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海宁:中国奢侈品消费心理在逐渐成熟

作者:赵岩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3-12 21:01:30

摘要:海宁:中国奢侈品消费心理在逐渐成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岩 北京报道

   金融危机令全球奢侈品市场经受了沉痛的打击,但人们却把奢华盛宴搬到了中国。伴随经济持续不断的增速,中国的百万富翁制造机器正在高效运转,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井喷。作为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的捷成洋行,在内地已经营奢侈品业务多年。捷成洋行如何看待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井喷?本报记者为此对捷成集团董事总经理海宁进行了专访。
    《华夏时报》:有人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带动了世界奢侈品消费市场,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海宁:我同意这一说法。人们购买奢侈品和时尚类产品的时候,一般是拥有生活必需以外的可支配的额外收入的时候。另外,购买奢侈品也代表着对未来积极乐观的看法。因为消费者对未来乐观,所以会认为目前消费是一个好的时机。在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人们对西方经济形势不太乐观,而中国消费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没有改变,所以奢侈品消费市场增长的势头会继续在2010年持续。
    《华夏时报》:具体而言,哪些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势头最旺?
    海宁:在过去五六年中,我们在中国市场有两大块增长非常快的业务,其中之一就是奢侈品业务。特别是在高端汽车销售方面,我们的增长是非常迅速的。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市场,我们代理的汽车品牌比如保时捷就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华夏时报》:中国要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你们也有游艇业务,这对你们来说是一个机会吧?
    海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海南这样一个定位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海南有一些中国其他地方没有的独特优势,比如说它属于热带,周围的环境非常好,它有非常好的海滩。当然,我认为我们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机会。我认为海南现在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今后会继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如果中国政府继续推动游艇业的发展,制定相关的规则(例如游艇在海南如何使用、如何停放等),我们会有更大的机会。
    我们在中国经营游艇业务已经有一年了,我们也参与了上海游艇展。现在,一些人想买游艇,但他们还不知道买游艇意味着什么,他们不知道如何停、如何用、如何维护,将来不用的时候如何出售,这都是问题。游艇业的用户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私人用户,他们希望拥有游艇,自己可以驾驶游艇;第二类游艇的尺寸大一些,主要是专业的机构拥有的,游艇一般配备相应的人员维护。在中国,第一类用户已经有一些了,有些地方的湖上已经开展了游艇业务。但对大型的游艇来说,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些大型的游艇希望从中国的一个口岸航行到另外一个口岸,中间航行权是如何定义的,以及它的维护是什么样的,都需要考虑。
    《华夏时报》:你对中国本土的奢侈品品牌有何建议?
    海宁:对于中国品牌,就像日本企业50年前、韩国企业20年前一样,坚持质量第一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低价策略是一个很有意思而且能够吸引人的策略,但消费者是否购买最终还是取决于产品的质量。
    《华夏时报》:作为奢侈品市场的新贵,中国的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讲并不成熟,对此你怎么看?
    海宁:几年前,中国的消费者购买了高端红酒,却放一些甜品在里面,比如说把雪碧跟红酒混合,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做法对原有的口味进行了改变。如果这样的话,没有必要买这么高端的红酒,除非是买的人想炫耀。但几年过去了,在红酒消费文化方面,中国有了长足的进步。
    对我们自己来说,一方面,我们确实要承担一部分市场训导的义务,但在信息化时代,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通过因特网来分享品牌体验的相关信息和印象,很多信息都已经是公开的了。所以我们做的另一方面工作是确保代理的品牌在市场上、在消费者的眼里有积极的形象。我们做的工作不仅包括广告和公共关系,同时要确保消费者真正的体验是积极的,并把这种积极的体验通过因特网向更多的人士来传播。我们不希望消费者认为我们的产品是无法实现承诺的产品,这样对我们的品牌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