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人前卖惨,人后数钱”!2022年消费纠纷走高,数字藏品被市场监管总局点名「聚焦3•15」

作者:赵奕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3-15 21:09:04

摘要: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藏品(NFT)等新模式问题抬头,相关诉求5.97万件(上一年仅198件),主要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恶意哄抬价格、收取高额手续费、随意封禁消费者账号等。

“人前卖惨,人后数钱”!2022年消费纠纷走高,数字藏品被市场监管总局点名「聚焦3•1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数字藏品走红背后,潜藏的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

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藏品(NFT)等新模式问题抬头,相关诉求5.97万件(上一年仅198件),主要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恶意哄抬价格、收取高额手续费、随意封禁消费者账号等。

“数字藏品成为新消费痛点是新型行业的发展经历从萌芽期到成长期再逐步进入到成熟期的一个典型缩影,在一定时间内的野蛮生长过后,蓬勃的行业需求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入场,资金链断裂、关门跑路等开始爆发,与此同时一些数字藏品存在侵权频发、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行业由此进入了整顿期,而用户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理性。”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有平台上线19天就清退

2021年,数字藏品开始在国内繁衍,腾讯发布数字藏品平台“幻核”、阿里发布“鲸探”,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大量数字藏品创业公司也在这一年成立,被业内称为国内数字藏品元年。

2022年年初,数字藏品更是迎来高光时刻。数据显示,2022年3月开始,国内每月平均诞生一百家数字藏品新平台,仅2022年上半年便从2021年末的58家增加到500多家。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紫竹创投等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出手加入赛道。

然而,数字藏品的热度还未满一年,风头便急转直下。据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统计,2022年9月开始,数字收藏平台开启了“关停退款狂潮”。截至2022年12月6日,已有近90家平台启动清退,其中超过半数平台都是在2022年9月之后才上线。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清退潮当中,大多数平台在公告中表示,平台方一直处于亏损运营状态,无法继续运营,不得已决定进行清退,而折价退款则成为平台的普遍操作。

以于去年11月清退的神马艺术为例,其于公告中表示,由于目前市场环境复杂,政策不明朗,为了适应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应相关部门的要求,公司决定关闭平台经营业务,将对目前按现有持仓藏品首发价的10%进行退款清算。

伴随一系列平台的清退、跑路,引发了大量用户退款维权事件。据黑猫大数据中心统计,黑猫投诉平台2022年“数字藏品”相关投诉累计近4400条。

记者从黑猫平台获悉,有消费者反馈,自己自去年五月以来,在平台方诱导宣传下,购买藏品花费56万元,现在几万元几千元变成几百元,损失惨重,但平台方却并未承担相应责任。

针对“打折”清退的行为,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与用户间属于网络服务合同关系,一般而言平台没有单方终止合同(清退)的权利,即便双方在用户协议中事先约定平台有清退权利,但退款问题关乎用户核心利益,除非用户同意,否则平台无权对退款打折。

“在用户不存在违约的情况下,如果平台清退,用户有权根据用户协议的约定要求平台全额退还费用并支付违约金。”夏海龙如是说。

3月5日,Echo回响对外发布了平台全款清退公告及道歉信称,平台将于3月9日左右删除所有用户资料,并关停服务器。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在2月14日才正式上线运营,距离其清退仅仅只过了19天。

“很多平台虽然表面上亏损清退,但实际上早已经赚够了。”一位曾经试图在数字藏品创业的创业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很多项目的平台方和发行方都是同一家公司,同一拨人在运营,很容易出现问题,说跑路就跑路了,用户购买数字藏品后几个月便遭遇折价退款,数字藏品还将同时被销毁,人财两空。

他还提到,国内的数字藏品平台与国外不同,国外的藏品基本都是上公链,平台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因此交易费用也高。但国内的藏品基本都是上联盟链,平台方的成本非常低,很多平台方都在利用清退割最后一波“韭菜”。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眺远营销咨询创始人高承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数字藏品核心的痛点,是缺乏系统性的共识,官方的认准,以及有效的交易流通。数字藏品的价格是通过交易流通达成共识完成的,但很多藏品交易太少,最终炒作成风,泡沫横流。

“数字藏品存在风险或者泡沫,这是不争的事实。”在高承远看来,因各种原因关停数字藏品类的情况,会涉及后续各种维权问题,也会呈现出各种乱象,建议用户收集各种交易数据等证据,找律师进行维权。同时平台方应该负起责任,设置一个关停缓冲期,集中解决可能存在的用户遗留问题。

先合规,再出发

数字藏品的火热,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

今年1月,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0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藏品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数字藏品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虚假宣传、投机操作、盗用版权、虚构价值、维权困难等市场乱象与日俱增,存在的诈骗、洗钱、传销、非法集资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亟需监管制约和引导。

2022年10月,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睢阳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一起网络平台诈骗案。根据群众举报,公安部门就藏宝阁平台涉嫌网络诈骗进行立案侦查,打掉一个诈骗团伙,当场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经依法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藏宝阁App平台出售虚拟卡通图片,以划分不低于300万奖池、定期回购、现金奖励、实物奖励等为噱头,涉嫌诈骗资金265万余元。

随后,2022年11月,河南新乡平原示范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对数字藏品网络品牌开展协查工作的函》,涉及21家数字藏品相关企业。

数字藏品的发展无疑离不开“合规”二字,苏筱芮认为,在经历一系列乱象过后,数字藏品将逐步迈入有序发展的监管路径。首先体现在完善顶层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目前我国针对数字藏品的规范多为公约、倡议、规范等形式,有必要制定层级更高的法律法规文件,在更广范围内进行约束。

其次则是针对数字藏品的产品及业务经营特点开展全流程监管,例如发行NFT应开展区块链相关的安全评估备案,再如数字化作品应取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有效资质。此外,还应从技术、版权、金融等细分角度进一步防范数字藏品的衍生风险,例如限制与数字藏品相关的炒作交易、严厉打击借数字藏品实施的网络攻击及网络欺诈等。

艾瑞咨询《中国数字藏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自2019年全球NFT进入爬坡期以来,全球NFT行业发展实现了200倍的巨幅增长,随着元宇宙行业爆发,2021年中国数字藏品销售达到2.8亿元。未来如果行业相关政策靴子落地以及二级市场打开,预测2026年数字藏品销售额可达280亿元。

对于数字藏品接下来的发展,高承远持积极态度,他表示,国内数字藏品市场方兴未艾,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数字藏品与区块链、人工智能一起,构成元宇宙的三驾马车,未来随着各种制度的完善,消费者的理性化,数字藏品也许会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天使投资人郭涛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表示,近年来,随着数字藏品行业的热度快速上升,吸引了众多机构参与,数字藏品平台数量近千家,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引流获客成本不断上升。当下,随着炒作热潮的逐渐退去,行业也将进入整合洗牌阶段。

“当前,数字藏品行业存在藏品艺术价值普遍不高、缺少交易闭环、场景应用不足、平台跑路事件频发等突出问题,随着国家对数字藏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日趋严格,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数字藏品市场在经历热炒之后将迎来一个冷静发展期。”郭涛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