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2021年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指数发布:总体稳步上升,年底达到出口峰值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2-24 21:34:20

摘要:2021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进入下半年,指数在经历小幅修整后,7月份开启大幅增长势头,订单金额不断攀升,较2020年同期增加8%;进入11月份,订单金额达到全年最高,且平均发货时间由年中的31天缩短至29天。

2021年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指数发布:总体稳步上升,年底达到出口峰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2021年外贸出口总额再创新高,2022开年,伴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形势的紧张,我国外贸行业正承受着新冠疫情反复、国际物流阻滞、人民币升值、电力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来的冲击。在此大背景之下,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在今年如何实现稳定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月23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与XTransfer商业智能中心联合发布了《2021年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B2B)指数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也是业内首次详细阐述我国整体外贸行业以及中小微外贸企业过去一年的发展,并对今年以及未来的全球贸易市场进行了展望。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航运不畅、人民币升值等复杂的外部因素影响,中国外贸企业依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海关统计数据去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到21.2%。发展跨境电商,扩大外贸出口,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希望外贸行业各方形成合力,一同服务好我国中小微企业这个群体,帮助它们更合规、更便捷地走出去。”在当日报告发布仪式上,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党支部书记任贵英表示。

XTransfer 创始人兼CEO邓国标在进行报告解读时指出,预计在2022年,中国外贸出口趋势继续稳步向好,并在疫情逐步控制和全球贸易秩序恢复的大环境下迈向新高度。而外贸发展趋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中小微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否足够“强”,则可以从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中窥见。有赖于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面对复杂环境所展示出的灵活机制和强大韧性,预计2022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将延续2021年的优秀表现,释放更强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图片 1.jpg

外贸出口正稳步向上

据悉,报告主要基于XTransfer服务的超过20万家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外贸收款数据,并结合海关出口数据,分为《外贸出口先行指数》《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RCEP区域活跃指数》三部分,从三个角度分析评估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表现以及发展趋势。

2021年,中国外贸内外部环境风浪迭起。去年上半年,具备极强传染力和致病性的新冠变异毒株“德尔塔”肆虐全球,众多工厂被迫停工;1月开始,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连续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PPI涨幅从1月份的0.3%扩大至10月份的13.5%;3月,重型货轮“长赐号”搁浅苏伊士河,造成175个小时的航运命脉堵塞,掀起2021年全球航运价格飙升的序幕;进入8月,国内至少20个省份陷入不同程度的限电潮,限电又带来电价调整;此外,人民币汇率的强势贯穿全年,2021年12月对美元即期汇率更是升至6.3498,创三年以来最高。

尽管如此,中国外贸业仍然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报告第一部分《2021中国外贸出口先行指数》显示,和2020年同期对比,中国外贸出口先行指数在2021年开年保持了去年底的好势头,春节假期过后,订单集中反弹,指数上升;3月至5月,受新冠变异毒株“德尔塔”影响,多国疫情反弹、工厂关闭,产能及订单向优先控制疫情的中国聚集,指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下半年,指数稳步提升,并在10月开始明显上涨,12月底到2022年初达到2020年疫情以来外贸出口的峰值。

报告预计,在2022年,中国外贸出口将继续稳步向好,在疫情逐步控制和全球贸易秩序恢复的大环境下迈向新高度。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15条政策举措助企纾困,特别强调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中小微企业是外贸行业中的‘毛细血管’,在海关统计的数据中, 202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到19万亿元,增长26.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8.6%,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这也显示了我国民营企业在外贸市场上的活力,同时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又都是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灵活多变,能够根据外部形势及时调整业务方向。”在谈到中小微外贸企业的生存之道时,XTransfer联合创始人兼CFO孙霄谷受访时指出。

而XTransfer指数报告也从买家信任度、产品吸引力、出口运营效率三个维度综合评估,提出《2021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该指数显示,2021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形势不断动荡的背景下展现出了较2020年更高的竞争力水平。

邓国标分析称,与2020年的大起大落不同,2021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仅在3-5月不及去年同期,这是由于去年3-5月由于海外疫情爆发带来防疫物品出口激增。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下半年,指数在经历小幅修整后,7月份开启大幅增长势头,订单金额不断攀升,较2020年同期增加8%;进入11月份,订单金额达到全年最高,且平均发货时间由年中的31天缩短至29天。

“凭借复杂环境里所展示出的灵活机制和强大韧性,我们认为今年中小微外贸企业将延续2021年的优秀表现,释放更强的国际贸易竞争力。”邓国标称。

RCEP区域贸易集中释放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浪潮,中国、东盟10国、日本、韩国等15个经济体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议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报告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生效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我国外贸行业已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强势的竞争力;今年随着RCEP红利逐渐释放,国内外贸企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对于中小微外贸企业,RCEP的生效将会使其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数据已经明确显示,2021年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RCEP区域活跃指数比2020年有不小的提升。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RCEP区域出口额前三大目的地国家依次为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出口额增长率前三大目的地国家依次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其中对印度尼西亚出口额和出口额增长率均保持了较高水平,这标志着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正逐步深化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同时也为进入‘RCEP时代’蓄积了高质量的发展势能。”邓国标受访时指出。

虽然报告对于我国的外贸行业进行了客观并且乐观的展望,不过市场专家同样分析指出,今年我国外贸行业依然需要面对严峻考验。

“全球疫情形势存在不确定性,经济复苏和市场回暖不稳定,原材料、大宗商品和运输费用高位运行,尤其是当前出现的地缘政治激烈冲突的态势之下,各国对我国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同样变数很多,亟需各方合力,巩固外贸好形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教授陈宏在2月24日受访时指出。

事实上,此前商务部就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年前诸多稳外贸政策举措密集推出。继1月出台《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后;国务院在春节复工时点又发布了关于同意在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随后商务部在虎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又提出,将推出六大支持服务贸易发展举措;国家发改委则明确下一步开展外贸工作将突出“稳”字,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我们希望为中小微外贸企业建设一套过往大型跨国集团企业才能拥有的全球财资管理平台,用数字化技术,大幅降低跨境贸易显性结算成本。同时,建立数字化、自动化、互联网化和智能化的风控基础设施,为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今年国家稳外贸做出贡献。”邓国标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