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九期一”国际三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中国阿尔茨海默新药能否走向世界?

作者: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06 16:37:20

摘要:11月4日,绿谷制药生产的国产原研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完成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筛选。该临床试验预计在2025年结束,随后,九期一将开启在欧美地区的注册上市工作。

“九期一”国际三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中国阿尔茨海默新药能否走向世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11月4日,绿谷制药生产的国产原研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完成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筛选。该临床试验预计在2025年结束,随后,九期一将开启在欧美地区的注册上市工作。

在2020年第13届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大会上,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教授、九期一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方案主导设计者兼首席科学家杰弗里•库明斯(Jeffrey Cummings)向全球科学家在线分享了九期一国际Ⅲ期临床的框架设计、临床研究进度等。

这一国际Ⅲ期临床试验代号为“绿色记忆”,为期52周,是一次多中心随机、双盲双臂、平行组安慰剂对照、单药疗法临床试验,入组2046名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试验组和安慰剂组各占一半。其中,40%的患者来自中国,北美和欧洲的患者各占30%。按照计划,未来6个月将招募1/5的临床试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九期一在国内的Ⅲ期临床试验曾引发业界质疑,比如试验中所用的ADAS-cog12评价量表过于单一、对照组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表现异样、临床试验时间太短等。

根据杰弗里•库明斯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这次的国际Ⅲ期临床针对部分问题进行了改进。一是在获取认知功能量表(ADAS-Cog)评分的同时,还将临床总体印象变化量表(ADCS-CGIC)评分一并纳入主要疗效指标。同时,此项临床试验的次要疗效指标将包含精神状态检查简表(MMSC)得分、神经精神问卷(NPI)得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S)得分。

二是试验周期也得到延长。“相较于中国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此次国际临床试验设计将双盲试验周期从9个月延长到了12个月,有助于进一步验证九期一对于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药效持续性。九期一国际临床试验还将获取血液Aβ水平、血液磷酸化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结果,旨在研究九期一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并探索该药物对于改变疾病病程的潜力。”杰弗里•库明斯说。本次国际Ⅲ期临床将在2025年得出结果。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15》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有1例AD患者被确诊。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数将从目前的4600万人增加至1.315亿人。其中,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4000万人,比加拿大的总人口还要多。

这让药企前赴后继,投入重金研发新药,希求闯入这片蓝海。目前来看,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失败后,部分药企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在绿谷制药启动九期一国际临床实验的同时,另一海外药企渤健亦传来利好消息。

11月4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官网上表示,渤健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aducanumab被证明有效,增加了其迅速获得批准的机会。Aducanumab是一款基于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抗体疗法。11月6日, FDA召集的咨询委员会将讨论aducanumab的生物制品许可(BLA)申请,并投票决定是否向FDA推荐批准这款创新疗法。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