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商业险与惠民保“同台竞技”,2万亿元健康险市场再起波澜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1-25 17:47:28

摘要:在当前的健康险市场上,一面是商业险保费增速放缓;另一面则是带有政府普惠性质的惠民保产品保费达到百亿元以上,但也面临着“后继乏力”的压力。

商业险与惠民保“同台竞技”,2万亿元健康险市场再起波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随着近两年来惠民保产品在全国各地普及,今年高歌猛进的商业百万医疗险仿佛按下了“慢放键”。

11月23日,银保监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5341亿元,同比增长4%,与2020年、2021年同期的19.7%、7.9%相比增速放缓。而此前银保监会等13部门《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那么,如何深耕仍有万亿保费增长空间的医疗健康险市场,成为商业医疗险和惠民保两大产品体系发力的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惠民保和商业医疗险都开始发力产品的升级服务和保障扩容,以期进一步吸引参保人的积极性。

11月17日,上海沪恵保官方微信发布公告称,新一年的沪恵保产品在原有的十家CAR-T指定治疗医院之上,再新增12家定点医院,从11月15日开始2023年的沪恵保投保登记也正式开始;与此同时,11月22日,平安健康险旗下“e生保”产品也官宣进一步升级,新增院外刚需普通药品保障,引入所有实体肿瘤都可使用的靶向药等条款;同时增加专属家庭医生、就医陪诊、住院陪护三项服务,进一步将医疗险产品出院理赔周期从行业平均近2个月缩短至三天。

“作为商业健康险的标杆企业,平安健康保险要从保健康体变成保健康,保障人群从健康体升级为非标体,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对此,我们的健康保险还针对肺结节患者,设计了肺部恶性肿瘤专属保险产品,结合目前肺结节与肺癌数据,公司引入智能风控平台,结合大数据风控模型,放宽肺结节患者的投保要求,设计肺部恶性肿瘤专属保险产品,做到一类二类肺结节人群符合健康告知要求可投保,覆盖70%+肺结节患者。”对此,平安健康保险总精算师兼总部产品中心总经理丁雯11月22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健康险市场空间巨大

在当前的健康险市场上,一面是商业险保费增速放缓;另一面则是带有政府普惠性质的惠民保产品保费达到百亿元以上,但也面临着“后继乏力”的压力。

“惠民保业务我们公司是长期做了一个跟踪,目前全国惠民保业务遍布了27个省市,大概有200多款产品,覆盖的保费收入也是超过了140亿元,这个规模还是比较可观的。”中再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顾顼分析指出。

在顾顼看来,以沪恵保为例,由于其开放了个人医保账户的支付权限以及价格比较亲民,未来覆盖更大的人群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对于惠民保业务的持续发展,还是希望能够获得政府方面的支持,其离不开医保、医院、医药方面一些数据的融合支持。

“另外从商业健康险的角度来看,过去十年间我国商业健康险从六百多亿元的规模增长到了近9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0%,近两年商业健康险已经有放缓的趋势。不过这仍然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从增长因素来看,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开放以及医疗费控改革的决心,将激发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动力,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也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独子政策,也会促进商业健康养老的发展。但是商业健康险发展的困境,注意还是集中于重疾和医疗险两个领域,产品泛寿险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同质化明显;在经营方面,保险公司获客和维护客户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由于现在缺乏风险识别机制,对于商业健康险来说它的风险控制和赔付压力还是非常巨大的,行业里面聚集的数据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整个跨界的数据共享,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这样才能更助力于商业健康险的有利发展。”顾顼表示。

要联合保障不要各自为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服务端无论是商业医疗健康险还是惠民保产品,都开始进一步发力,而在客户端则仍然面临不少障碍。

“市场调研的结果显示,在一二线城市投保人群中,由于惠民保产品的出现,似乎抑制了商业健康险的保费增长空间,更多参保人认为投保了惠民保产品而不需要再投保其它商业健康险了,同样作为报销型保险,由于在理赔的时候不涉及重复理赔而是按比例赔付,被保险的大病重疾发生之后可能不一定都获得两类产品的赔付;另外,相比于商业健康险,惠民保产品的保费也更低而且走医保账户支付渠道,不需要自己额外掏腰包,所以参保人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商保公司都在思考如何走差异化的联合保障之路,而不是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11月25日,上海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不过,在其看来,无论是商业健康险还是惠民保,对于参保人而言,一旦出现重疾理赔,都不是无上限的赔付,涉及到昂贵的治疗手段和药物费用,也只能支付部分费用,因此只有两者的结合,比如两类产品都能将肿瘤治疗的药物使用和质子重离子、CAR-T等治疗手段纳入产品条款中,才能让参保人都投保。可喜的一点是,目前商保公司已经开始及时跟进市场的需求变化。

“保险公司客户对于目前健康服务的满意度、感知度普遍较低,还是感受不太好;客户对于健康管理服务的支付,还是愿意支付一定的金额,根据BCB的统计,平均溢价支付应该在350块钱,普通一个健康险件均保费5000块钱,也就是一个客户的保单7%-8%的比例支付健康服务;在医疗、医院、医药这三个领域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客户还是普遍希望能够跟健康保险融在一起。毕竟惠民保产品的服务对象和报销范围相比商业健康险来说,还是比较狭窄,上海2000多万常住人口,沪恵保参保人也还不到一半,保费总收入不到十亿元,这数亿的保费不可能覆盖到所有参保人的大病治疗费用,而且对于保费支出,参保人是最敏感的,惠民保产品也不可能一直涨价,这样会适得其反,降低参保率。”11月24日,上海一家寿险公司营销总监谢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最新升级的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3版为例,投保人最关心的始终聚焦在购药报销方面,由于医院受“药占比”限制,药品费用有限,部分疾病亿元无对应药品,需在院外购买。像提高机体免疫调节能力的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一般都属于院外购药,甚至囊括了用药金额仅次于生理盐水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这次都纳入了保障范围,而这些药惠民保产品是没有的。

此外,在疗法方面,在2021年纳入针对肿瘤的CAR-T疗法之后,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3版还首次引入所有的实体肿瘤都可使用的靶向药,同时还有特定药品的基因检测费用。

仅从单例的最高赔付金额来看,惠民保产品可能也无法做到单个患者赔付达到数百万的级别,平安健康险此前单人累计赔付金额最高498万,6年来仅该款产品累计理赔金额就达148亿元,这从当前惠民保产品的保费规模来看,也无法全部覆盖。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随着疾病发生率、发生时间和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消费者追求的是健康险后续一整套服务的支撑和持续回馈,健康险行业需要从产品和服务这两个矩阵重新搭建体系,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创设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以省心、省时、省钱的保险保障健康服务为用户构筑起健康美好生活。”11月22日,平安健康险董事长朱友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