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大象起舞正当时:万亿公募基金数字化转身 借力金融科技多维度赋能

作者:胡金华 喻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28 17:14:33

摘要:在新冠疫情成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走势最大的不确定变量情况下,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不断加大,行业涌动,但也因此给基金行业在借力金融科技完成数字化转身等方面带来了一些机遇。

大象起舞正当时:万亿公募基金数字化转身 借力金融科技多维度赋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见习记者 喻莎 上海报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大趋势,传统金融面临国家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开启了数字化转型进程。基金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初期的探索到快速发展再到现在的多元竞合,已经发展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中流砥柱,其数字化转型正在积极为线下实体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9月16日,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在出席“外滩大会走进中欧基金”时介绍了中欧基金金融科技业务的战略布局,窦玉明表示,金融科技定位应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着眼未来,窦玉明表示,中欧基金将继续朝着“科技服务未来,践行普惠金融“的目标以金融科技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成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走势最大的不确定变量情况下,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不断加大,行业涌动,但也因此给基金行业在借力金融科技完成数字化转身等方面带来了一些机遇,例如,以支付宝理财为代表的流量平台以及中欧、南方等各大基金公司不断加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基金营销网络化、数字化已逐渐成为主流大势。

大数据分析、AI千人千面、场景化运营......借力金融科技多维度赋能,乘风破浪22年的公募基金行业,正在完成数字化转身。“于基金公司而言,智能化无疑是占领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变革力,但如何在生态中找准定位,建立智能化的能力和支撑保障成为了金融机构的新课题。”9月27日,海银财富首席运营官穆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募基金大力拥抱金融科技

“公募基金已经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中,比如基金的销售、营销、风控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切入等,以及相关的行业研究正在被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进行替代,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在线销售、在线理赔、营销风控以及衍生的金融产品都开始通过创新性金融模式实现。”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告诉 本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越来越多基金公司正在借力金融科技。中欧基金用科技赋能各业务线,目前已搭建从智能投研、智能服务、智能运营到基金投顾的业务体系。在投研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信息搜索、宏观研究和策略建模等为基金经理提供投研支持。

窦玉明指出,中欧基金正在积极建设和探索如何更好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核心AI和大数据技术,提高投研效果或辅助投研决策。目前在基金研究、策略建模领域已有不错的应用尝试。

南方基金信息技术部高级副总裁龙湘君也告诉记者,近年来南方基金一直持续不断地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通过金融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首先在基础设施云化方面,十年前南方基金就开始了LaaS建设,今年又启动了PaaS建设,未来计划逐步采用云原生的研发路线。其次是触点数字化,随着南方基金自主研发的不断深入,自研系统承载的业务场景范围越来越广,可以触达的场景逐渐增多,可以从中获取的员工行为数据也日渐丰富。最后在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以及决策智能化方面均已取得不错成绩。

对于公募基金行业对金融科技的应用,穆恺表示,从目前来看,很多金融机构通过智能投资顾问来实现公募基金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投顾实现了机构与投资者的自动交互,降低了机构的人工成本,并以透明化、标准化的服务模式有利于整合客户在投资中形成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对客户的有效管理。

穆恺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业务和技术深度融合,企业的所有员工都需要具备数字化意识,在理念上高度认同数据驱动的价值和必要性,打造出数据驱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

数字化转型仍面临重重挑战

在金融科技时代,基金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在面临着多重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不少挑战。

穆恺向本报记者表示,于基金公司而言,智能化无疑是占领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变革力,但如何在生态中找准定位,建立智能化的能力和支撑保障成为了金融机构的新课题。

宜信财富资本市场负责人王浩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公募基金数字化转型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痛点,第一是投资者教育。在我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的长期投资理念比较欠缺,投资者持仓时间是比较短的,有数据显示,持有单只基金超过5年的投资者大概只有12%左右,有45%到50%的投资者持有时间只在一年以内。因此,将真正的长期投资的理念以及投资逻辑展现给客户,也就是做好投资者教育,是基金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当下应该解决的一大痛点;第二个则是投资端的痛点,也就是基金经理端,比如提升投研的效率,包括中后台支持运营的效率、风控的效率等等。

龙湘君告诉记者,南方基金所有数字化转型工作想要取得好的结果,无疑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因此资源问题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首要面对的挑战。由于基金公司IT部门人员规模相对较小,数字化转型需要借助外部支持。例如PaaS平台之类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来实现最终的目标。

龙湘君表示,数字化转型不单只与IT部门相关,更关乎基金公司管理层和全公司业务人员,需要基金公司自上而下全面统筹。只有基金公司投入资源,业务部门、IT部门深度参与,整个基金公司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借力金融科技多维度赋能

关于公募做好数字化转型,窦玉明表示,金融科技定位应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我们于2017年在蚂蚁上线了中欧基金财富号,这是我们对智能服务应用最深的业务场景之一。”据窦玉明介绍,中欧蚂蚁财富号根据客户标签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管理,向不同人群展示不同产品推荐及陪伴内容,最大程度匹配客户投资需求,并针对客户购买的产品类型建立完整的生命周期陪伴,有效降低客户购买初期的赎回率,提高用户投资体验。

“基金投顾是金融和科技相结合的典型应用案例。”窦玉明指出,在基金投顾方面,中欧基金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根据用户的基础信息、投资行为、资产信息和投资需求进行用户画像,并运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手段对客户账户进行全委托资产管理。

王浩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募数字化转型可大致分为三方面:营销、运营、投研。营销主要就是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迁移,解决好投资者教育,把基金的优势体现出来并且通过各类互联网平台进行获客;运营主要是通过完善APP等方式上线各类中后台的系统优化内部运作,比如客户申赎、基金估值等;投研主要是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提升自己的投研水平很重要,同时还需要做好风控管理,妥善处理各类投资类信息的挖掘、处理和信用评价等。

王浩宇认为,金融科技对公募基金行业主要作用是赋能,而不是完全替代基金经理的投资。“机器是辅助的作用,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但是短期来看想要取代基金经理是很难的。因为投资里涉及到人的因素的很大的,人工智能可以在数据分析、信息收集等方面帮助基金管理人去改善、优化,但却不能完全取代投资经理的决策,毕竟投资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需要人的变量以及人的分析,还有非理性部分例如情绪,机器是很难捕捉到的,所以说投资需要人的参与。”

在公募借力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穆恺也认为,在借力金融科技的过程中,除了互联网技术手段,还应该注重人文精神,要以客户体验为中心,通过人机交互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追踪客户交易操作行为,给出及时信息反馈与数据统计,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重塑价值链。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