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英国馆:圣殿种子

作者:赵岩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30 19:58:53

摘要:英国馆:圣殿种子

 

文/赵 岩

   一个表面遍布向各个方向伸展“触须”的白色圆角立方体,静静伫立在足球场大小的四角掀起的不规则广场上,仿佛一张拆开的包装纸上的神秘礼物,正屏息凝气等待开启。托马斯·海德威克(Thomas·Heatherwick)设计的英国馆像一个天外来客在上海的微风中静静地舒展着自己的“触须”。
蒲公英
    “触须”其实是6万根长达7.5米的透明亚克力杆,在风中轻微摇动,形成展馆表面永远变幻的光泽和色彩,每一个人、每一分钟可能都会看到不一样的英国馆。白天,室外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光线会透过透明的亚克力杆照亮内部,产生庄严肃穆的空间感;到了晚上,内部的人工光源又能由内而外点亮整个建筑。包裹英国馆的“包装纸”不仅提供了广阔的公共活动空间,掀起的凌空部分也可以为观众遮风挡雨。
    “托马斯·海德威克的独到设计点燃了我们的激情,并鼓舞了整个团队。这个拥有6万根透明触须的立方体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建筑设计之一,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英国驻沪总领事艾琳介绍,“它诠释了英国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大胆创意、力求革新、生机勃勃的英国。”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凯恩则十分自豪地表示,那朵“美丽的蒲公英”,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英国馆的创新设计有助于改变它过去传统充满迷雾、鹅卵石铺地的国家形象。”
种子银行
    参观英国馆就像徜徉在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城市公园,无疑是一趟愉悦之旅。先经过“绿色城市”、“开放城市”、“种子圣殿”和“活力城市”几个部分,随后便进入了“开放公园”。参观者不但可以“鸟瞰”英国的四大首府——贝尔法斯特、卡迪夫、伦敦和爱丁堡的街道和建筑被统统“擦”掉后的绿色地图,抬头还能看到一个“倒垂”着的缩小版典型英国城市。
    进入“圣殿”,建筑的内表面全部由6万根亚克力杆的底部组成,而6万粒种子则内嵌其中。工作人员介绍,6万粒种子全部都是不同植物的种子,没有一粒重复。
    超过6万粒种子的提供者——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拥有一个亚洲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银行。2004年,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与英国皇家植物园建立了合作关系。至2014年,英国将有1000种植物种质备存于昆明,这意味着英国会把该国70%左右的植物种质资源备存中国,而中国也将在英国进行种子的备存。
    为世博会英国馆提供种子,是双方合作的又一象征。这一次,不同于植物学家们所熟悉的科学研究,种子的挑选和排布更类似于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超过6万粒的种子来自894种不同的野生植物种子,它们从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4866个种类的3.1199万份种子中挑选出来的。这些种子涵盖了不同类别的植物,如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还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等。考虑到亚克力杆的横切面尺寸和观赏效果,选中的种子和果实最小的像豌豆那么大,最大的像小核桃。根据这些种子的大小和形状,亚克力杆加工者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放置。“又大又特别的,独立放入;再小一些,成对摆放,或者三角形、菱形、梅花状……”几簇晶莹的亚克力杆中,色彩、形状、排布各异的种子们在里面争奇斗艳,像是随时会翻转变化的万花筒。可以想象6万簇在展馆周围环绕的震撼。
街头派对
    绿色环保是英国馆宣扬的一大理念。“绿色城市”、“户外城市”、“活力城市”将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拥抱自然。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大激发了海德威克的创作灵感。英国馆的设计决不是一个围拢或屋顶封闭的足球场大小的场馆,而更像是在世界上最繁忙的都市中,开辟出了一个让人放松、尽情休闲的天然公园。在为期6个月的展示期间,英国馆不仅要举行1000多场商务会议和活动,还要举行众多文化、教育活动。英国馆既是一个展示现代英国风貌的窗口,也是一个吸引游人参与的“街头派对”之地。
    在世博会开幕前,马媛和李盛选择了在英国馆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园”内拍摄婚纱照,“英国馆轮廓鲜明的园区、赏心悦目的风景和宁静恬谧的环境,是记录他们独特时光的最佳场所。”马媛和李盛说。
    自从英国在19世纪开始开创城市公园的潮流,英国民众已经学会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艾琳女士说,无论是和家人朋友一起野餐享受夏日阳光,还是沐浴在星海之下聆听现场音乐会,园区提供了一个娱乐大众的平台。“在拥挤的人潮中,我们希望给世博会带来一份开阔。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英国馆能够举办英国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给建筑物带来一份生气。各式各样的表演节目将保证英国馆可以每天为观众带来不同的享受,一份真正独特的视听经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