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选择面向未来,就要有敢为人先的担当

作者:隋福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3-12 19:04:02

摘要:“社区废弃物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也要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为了打通‘链条’,万科基金会已经举办两届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从论坛的反响程度来看,整个‘链条’正在逐渐串联起来。”陈一梅强调。

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选择面向未来,就要有敢为人先的担当

隋福毅/文

2017年,在万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万科基金会”)新一届理事会上,王石当选为新一任理事长,陈一梅正式加入万科基金会并担任秘书长一职。自2008年成立之日算起,万科基金会即将迈过第十个发展年头。在这个节点,万科基金会亟需一个工作理念来指导未来的工作方向。

当时,王石刚刚从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退休,可以更加专注于他一直热爱的公益慈善事业。作为一名资深的公益人,王石曾担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会长,为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代过言,也一直在积极推介垃圾分类和环保再生利用。在公益领域,王石十分青睐于那些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的话题。他的这些经历为万科基金会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面向未来、敢为人先”最终被确立为万科基金会新的工作理念。

“其实,不止王石先生本人,万科集团在自身建筑产业和城市服务上也有这种面向未来的情怀和基因。一定程度来讲,万科基金会是该基因的载体之一。”陈一梅笑言。

放眼整个公益慈善行业,“面向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念足够亮眼且发人深省。究竟什么项目是面向未来的?敢为人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选择对未来影响深远的议题加上勇于创新并敢于接受失败的态度。”陈一梅回答。

2018年,万科基金会推出了一个为期五年的战略规划,将战略目标定位于可持续社区,又将社区废弃物管理作为旗舰项目。考虑到垃圾分类这个议题中,可回收垃圾背后有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有害垃圾有专门的处理系统,因此万科基金会在社区废弃物管理上着重选择了有机垃圾(含厨余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这一大类。

可以说,万科基金会走的每一步都有其章法。

自2018年起,万科已经连续3年对“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展开研究,涵盖24个城市,近300个社区的10000个样本数据。其中,2020年的研究覆盖了全国15座城市,系统产出《2020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报告》。 数据显示,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有所提升,废弃物管理整体向好。“我们希望通过具有科学性、专业度的调查研究,提升行业伙伴及社会公众对生活废弃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陈一梅说。

一直以来,万科基金会始终坚持“研究-试点-赋能-倡导”的工作方式。陈一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们的五年计划已经过半,各地的试点形成了一些可总结的项目模式。下一步,我们希望将试点经验逐渐工具化,并应用于推广。”

“社区废弃物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也要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为了打通‘链条’,万科基金会已经举办两届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从论坛的反响程度来看,整个‘链条’正在逐渐串联起来。”陈一梅强调。

1.jpg

社区:社会发展的“细胞”

《华夏时报》:您理解的“可持续社区”是什么样子?

陈一梅:从字面意义上看,可持续社区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可持续,另一个是社区。目前,我们提到的可持续大多是从生态的角度谈起,强调环境可持续。除此之外,可持续还应该有一个更大意义上的延伸,也就是人文方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11项对于可持续社区的界定是建设包容、安全、有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及人类社区。这个目标首要提出包容,实际上就是人文层面的可持续。

对于社区,我首先认为它有一层地理位置的含义,指代着各个地方的社群。其次,我认为社区是城市提供服务的场所,是社会的组成成分。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托于各个“细胞”的有效运行。

《华夏时报》:确实是,社区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非凡。

陈一梅:当然。去年疫情发生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在之前,不少人并没有意识到社区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但疫情发生后,我们的日常生活都跟社区紧密相连。社区为我们提供服务,也帮助我们有效地防范疫情的传播。通过对抗疫情,大家意识到社区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当大家意识到这一点,一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就更容易借助社区推动下去。

《华夏时报》:您认为,“可持续社区”与“面向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念有哪些内在关联?

陈一梅: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我所理解的可持续社区。直观地来讲,可持续是对应面向未来的,因为可持续意味着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必然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敢为人先强调的是一种创新性的精神。实际上,万科基金会将目光锁定在社区建设,无论从中国公益行业还是社会发展层面来讲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做这方面尝试的机构还比较少,因为它涉及社区治理以及人的行为改变等议题,难度较大。不过,我们觉得社区建设与社会大生态密切相关,对未来影响深远,是需要有人去关注的。所以,我们愿意去啃这块“硬骨头”。

选择社区废弃物管理作为旗舰项目

《华夏时报》:万科基金会五年规划里,选择了社区废弃物管理作为旗舰项目,这出于哪些考虑?

