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建议制订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层面立法|聚焦2023全国两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作为中国最早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的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春秋航空”)在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和发展之后让更多国人开始接受低成本航空差异化的经营理念,也为国内外诸多同类型航空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和拓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在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对民航运输业的打击之后,航空公司都处在“走出谷底”的阶段,对于春秋航空来说,对行业复苏的趋势判断、公司未来的定位以及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规划都有哪些新的动向?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在3月3日对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煜进行了专访。
大众出行空间广阔
“目前看来,市场需求显著恢复,因公因私需求都有明显恢复,行业经营情况进入快速修复期,但何时完全恢复并重新实现增长依然需要一个过程。”王煜在3月3日接受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专访时,对正处在后疫情时代复苏周期的民航客运业做出评判,“疫情三年,航空业巨亏近4000亿元,完全扭亏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据春秋航空方面透露,在2023年春运期间其航班量恢复到了2019年的88%,客座率也接近90%。而在国际航线业务上,王煜表示,疫情前春秋航空国际地区航班占比约为40%,每天170多个航班,目前出境游还处于20个国家试点的阶段,大面积恢复的还只是东南亚和一些地区航线。
“目前我们已经恢复从国内9个城市飞泰国的航线,还没达到2019年水平(国内19个城市飞泰国);目前飞泰国航线一周62班,3月底后达到82班,2019年是162班。2020年春运前半段,春秋航空国际航线一天就达到170多班,现在一天28班,还有很大差距。但依然能看到一些可喜的变化。”王煜透露。
成立于2004年的春秋航空是中国首批民营航空之一,同时也是第一家将低成本、差异化服务引入中国民航运输市场的本土航司,在2005年7月开始投入运营之后,曾经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让民众接受其运营模式和理念。彼时国内航空客运市场仍处在全面高速发展的初期,在主要由国有资本背景航空公司主导的市场里,诸如“付费托运”“不提供免费航餐”等现在看来司空见惯的运营模式都显得格格不入。更不用说在十多年前投运不久的春秋航空还因为超低票价促销的推广活动而被认为“扰乱市场”遭受过处罚。
在民航运输业从“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包括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以及低成本航空在内的更多经营模式也开始逐渐被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被鼓励。春秋航空得以成为首批获批建立的民营航空中发展最好的航司之一,并在2015年完成上市,成为民营航空第一股。
“十多年前国内航空出行主要还是以公务和商务出行为主,而随着老百姓消费能力提升,个人出行逐渐成为主流,目前有超过六成的航空出行市场是个人出行。”在王煜看来,“低成本航空公司也从最早的春秋航空一家发展成为许多家航空公司采用这种模式运营的局面,公众对航空公司差异化服务的认知也越来越强,比如现在很多旅客在出行中会提前购买行李票和航餐,提前通过航空公司官网值机等。这也体现出民航大众化的一种趋势,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对于国内低成本航空目前所处的运营环境变化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王煜表示,春秋航空依旧要强化在成本端的优势,通过航网和飞行实力的加强进一步提升效率,利用规模优势和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三化”能力进行精细化经营,收益端在渠道、产品力和定价方面进行更加创新化和精细化的管理。
“春秋航空的定位是‘大众化’‘国际化’,我们始终要做行业的‘鲇鱼’。”王煜对本报记者坦言,“将秉承‘让民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理念,在差异化发展、交通强国方面,一定全力以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保持扩张节奏
在对疫情三年春秋航空所处的境况做一个总结时,王煜表示,“三年疫情中,春秋航空各融资渠道通畅,现金流保持充沛,保持规模增长,三年引进飞机23架,并在西北、华中、西南、东北区域扩张基地版图,员工数量保持稳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2020年和2021年克服困难均实现主营盈利。”
2022年全年业绩虽然尚未发布,但对包括春秋航空在内的民航企业来说,这显然是对行业影响最为深重的一年,从此前发布的2022年三季报来看,春秋航空营业总收入66.05亿元,同比下降23.54%,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下降1192.9%。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9.51亿元,同比下降7.32%,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下降431.04%。
但据王煜透露,春秋航空以及参股的子公司日本春秋航空在未来五到十年运力引进的目标将保持在年均两位数增长,“目前的新飞机订单预计在2025年全部完成交付,未来几年除了自购之外,还会通过租赁引进新飞机扩充机队规模。”
据航空数据库机队数据显示,目前春秋航空机队一共运营着116架空中客车A320系列机型,其中包括该系列中座位数量最多的A321neo机型9架,据王煜透露,还有7架A321neo机型待交付,但公司目前并没有计划引入远程宽体客机。
日本春秋航空目前运营着6架波音737-800机型,但这家公司在此前经过春秋航空与日本航空共同增资之后,已经从此前春秋航空为最大股东变更为日本航空成为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按照春秋航空方面说法,春秋航空持有日本春秋航空投票权股权比例仍然维持在33%。
对于日本春秋航空的前景,王煜表示,这家公司一段时间内仍将专注于中日间市场的经营,通过东京航线与春秋航空形成互补,并定位于低成本航空与日本航空形成差异化,以此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中日两大经济体之间往来会日益增加,我们在日本不仅是在旅游业务、航班航线方面,在跨境电商等方面都会增强,而日本的航空业与中国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通过和日航的合作能够更好融入当地市场的环境,我们也会不断开辟新航线增加两国之间的往来。”王煜称。
提案聚焦“提振信心”
在今年“两会”期间,王煜带来了三个提案,按照他的说法,“全都是关于提振信心方面的提案”。
据王煜透露,第一个是关于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的提案,“当前,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存在一定法律空白,涉外经济领域的部分法律和条款不健全,和欧美成熟法律体系比较,缺乏专业领域的法规条文,亟待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对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煜在提案中提出,一方面,是用法律形式规范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推动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资源分配上一视同仁,在法治轨道上保护和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坚持公正司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确保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为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建议要制订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国家层面立法。外商有《外商投资法》,国有企业有《国有资产法》,都是国家层面立法。民营经济这十年来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长到4701.1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3.3%,实现了‘56789’辉煌。”王煜在提案中表示。
王煜透露,他的另一个提案是希望“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旅客实名制,增加手机实名制校验。”在王煜看来,目前在民航网络购票业务环节,存在不法分子利用手机没有实名制校验要求,在各大OTA平台投放伪造的机票产品收客,通过非法的“短信接码”平台,利用虚假旅客手机号码大量占座,阻断航司与乘客联系、干扰航司运价、擅自修改机票客规等方式牟利的情况。而在购票、补票、取票、改签、退票等业务中全面实施实名制,可以有效杜绝“黄牛”倒票、诈骗等情况,可以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
同时,王煜还建议改善一线人员工作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在远离候机楼或保障区的机坪,预留工作人员休息区域,可由各航司自行建造;或由机场统一建造,但不以盈利为目的。方便航司一线员工歇脚喝水,更好保障安全,体验到关怀和温暖,提振员工信心。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