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春:兴业村小康路上的领路人
隋福毅/文
“在其位,谋其职。”哈尔滨五常市安家镇兴业村党支部书记张远春自上任起就曾暗下决心。而他的确用自己多年的行动印证了当初的那句话。
五常市安家镇兴业村毗邻牤牛河这一天然水系,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按理说,兴业村的农业发展本不该受限。不过因为泵站等水利设施年检失修、失养、失管,使得丰富的水利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兴业村有1000多亩旱田直接影响全村农户收入。
为此,作为市人大代表的张远春,在数次建议未果的情况下,始终抱着“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好事多磨”的信念,上下沟通、多方协调,利用所有能利用的因素,为修缮泵站项目奔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省、市有关部门终于被他的真情和执着所打动,在实地调研后,总投资100多万元修缮二次提水项目。2015年,该工程全面建设完成,覆盖了近2000亩的水田,提升了水稻产量的同时优化了水稻品质。正因如此,水稻价格也随之提升,维持在每公斤0.6-0.8元左右,每年为百姓实际创收160余万元。
此外,在灌溉资源良好的情况下,张远春还为农户进行了旱田改水田,前后共改造约800亩,为农户亩增收近800万元,直接年收益约96万元。
张远春深知想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还需要有好的产业做支撑。他与党支部成员多方考察,最终发现大米和肉牛市场前景良好。于是,兴业村种植合作社和肉牛养殖场便兴办了起来。开办之后,共有贫困户24户,合计41人入社、入场。尤为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花一分钱,只是以土地、劳力参与入股分红。水稻种植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产供销一条龙。
据了解,合作社的大米主打高端品牌,年销售大米在500吨左右,为农民增收近300万元;肉牛养殖场共投资80万元,约2000平方米,购置种肉牛8头,现存栏32头,每头肉牛价格在3万元左右,为农民创收40余万元。2019年,贫困户已实现全部脱贫。
此外,在看到村中大量鳏寡孤独的老人后,张远春带头建设兴业村自己的养老院,在注意到村子里有不少劳动力在农忙和过年之外存在大量空闲时间后,张远春组织成立工程建筑队,并且不管有活没活,都有最低保障工资。
兴业村因为有了张远春这样一位致富带头人,美好的日子已悄然走进。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