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自动驾驶“开到”上海!产业目标5000亿元,2025年上海L2和L3级智能驾驶新车生产占比将超七成

作者:赵奕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9-07 21:33:52

摘要:《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自动驾驶“开到”上海!产业目标5000亿元,2025年上海L2和L3级智能驾驶新车生产占比将超七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9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同时《方案》还明确,到2025年,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核心装备初步实现自主配套;大规模、多场景、高等级、多车型应用初具规模,智慧交通生态加速融合;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区域覆盖,基本满足车路协同、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应用需求;规则、标准、监管体系实现突破优化,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

“自动驾驶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也是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上海的自动驾驶扶持政策,能够帮助自动驾驶类企业获得更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更好地实现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发展。该方案的落实,能够有效推动自动驾驶相关企业的创业创新和良性发展。”易观分析汽车出行行业研究总监刘影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最新发展路径

整体来看,《方案》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包含关键技术体系、新终端布局、跨界融合核心产业体系打造、协同发展、智慧交通、新基建配套以及强化新规则保障等多个方面。

其中,在推动核心部件攻关方面,《方案》提出,聚焦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激光雷达、车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等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攻关工程。推动5G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多源融合感知、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交通系统时空数字孪生等共性交叉技术方案落地,实现“车-路-网-云-图”一体的自动驾驶融合感知与规划控制。

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跨域融合发展方面,鼓励汽车与5G通信、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定位等新技术加速融合,畅通汽车终端、云控平台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数据流。围绕智能出租、智慧公交、自主泊车、智能充电等布局智慧出行新生态。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与保险实现数据跨部门交互,共创产业生态、共建风险管理、共享科技成果。

刘影认为,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技术与发达国家呈现并跑竞争的态势,我国自动价值发展的重点覆盖ADAS、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机器人制造、行车系统与算法、高精地图和导航等多个方面,在技术和发展上能够和国外整车厂以及技术公司形成优势互补和深入合作。

在规划示范区先试先行方面,《方案》提出,高起点规划建设临港高等级自动驾驶示范区,支持临港开展全域、全场景自动驾驶测试及示范应用,推动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动驾驶示范区内生产、销售、登记,鼓励经过充分验证的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路段行驶,探索开展商业运营服务。

此外,支持奉贤区依托超大规模地下车库、智慧公交接驳等场景,打造“智慧全出行链”示范区域。鼓励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等五个新城和宝山区、金山区等南北转型重点区域结合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建设一批智能化基础设施,落地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场景,集聚一批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协同互补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集群。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采访时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实现量产化的产品主要是L2级的辅助驾驶车辆,L3L4级别的车型尚处于测试状态中,短期内落地较难。上海方案体现出了产业前瞻性,自动驾驶落地需要扫清诸多“障碍”,比如道路运行规划、交通规则调整、配套基础设施、相关法律法规等等,上海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内自动驾驶发展进程,为推动自动驾驶多场景应用形成规模奠定了基础。

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启用

记者了解到,上海在自动驾驶领域始终走在前列,早在2018年,上海便率先颁发我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

“截至目前上海嘉定、浦东、奉贤等区域已经累计开放621条1299公里的测试道路,有关部门向26家企业发放了458张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累计测试里程达到了700万公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日前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驾驶论坛上介绍。

8月3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正式启用国内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这也是目前上海风险等级最高的开放测试道路(总体被评为3级,最高4级)。据悉,此次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第一批开放的测试道路有12条,共计29.3公里,其间有57个信控路口。

据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瑜介绍,今后,测试示范区还将发挥浦东新区引领区智能网联汽车立法优势,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全力推进更大区域开放测试道路、地下空间自动驾驶微循环路线、园区无人配送、以及地面道路与地下车库联动的自主泊车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发展,推动无人驾驶商业模式先行先试。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示,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建设,到2030年前我国将新增100余项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能够支撑驾驶辅助、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中心副教授王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整体研发水平在全球处于前列,首先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早,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处于全球领先阶段;其次,在政策的指引下,国内已有部分道路能够进行测试,因此拥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可以积累数据,从而进一步优化模型、优化算法,完善自动驾驶系统;此外,我国的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数字化基础实施建设相对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所需要的智能化架构才得以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开源开放与产业智能化高峰论坛上提出,“路、车的智能互联是通往L4级自动驾驶的一种‘解题思路’”。

何积丰表示,如今市面上较为盛行的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L2.5级自动驾驶系统,而L2.5级的自动驾驶也面临着缺乏智能互联的问题。这一问题则可能带来信息孤岛,车辆的情况没办法和人、车、路共享,这是我们在智能时代最不希望产生的信息孤岛,但现在已有的道路和城市数据就是一个孤岛的情况。

何积丰提出,未来城市可以建立在智能网联、智能城市结合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建设更聪明的道路,而道路的目标便是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道路。交通应当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感知、数据和调度,人、车、路、通信服务平台能够构成一个闭环。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