3.94%;加权平均不良贷款率1.23%,较2024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7.99%,较2024年末下降1.98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忻怡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消费、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然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升级, 全球贸易摩擦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受多重因素影响,42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净利润相比2024年同期进一步下降。
具体而言,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09%,较2024年一季度降幅扩大0.28个百分点,但不同类型银行出现分化。
大型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90%,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0.29个百分点。其中,农行和交行同比上升,其他4家银行同比下降。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98%,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64个百分点,有5家银行下降,4家上升。
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35%,增速同比放缓1.48个百分点,有14家城商行实现净利润正增长,3家下降。农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21%,增速上升2.65个百分点,10家农商行的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今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仍然面对较大的压力。”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高增长市场主管合伙人许旭明对记者表示。
在营业收入方面,42家A股上市银行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2%。其中,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51%和3.91%,城商行和农商行同比分别上升2.96%和0.21%。
“相比2024年全年的增速,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下降1.24个百分点、2.60个百分点、3.41个百分点和3.28个百分点。”许旭明进一步称,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持续下降,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1.65%。
谈及应对措施,许旭明认为,银行业在进入低利率低息差的同时还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面对挑战上市银行一方面做加法,一方面做减法,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净利双降,但在二级市场表现上,银行股股价却接连创出新高。
截至5月13日收盘,据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银行板块整体上涨7.3%。
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一方面政策支持比较明确,如近期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推动商业银行加速资金投放,从而提升银行股的估值;另一方面则是高股息的影响,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环境下,银行股的红利策略有效性凸显,由此也导致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加速增配银行股。
“当然银行业绩预期走高也是一个方面。”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银行业预计经营稳定,净息差压力有望减小。
净息差连续五年下降
此外,受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2024年上市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
在安永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2024年回顾及未来展望》中显示,2024年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52%,较上年下降17个基点,已连续五年下降,最近三年净息差均低于2%。
受净息差收窄的影响,上市银行2024年度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20%,连续2年下降。
“当前低利率环境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期。银行业在进入‘低利率、低息差’周期的同时,面临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偏弱、地缘政治冲突持续、贸易冲突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复杂多变的环境对上市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忻怡如是说。
“尽管净息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但不会持续下行。”许旭明补充道,国家监管部门后续将出台一系列针对性举措,旨在稳定银行息差水平,从而保障银行具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许旭明认为,监管部门已出台包括降准、降低再贷款利率、治理违规“手工补息”等措施,推动银行压降存款成本,一定程度上稳住银行净息差。
为应对息差收入下降的挑战,2024年上市银行把握市场机会,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持续推动综合化经营。
“上市银行一方面做‘加法’,多元开源拓展非息收入,优化营收结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夯实服务实体经济实力;融入国家战略,深耕‘五篇大文章’,寻找业务发展新机遇。另一方面做‘减法’,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控制营业费用增长;加强风险管理,降低信用成本。”忻怡表示。
数据显示,2024年58家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9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40%,较2023年度上升了2.96个百分点。
同时,上市银行动态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2024年度,上市银行存款付息率为1.82%,较2023年下降了15个基点。
多措并举之下,2024年度上市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87万亿元,同比增长0.06%,净利润合计人民币2.22万亿元,同比增长2.42%。
此外,上市银行在全面加快数智化转型上,目前年报披露已有25家上市银行在科技领域投入金额合计人民币1972.74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27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1.84%。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华北区审计主管合伙人姜长征认为:“上市银行在科技投入上越来越注重投入产出比,以及科技与业务联动,从‘重建设’转向‘重效益’。2024年上市银行一方面通过加快数字金融创新,优化业务运营体系,提升银行的经营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新兴技术在传统银行的应用场景与赋能机制,为全面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提高银行运营效率、构建更高水平的安全运营能力提供坚实支撑。”
展望未来,王蓬博表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需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应对来自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业态的竞争压力。
“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上市银行也将面临更多机遇,但不确定性和挑战犹存。”忻怡认为,上市银行需紧跟政策导向,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中,加速转型,寻求业务发展新突破,积聚发展新动能;积极应对低利率时代的挑战,深挖禀赋价值,构建更稳健、更均衡、更有韧性的收入结构、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建立更精准的风控体系,打造更高效的运营系统,在穿越经济周期、保持战略定力和拥抱行业变革中,谋划出一条契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