陈一梅:其实,在万科基金会还没成立之前,万科集团内部就已经开始倡导垃圾分类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对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陌生的领域。此外,因为当下垃圾处理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局部环境甚至整个生态环境了,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必须要引起重视的事情。

《华夏时报》: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您认为推行垃圾分类有哪些难点?

陈一梅:垃圾分类是一件需要多元协同治理的事情,并不是某一个角色、机构和政府部门就能够解决的,其中牵扯太多相关方,沟通协调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举个例子,北京市为推行垃圾分类专门成立了北京市垃圾分类推进指挥部。经过梳理,他们发现,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官方主体就涉及55个,整个链条是非常长的。

其次,垃圾分类涉及公众认知以及个人的文明程度问题。如何让公众主动克服垃圾分类初期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如何让公众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复杂的问题。想要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1.jpg

《华夏时报》:那您认为,在垃圾分类这个议题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都扮演着什么角色?

陈一梅:对待垃圾分类,大家首先要共同认识到垃圾如果不分类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各个角色需要从不同的切入点进入,并给予彼此支撑。万科基金会一直围绕着“打造公益强生态”这个理念开展工作,其实就是强调垃圾分类这个议题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从各个主体来说,政府首先是政策的制定者,对于垃圾分类有全局性质的引领作用。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给相关社会组织提供支持,直接推动了垃圾分类的落地。此外,政府发挥着强枢纽性的作用,可以将各种资源和解决方案聚集在一起,发挥巨大的合力。当然,我们还不可忽略的是政府在理念方面的倡导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力。

企业有着先进技术和产品,也可以提供资金和场地需求。我们在处理厨余垃圾时主要用的两种方式是堆肥和黑水虻养殖。整个过程仅靠万科基金会是做不到的。我们需要企业带给我们技术和服务,也需要万科集团提供办公楼和小区作为试点场景来支持我们去做新的尝试。

至于社会组织,我认为它是平台链接,是行动的直接参与者。此外,社会组织在公众意识培养和行为改变的引导上至关重要。

面向未来、敢为人先

《华夏时报》:目前,万科基金会已经连续两年召开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第一届主题是“向未来再出发”,第二届主题是“向未来育先机”。 “再出发”和“育先机”分别代表着什么?两年的主题安排存在哪些继承性?

陈一梅:2020年是我国提倡垃圾分类的第20年,所以我们在2019年举办第一届论坛,更多是为这20年做一个综合性的回顾,希望在这个节点上可以“再出发”。2020年暴发了疫情,这对人类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挑战。2020年初万科基金会理事会上,王石理事长提出,疫情关头要有转危为机的视野。尤其因为疫情,大家除了意识到社区的重要性,也格外关注身体健康。这两点对垃圾分类的推广实际上起到了正向作用。所以。我们第二节论坛主题用了“育先机”这个关键词,也是提醒我们时时刻刻面向未来,创造先机。

《华夏时报》:这几年在垃圾分类领域的工作,万科基金会具体遇到过哪些困扰?

陈一梅:最大的困扰大概是聚焦和拓展的平衡问题。显然,我们工作的聚焦点是垃圾分类。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发现它涉及的议题十分广泛,例如,社区治理、公众意识培养、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等等。很多事情我们不得不去关注,但我们的资源和精力又是十分有限的。不过,这个问题本来就是垃圾分类下的常态问题,随着政策的倡导、公民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资源的不断加入,我相信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我们当下遇到的挑战是必然的。

《华夏时报》:万科基金会五年规划已经过半,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计划?

陈一梅:今年,我们还是在按照每年的工作计划稳步推进。目前,我们主要是在结合之前的试点工作将我们的收获和经验“工具化”,逐步将我们打造成一个集赋能、倡导和智库于一体的“平台”。明年,我们会在第五年的时候对战略规划做回顾,以及为下一个战略规划做准备。因为正好明年也是基金会换届,整个规划过程要有一段时间的研讨和考虑。不过,“面向未来、敢为人先”的基因是万科基金会永远的财富,我们也希望可以继续做一个“先行者”。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