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2021年A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双创历史新高,独角兽和中概股回归将成大趋势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2-16 13:58:35

摘要: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IPO活动是近20年来最活跃的一年,共2388家企业上市,筹资金额453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上升64%和67%。我国香港前十大IPO中九成以上筹资额来自独角兽企业及中概股回归,新经济备受注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巩固。

2021年A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双创历史新高,独角兽和中概股回归将成大趋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2021年的资本市场还剩下不到15个交易日,盘点A股和H股全年的表现成为各家机构年终的重要事项。

12月15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在上海率先发布了《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下称“报告”)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IPO活动是近20年来最活跃的一年,共2388家企业上市,筹资金额453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上升64%和67%。而A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则双创历史新高,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是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我国香港前十大IPO中九成以上筹资额来自独角兽企业及中概股回归,新经济备受注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巩固。

“中国内地和香港仍是全球IPO活动最活跃的地区,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球的25%和28%。我们预计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IPO数量将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位。今年全球前十大IPO有6家为中国企业,当中以科技、交通与物流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能源与电力、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亦打入十大。内地改革证券法以及后续推出创业板注册制、科创板制度局部改善、北交所成立、试点红筹股回归和新三板精选层转板等,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费凡表示。

A股借制度改革东风提升IPO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目前还在排队上市的A股IPO企业超过700家,但是在今年一年内A股实现首发上市的企业也接近500家,为492家。报告统计显示,今年全年A股IPO筹资金额达到5363亿人民币,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5%和14%,双创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小IPO占比进一步升高,10亿以下IPO数量占77%,比去年多出4个百分点。

费凡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自去年10月国务院推行注册制落地后,2021年A股超过七成的IPO以注册制方式发行,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比75%和66%。创业板IPO数量称首。2021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年总数的2%和0.4%。

“2021年,多措并举如推行实施新证券法、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压实中介责任等,有助提升新股整体质量;IPO审核延续从严态势,主动撤回IPO企业数量大幅上升。全面推进注册制是一个方向,从2018年、2019年开始,注册制开始试点,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再到北交所,可以看到改革的红利,今年有这么多公司能够实现上市就体现了这个制度的好处。从全面推进来看,也是值得等待,相应的顶层设计都已经完成,所以只是等待进一步的评估,怎么样能够进一步优化整个市场。今年大家看到证券法的修改,包括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等等,都是为全面推进注册制做准备,所以相信这是符合目前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当天另一位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报告中,记者发现,按行业计A股2021年工业行业与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分列数量和筹资额首位,生物科技与健康IPO数量和筹资额双双进入前五。按地区的宗数计,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分列前五名,占IPO总宗数68%。按筹资额计,前五是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和江苏,占总筹资额的72%。

而今年9月北交所成立的意义和影响也成为关注点,对此汤哲辉进一步指出,北交所实行公司制是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新尝试,对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起了积极作用,亦是注册制的进一步试点,有助于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活力。中小企业有了新增上市途径,解决了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等一级市场投资者而言,增加了其退出渠道,为北交所及新三板二级市场投资者提高参与投资分享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红利机会。金融机构包括投行和中介业务从中得到新的契机,有利于整个生态圈蓬勃发展。

独角兽与中概股回归将成大潮

与A股和港股2021年积极的市场表现相比,今年美股市场IPO的中国企业则明显少了很多,颇显冷清。安永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美股市场预计共有39家中国企业首发上市,共筹资140.39亿美元,IPO宗数和筹资额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18%和15%。下半年中国内地企业赴美上市活动陷入低谷,仅有3家中国内地企业在美上市,IPO数量和筹资额占全年总数的8%和3%;其中两家内地企业脑再生和百达通7月在美上市。

“中美两国监管日益严格令中资赴美IPO的热度下降,赴国外或香港上市的企业以及已在国外或香港上市企业应及时行动,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合规审计和风险自评工作;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和监管机构保持密切顺畅的沟通。”对此,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刘国华指出。

而反观港股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香港市场共有94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达到3237亿港元。其中, 前十大IPO中有3家独角兽企业,5家来自中概股回归,筹资总额占前十大比例超过九成。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表现出色,IPO数量跃居首位。科技、传媒与电信行业列筹资额首位,占总筹资额的38%。2018年港交所新规后上市的IPO活动上升,2021年筹资额占同期总量的60%,共有19家非盈利生物科技健康企业和8家以同股不同权方式上市企业。7家中概股成功回归香港市场,筹资额占全年总量的32%;除第二上市外,2021年两家造车新势力中概股还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在香港上市。

“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中国移动回归A股的确定,未来中概股回归必然成为趋势,国内的政策环境一定会做好相应的准备;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它所面对的投资者是以这些美元为背景的一些国际化的投资者,还是投资者的组成比例当中会出现大量的以中资为背景的或者海外人民币的投资人,这些可能会成为企业在选择到底是回到港股或者A股的一个重要因素。刚刚上市的百济神州作为在三地同时上市的生物医药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企业,它的IPO为后面很多企业带来一个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方向。”对于中概股回顾的趋势和影响,刘国华向记者分析表示。

对于2022年的市场展望,费凡指出,尽管疫情不确定情况仍会影响股市盈利增长,但多方面利好因素将影响IPO活动。中国仍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上半年较2021年下半年宽松弹性或将更大;中国经济持续复苏走向常态化,金融市场开放引入更多外资。北交所成立将推动中小企IPO活动,“双碳”顶层设计出炉,相关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带来碳中和相关的IPO活动受益。

“随着疫苗接种数量不断提升,经济复苏将进一步加快。内地行业监管举措密集出台的阶段可能已经结束,利空影响逐渐消失。明年中国内地货币政策大概率比今年宽松,南向资金有望维持进入,对香港股市形成一定支撑。香港本地经济稳定和发展方向明确,复苏动力显现。中概股回归势头延续,部分原计划赴美上市公司可能转向香港市场。科技、生物医疗类企业上市方兴未艾。香港市场估值优势吸引全球投资者,IPO排队企业数量亦会维持高位。香港IPO市场活动前景较为乐观,随着符合条件的同股不同权中概股企业回归,预计明年新经济公司,如科技、传媒和电讯,及生物科技与健康企业等,将是香港IPO筹资的主要行业及成为増长引擎。”对于两地资本市场未来的互动刘国华如是分析。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