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2022年签约38个项目,弘阳服务2022年在管面积同比增长23.28%

作者:李贝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3-26 08:57:36

摘要:3月23日,弘阳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弘阳服务”,01971.HK)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弘阳服务营收为11.03亿元(人民币,下同),虽然同比有约2.4%的小幅下滑,但仍实现盈利,净利润达9386万元。

2022年签约38个项目,弘阳服务2022年在管面积同比增长23.2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3月23日,弘阳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弘阳服务”,01971.HK)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弘阳服务营收为11.03亿元(人民币,下同),虽然同比有约2.4%的小幅下滑,但仍实现盈利,净利润达938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在物企并购与外拓意愿普遍不强的现状下,弘阳服务成功签约38个项目,新增面积约503万平方米,新增合约收入约2.72亿元。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8%

对于物管行业而言,2022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物管行业面临上游地产行业整体下行、新房交付总量增长乏力和住宅物管覆盖率提升高峰已过等不利因素,同时受到新冠疫情对于缴费率和社区增值服务的巨大影响,业绩和增速普遍有所下降。

面对以上不利因素,弘阳服务回归物业服务本质,关注有质量的增长。3月23日晚间,弘阳服务发布的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了正向盈利和管理规模增长。

报告期内,弘阳服务营收为11.03亿元,虽然同比有约2.4%的小幅下滑,但仍实现盈利,净利润达9386万元。其中,弘阳服务录得物业管理服务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0.8%。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布局全国55座城市,在管项目285个,合约面积规模5483.09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速为4.24%;在管总建筑面积 4486.4万平方米(商业在管建筑面积376.34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速为23.28%。

告别高增长、高毛利时代,物管行业规模和增速放缓,面对严峻生存条件的物企如何突围?弘阳服务给出的答案是:开源节流、强化核心产品能力、以人才凝聚战斗力。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弘阳服务行政开支同比下降约1.6%,进一步从多个维度升级管理体系,加强成本管控。同时,在以服务为本的前提下,弘阳服务优化产品系,升级社区场景化服务,提升居住体验;通过科技化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升效率,赋能品牌影响力。

同时,由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缘故,对于物企而言,人才的储备与培养非常重要。弘阳服务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积极性,全面落地“弘精英”“弘管家”“弘师傅”三大模块,搭建符合弘阳服务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

发展聚焦、关注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受整体行情影响,过去一年,物企的并购、外拓意愿普遍不强。不过,弘阳服务去年全年在管面积44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28%。其中,市场外拓面积达2141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速为11.78%。

与此同时,弘阳服务注重业务聚焦。2022年,弘阳服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弘生活物业管理,出售了高力物业及江苏高力美家各80%股权,以进一步发展优质物业项目,集中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和深度。

对于物管行业的未来,弘阳服务充满信心。管理层表示,回望2022年,物业管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化,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备受重视,国家也从政策层面肯定了物管行业的重要性,推动行业健康长效发展。基于此,弘阳服务判断,2023年,在国家政策引领下,物管行业发展将更加凸显长期主义格局,聚焦客户价值本源,加速规范化、质量化和市场化进程。

2023年,弘阳服务预计物管行业规模仍将继续扩展,但整体增速较2022年同期会明显放缓。考虑到地产新盘竣工体量下行和并购量减少等因素,行业正在由扩规模向追求有质量的增长转变。面对这一转变,物管行业或将聚焦于服务品质提升、单盘盈利能力建设和品牌价值提升三大维度,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提质增效。

年报指出,弘阳服务将持续聚焦深耕大江苏以及已经布局的核心城市,同时着力深耕城市服务赛道,聚焦核心城市,推动市场化成果,通过招投标和战略合作等方式,多渠道开展第三方项目的拓展,积极拓展非住第二赛道。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以江苏为核心发展区域,形成核心区占比大于65%的聚焦发展战略,配合湖北、安徽为战略发展区域并择机孵化华南市场。

此外,结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养老产业政策以及公司战略规划,弘阳服务计划落地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产业。据悉,弘阳服务将与社区共建“养老驿站”,让医保惠及社区“养老驿站”,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客户,形成标准化服务产品系,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亦为企业谋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