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角逐赛”开启,造车新势力谁能抢先胜出?「回望2021——新势力逐鹿」

作者:牛小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2-30 16:26:42

摘要:与往年相比,从月销不足千辆到如今销量刷新纪录,造车新势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进入造车2.0时代,如何拥有真正的造血实力,是造车新势力们后半场要面临的挑战。

“角逐赛”开启,造车新势力谁能抢先胜出?「回望2021——新势力逐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牛小欧 翟亚男 北京报道

造车新势力作为传统汽车的颠覆者,在2021年终于迎来“高光时刻”。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主要造车新势力企业前十一个月销量已达到81.1万辆,同比增加了226.3%;市场集中度为3.5%,同比增加了2.3%。与往年相比,从月销不足千辆到如今销量刷新纪录,造车新势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进入造车2.0时代,如何拥有真正的造血实力,是造车新势力们后半场要面临的挑战。

高光之下“旧伤”仍在

今年11月,共有4家国内造车新势力交付量跨过万辆门槛,这也是市场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数据显示,小鹏汽车11月的销量为15613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70%;理想汽车位居第二,销量首次破万辆,达到13485辆,同比增长190.24%;第三名蔚来汽车11月销量为10878辆;哪吒汽车增速明显加快,11月的销量也达到10013辆,迈过万辆门槛。不难发现,造车新势力的规模正在逐渐壮大,单月销量甚至已经超过了部分传统品牌。

其实,随着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公司相继IPO,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格局已基本确定。研究三家造车新势力的三季度财报不难发现,其财务表现逐渐向好。2021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总营收98.05亿元,同比增长116.6%,环比增长16.1%;理想汽车收入总额为77.8亿元,同比增长209.7%,环比增加54.3%;小鹏汽车总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187.4%,环比增长52.1%。毛利率方面,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3.3%,去年同期则为19.8%;蔚来汽车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3%,去年同期为12.9%;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4.4%,去年同期仅为4.6%。

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汽车行业来说,毛利率转正就意味着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和造血能力有所提升。对于新势力来说,毛利率转正则意味着离实现大规模化生产更进一步,毕竟只有实现大规模标准化工业生产、批量化交付,才能实现大幅度盈利。反之,毛利率下降,则意味着企业烧钱的速度依然比营收增加的速度快,实现规模化经济的目标就更遥远。毛利率代表着车企对资金的利用效率,更进一步体现了造车新势力具备赚钱潜能。”

要注意的是,尽管如今造车三兄弟在财务方面都呈现出了营收增长、亏损收窄、毛利转好的态势,且销量也在持续攀升,但在光鲜背后,隐忧仍在。“三兄弟”亏损依旧,还未走出“卖一辆亏一辆”的旧伤,造血能力依然未能实现,各自还有亟需打破的桎梏。其中,理想汽车第三季度净亏损为2150万元,同比减少79.9%,环比减少90.9%;蔚来汽车三季度净亏损8.35亿元,同比减少20.2%,环比增加42.3%;小鹏汽车三季度净亏损15.95亿元,同比增加38.8%,环比增加33.5%。

汽车评论员任万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造车新势力的高增长态势离不开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未变;另一方面则是是造车新势力不断完善产品、产业链布局,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但这也意味着造车新势力进入2.0时代,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谁能率先盈利谁便能赢得先机,同时也需要在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先一步占领市场高地。”

IPO与OTA成为新赛点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如今离实现真正盈利还有一段距离,如何加速消除这段距离,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技术成为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加大研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据蔚来、小鹏、理想三季度财报显示,蔚来汽车研发费用为11.931亿元,同比增长101.9%,环比增长35%。除股权激励费用外的研发费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10.95亿元,同比增长89.5%,环比增长36.7%;小鹏汽车研发开支为12.64亿元,同比上升99.0%,环比上升46.4%。理想汽车研发费用则为8.885亿元,同比增加165.6%,环比增加36.0%。

但研发不断追投也意味着造车“烧钱”的速度在加快,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仍然亏损的原因之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上市就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之一。继小鹏汽车成功赴港IPO之后,理想汽车今年也在港股迎来二次上市。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时指出:“对资金的渴求肯定是理想赴港二次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理想汽车也在布局纯电动汽车领域,今后的研发费用也将只增不减。新创企业融资是持续不断的行为,能为长期‘作战’备下充足的粮草。”除去已赴港IPO的小鹏和理想之外,蔚来、零跑、威马等造车新势力都有赴港上市的消息传出。

在张君毅看来,新势力们选择在港股上市的原因离不开A股政策收紧监管加深,这意味着以后车企上市的条件难度会加大,在新制度之下股东的关系、外资的成分都将被考虑,而港股相比A股机制更加灵活。一般而言,拟上市企业从申报IPO材料到首发上市日平均只需要114天。港股顺势成为了科创板、创业板的有效承接地。同时相比美股,港股更接近中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港股是A股的最佳替代。

可以预见,在造车2.0时代,新势力势必迎来一波新的IPO热潮,毕竟抢先赴港IPO将有利于获得更多融资,以及后续股价的提升。同时,在未实现规模效益时刻,如何尽可能摊薄成本、探索售车之外的盈利模式就是制胜关键,新能源叠加智能化是新势力们实现自我的最佳机遇。如今造车新势力的商业模式活力逐渐显现,汽车行业商业模式越来越像电子行业,硬件的利润不高导致毛利为负,甚至新车不赚钱。因此诸如“辅助驾驶、智能驾驶选配包”等软件服务已成为新利润增长点。以小鹏为例,早在今年第一季度,小鹏开始向客户推出XPILOT 3.0的OTA更新,并开始从XPILOT软件中获得收益。而其他造车新势力们都在此方面有所布局。不难发现,未来智能驾驶以及软件上边的生态逐步构建,已经显示出非常强烈的信号,这将是必然趋势。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谈及新势力未来发展时,对记者表示:“新势力车企在我国汽车行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他们进入汽车领域的时间并不长,且产能也不能和传统车企动辄几百万辆的规模相比较,但是新势力的能力或作用已不能忽视。”

可以看到,在前几年刚进入市场之时无论是产品成熟度还是市场开发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但如今新势力企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量规模,在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对于新势力来说,在造车2.0时代,竞争环境将更激烈,发展策略、研发投入以及如何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都将成为决胜关键。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