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复兴,敢问路在何方?

作者:五大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3-12 20:52:23

摘要:当《阿凡达》降临中国的时候,中国电影导演全面败北,当《哈利·波特》风行全球的时候,中国的当代文学正在和盗版做斗争。一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正在节节上升,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却正陷入困境。

文化复兴,敢问路在何方?

文/五大夫

   当《阿凡达》降临中国的时候,中国电影导演全面败北,当《哈利·波特》风行全球的时候,中国的当代文学正在和盗版做斗争。一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正在节节上升,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却正陷入困境。
    已知数据显示,《哈利·波特》第六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在中国的销售就超过1000万元,而被认为最成功的海外营销案例的《狼图腾》英文版权仅仅卖了10万美元;中国创造销售奇迹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海外同样遭遇滑铁卢,在2005年至2007年,全国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为6.86∶1、5.34∶1和3.99∶1,而这个数字最高时曾达到15∶1。只对欧美的话,这个数字的最大值是100∶1。2009年全年,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是27亿,而仅《阿凡达》一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就达到12亿。此外,作为中国华语对外传播的孔子学院,尽管看上去全球开花,有几百所学院,但大多数都似乎在艰难求存,境况并不如意。
    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路上一直步履维艰,中国电影至今无缘于奥斯卡,中国文学至今只能仰望诺贝尔,我们为什么没有世界级的畅销书,为什么没有世界级的电影大片?我们在对外文化传播上长久背着的赤字,究竟怎么样才能去掉?这是诸多中国人的疑问。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一贯都是善于对外交流和传播的,但是近现代却忽然失去了这个功能。如今,现代化的中国需要有更良好的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和姿态,但问题在于,我们拿什么样的文化去传播,又以什么样的姿态去传播?
传统中的对外传播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并不是新鲜话题,至少在清朝以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从未间断,倘若从汉朝的出使西域开始正式算起,距离现在差不多2100年。这个交流一直持续到郑和下西洋之后,距离现在差不多600年。也就是说,在长达1500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一直都在辐射周边国家,乃至影响更远的世界。
    整个汉朝,出使西域最出名的人无疑是班超和张骞,班超出使西域7年,他的副使甘英最远曾到达波斯湾,班超的前辈张骞则主要在中亚活动,并且开创了丝绸之路的雏形。
    汉朝之后,再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传播是在唐宋,唐宋时代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代,不仅仅日本、朝鲜等周边诸国,更远的阿拉伯地区同样和中国往来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至少有三项是在唐宋时期传到国外的,剩下一项活字印刷术的前身雕版印刷也是在这个时候流传海外的。
    倘若说唐宋是对外传播的鼎盛时期,那么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无疑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最知名的案例,郑和在不到三十年中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得最远的人。但是郑和之后,闭关锁国政策流行,绵延1500年的文化传播史就此中绝。
    其实回顾历史,1500年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史两个词可尽——征服、教化。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节比如张骞、班超之类,真实身份无非是间谍和探子,他们的任务是考察西域的人文地理,兼任分化挑拨的责任,以使汉朝能够顺利征服和统治西域,虽然最终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他们的工作和功勋我们在史书里很明白地就能看到。汉朝以后,中国人意识到世界之大,外国之多并非尽能征服,于是改为施以教化,在天朝眼里,凡是“不与中国同”的,无疑都是化外蛮夷,唐朝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最能说明这种心态。到了郑和时代,这种心态更是登峰造极,明太宗说“宣教化于海外诸邦教以礼仪,变其夷习”。
    很明显,在1500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从来没有过真正传播文化的态度,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但是这种高位一旦失去,放不下身段的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上便全无力量,再不复当年气派。  
重新发现中国文化
    文化传播的前提是被传播者对于传播者的文化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不仅仅文化所能决定,还要依靠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因素。中国周边的国家对于中国的文化认同,是历史长久形成的,而且这种认同在最近一百多年里一直都在减弱。世易时移,历史上中国强势时代留下的文化已经并不能使现在的世界产生认同,相对于更广大的世界来说,要重新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人们喜欢向强大者学习,崇拜强大者的一切,这种进化法则尽管在文化上全无道理,但在现实中却常被奉行。全世界所有古文明的消失全都因为军事政治上的被颠覆,中国文化独能留存,并非是中国文化生命力比别人更强,而是中国文化并没有遇到外来文明的强力摧毁。尽管如此,当中国不再是天朝上国的时候,中国文化一向的强势也就不复存在,郑和“以天朝军舰之利,而不行攻城伐国之事”,但到了别人攻我们的城伐我们的国时,中国人还能那么自信吗?还能把别人看做蛮夷吗?中国文化还能“宣德化而柔远人”吗?
    世易时移,历史上中国强势时代留下的文化已经并不能使现在的世界产生认同,相对于更广大的世界来说,要重新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中国人首先要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建立新的时代文化及文化的自我认同。弄不清这个问题,我们就不算是真正认识自己的文化,更不用说传播海外的事情了。
    很多人谈中国文化,其实是谈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现代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又要传播什么样的文化?这需要重新发现和整理,而重新发现中国文化,最少有两个问题必须厘清。
