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上海仁会生物科创板IPO“梦碎”:三年亏损超6亿,核心产品前景未明

作者:赵奕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0-20 17:10:27

摘要:10月18日,仁会生物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为持续保持在内分泌领域的研发优势,以及推进谊生泰纳入医保后的市场拓展,需要保持一定的投入力度,因此资金需求较大。公司自科创板上市申报材料获正式受理,到主动撤回申请,历时较长,在此期间公司无法开展股权融资工作。”

上海仁会生物科创板IPO“梦碎”:三年亏损超6亿,核心产品前景未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提交注册一年零两个月后,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仁会生物”)科创板IPO宣告终止。10月14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仁会生物科创板上市审核更改为终止注册。此前,仁会生物的上市审核在2020年7月31日便已过会,同年8月14日提交注册。

本报记者就本次科创板IPO终止的相关问题多次致电仁会生物,“目前这个阶段不方便接受采访,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其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10月18日,仁会生物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为持续保持在内分泌领域的研发优势,以及推进谊生泰纳入医保后的市场拓展,需要保持一定的投入力度,因此资金需求较大。公司自科创板上市申报材料获正式受理,到主动撤回申请,历时较长,在此期间公司无法开展股权融资工作。”

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科创板IPO,仁会生物拟募资30.05亿元。其中,12.4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1.56亿元用于转化医学平台项目,8.87亿元用于二期建设项目,6.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

产品“谊生泰”3月纳入国家医保

公开资料显示,仁会生物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注于内分泌、心血管及肿瘤治疗领域内创新生物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贝那鲁肽(谊生泰)是仁会生物唯一上市销售的创新药产品,主要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公告显示,公司目前正处在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为使公司业务能够在关键时刻取得重大突破,保证广大股东的长期收益,公司董事会经审慎考虑,决定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确保公司抓住重要的发展机遇,加大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根据仁会生物官方介绍,贝那鲁肽(谊生泰)于2016年12月获批,2017年2月正式上市,是全球唯一一款全人源GLP-1类药物。但谊生泰的销售情况并不尽如人意,2017年至2019年,谊生泰收入为1360.71万元、2681.69万元和5588.08万元,分别占营收96.58%、98.15%和98.26%。对此,仁会生物表示,原因是进入的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市场导入期。

此外,谊生泰的市场份额和患者知晓率也较低。招股书显示,2018年,GLP-1类药物在整体糖尿病市场份额中占比约为1.2%,其中谊生泰在GLP-1细分市场的占有率仅为4.6%,而谊生泰在餐后血糖市场的占率仅约为0.1%。

“初创企业的产品线单一是普遍现象,但依靠单一品种打天下,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也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向记者表示。

在孟立联看来,仁会生物终止科创板是很明智的决定,糖尿病是中国发病率较高的病种,控制血糖产品如果质量过硬的话应该是有不错的前景的。但是产品销售显然不理想,市场不如预期,可能与产品本身有关,也可能与营销等因素有关。

作为公司唯一一款上市药品,谊生泰成为监管问询的重点对象,《华夏时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在审核问询、上市委现场问询等多轮问询当中,均涉及谊生泰产品,包括该产品的终端销售、竞争策略、市场定位、市场前景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与其他注射类抗糖药品相比,仁会生物的谊生泰一天要注射三次,是注射频次最高的产品。此外,谊生泰在价格的竞争优势也较弱。根据招股书披露,谊生泰月治疗费用为1680元,在其列出的可比注射类药物中费用最高。

2.jpg

(图片来源:仁会生物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但根据官网最新披露,谊生泰已于2021年3月正式纳入全国医保,药品可及性大幅提升,医院市场开拓及销售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公司基于不同地域市场特点,采用自建直营团队与销售合作两种方式,提高了市场覆盖,优化了营销效率。

除谊生泰之外,仁会生物还有多个在研产品,其中减重治疗药物“菲塑美”(“BEM-014”)已经完成三期临床研究,正在准备新药注册申请。

三年累计亏损超6亿

财务方面,根据招股说明书,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仁会生物实现营收分别为1408.96万元、2732.31万元、5687.15万元和607.59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14亿元、-2.64亿元和-1.76亿元,扣非后分别净亏损-1.50亿元、-2.04亿元、-2.66亿元和-1.78亿元。

仁会生物的亏损主要原因是高额的销售费用开支导致。2017年至2019年,仁会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6059.15万元、8532.75万元和1.54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30.04%、312.29%和271.35%。

记者注意到,任何生物的销售费用率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根据招股说明书,2017年至2019年,仁会生物列出的6家可比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2.82%、251.85%和73%。

3.jpg

(图片来源:仁会生物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对此,仁会生物表示,其核心产品谊生泰持续的市场开拓使得销售费用金额较高,并且高于营业收入。目前,该公司已上市产品谊生泰和主要在研产品均聚焦慢病药物领域,而慢病药物的市场导入期相对较长,需要长期大额的市场推广投入,在一定期间内的销售费用还会持续扩大。

此外,仁会生物的研发投入也占比较大。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931.15万元、5282.83万元、9143.79万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91.93%、193.38%和160.78%。

记者注意到,仁会生物在10月8日官网披露的公告中表示,“综合考虑自身业务情况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公司决定调整上市计划,拟主动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后续将择机启动上市计划。”

对此,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向本报记者表示,创新药所在的赛道高度依赖资本,目前整个赛道处于行业的成长阶段,各种研发投入巨大,这个阶段的企业对资金更加渴望,在整体行业都没有盈利的状况下,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成为最核心竞争力,创新药同行也千方百计开启各种花样融资。

王赤坤表示,上市终止意味着仁会生物无法通过IPO融资,一级市场未来融资之路可能非常困难,缺少了资金的持续支持,仁会生物只能寄希望经营层面改善。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项目在融资时通常都有对赌条款,如果没在协议时间内上市或估值下降,将触发对赌条款,项目方股东将会有兜底和赔偿责任。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