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硬联通、软对接并举!粤港澳大湾区最强向心力凸显|大湾区三年潮涌

作者:王敬 葛爱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28 19:28:44

摘要:转眼间,《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实施三年多。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路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硬联通”和规则机制对接的“软对接”两大领域不断发展,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一流湾区的引擎。

硬联通、软对接并举!粤港澳大湾区最强向心力凸显|大湾区三年潮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敬 葛爱峰 深圳报道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此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自《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在大湾区广东九市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范围内,各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奋力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步伐。

粤港澳三地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根据《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还要打造成“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转眼间,《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实施三年多。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路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硬联通”和规则机制对接的“软对接”两大领域不断发展,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一流湾区的引擎。

硬联通提速: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在交通条件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枢纽,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而《规划纲要》明确,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一小时通达。

回望《规划纲要》出台后的三年,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不断加速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正呼之欲出。

轨道交通是区域联动发展的“大动脉”。截至2022年4月19日,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5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430公里。随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湾区内主要城市间基本实现了1小时通达,“轨道上的大湾区”正从蓝图驶向现实。

除了轨道交通以外,从北往南,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已建成的4条公路跨江通道和1条铁路通道与在建的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深中通道等架起大湾区的“横向走廊”。

另一方面,随着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深圳机场三跑道、香港机场扩建等加快建设,广东“5+4”骨干机场布局已经步入扩容提质“快车道”,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也雏形初显。截至2021年,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大湾区港口群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基本覆盖世界主要贸易港口。

此外,粤澳健康码互认互通、“粤康码”与香港“港康码”的逐步对接、“粤澳药械通”政策试点启动实施、推行企业登记注册“湾区通办”,更是让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维度的互联互通进一步。

软对接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产学研的协同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

因此,除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不断推进,粤港澳三地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

在这其中,制度创新成为最主要的抓手,过去三年来,围绕法制体系、金融对外开放、人才交流等方面不断推出各种措施和制度安排,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湾区协同发展、互联互通。

人才交流方面,衔接粤港澳三地规则的“湾区通”工程不断推进,同时,“人才通”工程的实施也让职业资格认可和标准衔接范围得以拓展,为更多港澳专业人士打开了通往内地市场的新空间。目前,包括金融、税务、建筑、规划及文化旅游、医疗卫生、律师、会计等领域港澳专业人士可享跨境执业便利。同时,广东还在全国率先试点面向港澳居民招聘公务员、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

金融对外开放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提速。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创新创业、跨境贸易电商再到民生消费,金融业的开放发展给予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无限动力。其中,债券“南向通”、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跨境理财通”等措施的落地实施,更是让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跨境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对于未来的发力点,丝路智库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进一步支持促进内地和中国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互联互通,让相关政策尽快落地。例如,近期谈及的通过支持建立内地和香港的一站式沙盒联网,让符合条件的机构能就其跨境项目,在推出市场前进行测试及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反馈,以便利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测试跨境金融科技应用方案及产品。

“金融开放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胡彩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尽管当前出现逆全球化的势头,但中国将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金融开放的大门不断打开。通过金融开放,有利于大湾区引进全球资本、全球竞争、全球人才,倒逼金融制度与国际接轨、金融机构提升国际竞争能力、金融产品更适应发展需求。”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