    第一个问题,传统文化是不是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是不是传统文化?不是。最起码,中国文化应该有两个部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实际上,倘若从鸦片战争算起,我们进入近现代超过150年,但是我们至今没有建立起中国的现代文化,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公平、人格独立等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未有过,这些全都是近代的舶来品。150年来,我们对于这些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也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是不完整的、不平衡的,传统文化强大,现代文化弱小。
    第二个问题,传统文化是不是需要整理。现在国学热,全社会都在学国学,但是国学就不需要甄别吗?少儿读经,读的还是《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学的还是三纲五常、忠孝节义……这些书“祸害”了中国儿童几百年,现在居然又成经典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没有甄别,实际上是我们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中国文化。
越世界就越民族
    当《2012》来临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我们没有世界级的电影大片?当《麦田里的守望者》被一代代中国年轻人传阅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我们没有世界级的畅销书?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比如中文很难翻译、比如硬实力决定软实力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倘若从文化上看,是中国的文化太多强调自我的独特性,而缺少世界级的文化关怀。
    不管是流行大片还是畅销书,美国人一直在关注人类共有的命题,比如灾难、成长、正义、拯救等等,不管是社会问题,还是自然命运,还是人类的情感世界,这一点从未变过,这或许有移民国家的原因,但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讲,这些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正是引起所有人共鸣的。很多人都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实全错了,恰恰相反,“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
    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来讲,共性文化会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而越是个性的,就越难得到多数人的认同。美国是移民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不顺畅,所以它的文化只能是一种共性文化,而正是这种追求共性的特质,使得美国文化能够风行全球而无碍。
    中国人在文化传播上则恰好相反,过分强调独特性而忽略共性。这其中的悖论在于,我们以为好的,别人未必喜欢。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的认识无过于《卧虎藏龙》,对中国电影明星的认识无非是李小龙、成龙,可问题是《卧虎藏龙》是中国吗?在天上飞来飞去花拳绣腿的是中国人吗?显然不是。
    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学的认识无过于《红楼梦》,可是《红楼梦》中的中国是现代中国吗?不是。中国的图书进出口逆差巨大,中国书卖的最好的是日本,在日本卖的最好的是中国古籍,现代作家的作品乏人问津,英国至今没有一本中国畅销书,在美国最著名的连锁书店里,2008年一整年卖出去三本中国书,一本《红楼梦》、两本《丰乳肥臀》。那么,我们的作家们都在写什么呢?我们的作家不关注现实,更不关注人类共同的问题,他们写中国历史,写上个世纪,写伤痕文学,这些东西中国尚没有多少人弄明白,遑论外国?倘若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看半天中国的书,却发现中国原来还在中世纪厮混,岂不谬哉?
    中国文化倘若要对外传播,必然要改变注重个性不重共性的现实,道理很简单,你对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西方人讲仁义礼智信,讲天地君亲师,讲三纲五常、讲三从四德、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肯定是中国文化独有的,可是谁愿意听呢?前几天碰见一个有名的文化学者,一听说话,竟然是在研究某一个字在历史上的一百种写法,这就是我们现代的文化研究者,现代的中国学者,真是岂有此理。我们画地为牢坐井观天,除了把自己圈住之外,于圈外的世界全无益处。
不包容就不自我
    实际上,文化的对外传播历来是双向的,好莱坞发展一百多年,一直都在学习全世界的文化,这种学习所产生的变化非常明显,以中国为例,好莱坞从上个世纪的漠视中国到现在的迎合中国,学习融合中国元素,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其中原因自然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地位的上升,实际上,好莱坞从来不排斥任何强势的文化。可能有人认为学习别人就不再是自己,其实正好相反,好莱坞依旧是好莱坞,依旧是唯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并没有变成任何别的文化。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显然也是善于学习的,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大量的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文化的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简单说来,中国人吃的用的,有多少是纯粹中国的?番茄、番薯、胡萝卜、洋葱等等,就连坐的椅子睡觉的床都不是中国原有的,神话传说里的地府阎罗、四大天王原来也全不是中国的。倘若非要分清,岂不是没得吃没得睡,连死了都没地方去吗?
    中国文化失去包容性,失去学习态度似乎是近现代的事情,问题就在于,近现代恰好是中国文化最需要学习的时代。中国一直都有“夷夏之防”,喜欢把别人叫“蛮夷”,把自己叫“华夏”。在中国文化强势的时候,“夷夏之防”可能并无多大作用,但是一旦到了弱势的时候,这种“夷夏之防”的危害便全显出来了。
    其实“夷夏之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左传》里说“中国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人现在穿西服,行西礼,过西节,章服是人家的美,礼仪是人家的大,那么谁是华夏?谁是蛮夷?防来防去防到现在,原来我们才是要防的蛮夷,这岂不是一个笑话。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性的文化,要对外传播,就必然要善于学习和包容,非如此,中国文化就不能真正完成对外传播的事业,就永远是困在家里出不得门见不得人的井底之蛙而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