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3•15金融产品检阅台|盗刷、诈骗无孔不入 消费者需要避开哪些坑?

作者:朱丹丹 单美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3-12 14:36:03

摘要:另一方面,诈骗、冒牌APP等也层出不穷。例如,近期网络上出现冒用某贷款分期APP品牌进行诈骗,一旦有用户在APP上登记贷款需求后,就会有“假客服”以收取贷款手续费等为由,诈骗客户钱财。此外,不法分子进行盗刷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消费者需要时刻警惕资金以及个人信息安全。

3•15金融产品检阅台|盗刷、诈骗无孔不入 消费者需要避开哪些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单美琪 北京报道

去年3•15以来,随着“714”高炮、套路贷以及一系列非法贷款APP曝光之后,网贷行业迎来清肃,但随后更有不少新的违规现象产生。一方面,套路贷、“714”高炮换个“马甲”继续折腾。

另一方面,诈骗、冒牌APP等也层出不穷。例如,近期网络上出现冒用某贷款分期APP品牌进行诈骗,一旦有用户在APP上登记贷款需求后,就会有“假客服”以收取贷款手续费等为由,诈骗客户钱财。此外,不法分子进行盗刷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消费者需要时刻警惕资金以及个人信息安全。

盗刷、诈骗套路多

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在满足用户的线上、线下多场景支付需求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进行盗刷等违法犯罪活动带来可乘之机。

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银行卡被盗刷案件时有发生。早前,苏宁任性贷还因“盗刷”牵出一条黑色产业链。“盗刷”面前,作案分子无孔不入,犯罪手段花样百出,甚至连微信钱包和支付宝两位大佬也难以幸免。

不过,针对各类案件的不断曝光,各平台也在日益完善其风控体系。日前,京东金融宣布升级账户安全保障,即所有京东金融APP实名认证用户均可免费获得一份账户安全百万保障,保障高达100万元。

记者在京东金融APP内搜索“账户安全百万保障”,即可进入保障页面查看详情。其中,因京东金融账户及账户绑定银行卡被盗刷发生资金损失,用户可以通过京东金融APP进行理赔报案申请,盗刷情况一经核实,保障范围内的资金损失将全额赔付。

另外,官方还称,此次保障升级不仅针对京东金融APP实名认证用户免费,该权益保障用户的京东金融账户及账户绑定银行卡名下资产或权益,包含但不限于钱包余额、小金库、白条、金条、小金保、基金份额、保险、债券,通过京东支付被他人盗转、盗用而导致的资金发生损失。

除了盗刷之外,近几年出现以“注销网络贷款账户”为名义的诈骗新套路,其中年轻一代群体受骗居多。

去年10月9日,家在广州的何先生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称被某贷款平台客服以注销学生网贷账户为由诈骗了11万元。

何先生表示,此前曾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贷款平台客服,称该平台App近期将要下架,现在帮他注销学生贷款账户。在核对何先生的身份信息过程中,该男子能准确说出何先生的身份证号、就读的大学及联系电话等隐私信息,所以何先生对该男子深信不疑。

随后,该男子在聊天中教何先生下载了数个贷款平台,并询问了他在每个平台的最高借款额度。下载App后,因为贷款需要身份证,何先生的身份证不在身边暂时无法贷款。但该男子又教何先生在另外两个平台上借款11万元,并指引何先生将这些钱通过手机银行转入指定账户。转账完后,该男子又以“钱不够”为由让何先生继续转账。直到何先生将情况告知朋友,朋友提醒下其才意识到被骗然后报案。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从业人士告诉记者,此类案件在90后职场新人及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犯罪分子多为冒充贷款平台客服人员。其中,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消费者信息,谎称消费者“如有网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取得消费者信任后,假借注销原有的网络借贷记录之名,诱骗消费者在新的各个网贷平台进行贷款,并将贷款转入骗子控制的指定“账号”,使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

谨防“李鬼”APP

早前,京东数科工作人员发现网络上出现了部分使用京东金融产品LOGO的贷款应用APP,客户在APP上可以提交贷款请求,并有专门的“客服人员”为客户办理后续贷款业务。经分析发现该类贷款APP实为诈骗分子伪装的“皇帝新装”,一旦有客户在APP上登记贷款需求后,就会有“假客服”以收取贷款手续费等为由,诈骗客户钱财。

记者了解到,京东数科在掌握上述情况后,迅速与浙江金华警方取得联系,随后查明了数个开发、销售假冒APP并利用APP冒充京东金融客服人员,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之后京东数科配合浙江警方,在福建龙岩对犯罪团伙展开抓捕,经公安人员初步审查,嫌疑人李某对制作假APP等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被冒充事件并非个例,除了上述贷款平台,国美金融、分期乐等消费金融机构也遭遇过类似情况。其中,“李鬼”App所采用的诈骗手法大体雷同,一般为放款前要求用户支付一些额外的费用。

其中,根据多位用户爆料,有些假冒平台在发放贷款前要求预先支付所谓的“工本费”,即砍头息;而有些平台则是在用户申请借款时被要求开通一系列VIP,随后以各种理由收取一些费用,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骗取用户的资金。

上述法律从业人士指出,所以要在官方正规渠道下载应用软件,不要随意扫描App下载二维码,更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短信和网站链接;注意所下载软件的定位以及及时关闭非法访问权限。

“另外,在上述诈骗过程中,假冒的App通过不断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也埋下了更多信息安全隐患。”该人士补充说,“所以,一旦消费者遇到上述类似诈骗一定要及时报警,被假冒的平台也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及时发布提醒,同时进行反欺诈监控。”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