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台海正文

“深度介入”:美国对台新动向

作者:李雯心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0-24 15:31:26

摘要:作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对台政策的调整对台湾地区政治生态的发展及两岸关系都产生重要影响,不仅牵动岛内各方政治势力的决策选择,也促使两岸关系正常发展脱轨。

“深度介入”:美国对台新动向

李雯心

在中美贸易摩擦发展复杂化的大框架下,美国加大在台湾问题上的干涉力度,借助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增强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合作,冲撞一个中国原则的“红线”,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以换取经贸谈判筹码。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即将来临的敏感时期,美国对台的新动向聚焦各方关注。

美深度介入台湾问题

伴随中美贸易谈判的进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相对同频的发展节奏,试图借助多层面的影响力,落实“以台制中”的战略布局。台湾地区再度化身美国围堵中国战略的一环,其“棋子”地位被激活。从目前发展态势观察,美国对台政策新动向集中体现在助台增强自我防卫能力,维系甚至扩大国际活动空间,带动台湾地区经济转向等方面。

政治上,美国国会利用法律手段,推动“挺台”法案对大陆进行施压。美国国会一直是影响美对台政策、推动美台实质关系的重要力量。中美战略竞争升级与国内对华防范氛围浓厚更激活其亲台势力推动涉台法案的能动性。继“与台湾交往法”、“2018 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推出后,美国会众院于2019年5月7日通过两项法案,一个是《重新确认美国对台及对执行<与台湾关系法>承诺》决议案,另一个是《2019年台湾保证法案》,强调美应保持对台军售与防务条款,并支持台参与国际组织。美国联邦众议院外委会亚太小组成员柯蒂斯(John Curtis)、美国众议院外委会首席议员麦考尔(Michael McCaul)、众议员西尔斯(Albio Sires)、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冈萨雷斯(Vicente Gonzalez)于10月18日共同提出众议员版的“台湾友邦国际保护暨强化倡议法案”(简称TAIPEI Act,即“台北法案”),旨在强化台湾地区的国际地位,与参议院外委会上月底通过的版本大致相同。美国会推动的涉台法案日趋频繁,并由推动夹带涉台敏感条款的法案向涉台专法发展。另外,美国试图深度干预台湾地区选举。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政治调查工作相当缜密,美国在台协会(AIT)政治组每天都在做舆情分析、政治调查,以及拜会政治人物。AIT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于10月14日至19日偕AIT政军组长唐默迪(Matthew Tritle)访问台湾地区,并于18日南下,会晤高雄市长韩国瑜及屏东县长潘孟安,有为选举下指导棋的意味。据悉,美国出了5道考题要国民党“大选”参选人韩国瑜答复,其中包含:一、若韩国瑜当选,未来台湾地区经济是否会过度依赖中国大陆?二、如何证明在两岸关系上能够比蔡英文处理得好?三、若大陆要求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是否会屈从于“压力”?四、对于大陆介入台湾地区2020年“大选”的看法,以及如何应对?五、是否继续配合与美对台军购政策?由此可见,美方在台湾地区选前穿梭于蓝绿阵营意在保障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布局不会受到台湾地区选举的影响。

军事上,美国以助推台自主防卫能力提升及持续对台军售为抓手提升实质关系,并规划将台纳入对华围堵的军事战略布局。一是从战略上,特朗普政府着力打造“印太战略”,将台当局定位为“区域贡献者”,并将台湾地区纳入印太区域的对话机制。10月7日,美国国务院亚太局主管澳纽暨太平洋事务副助卿孙晓雅(Sandra Oudkirk)赴台北参加首届“太平洋对话”的揭幕。二是持续推进“离岸制衡”策略,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显示在台海的军事存在。美国海军安提坦号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USS Antietam CG-54)于9月20日在台湾海峡航行,这已是2019年以来,美舰第8次穿越台海。另外,继8月29日以来,美国连续两次派遣军机沿所谓“台湾海峡中线”飞行。三是协助台当局加强“不对称战力”。蔡当局上台后制定以“国机国造、国舰国造”挹注产业发展动能,整兴“国防产业”的“国防自主”政策,并将自造潜艇项目作为首要抓手之一。但基于台湾地区的技术能力限制及政治敏感度过高的考量,该项目一直不被看好。然美方不仅在2018年4月核发台湾自制潜艇的“行销许可”(marketing license)助台破解难以获取“红区装备输出许可”的困境,还同意宣布以军售方式接管台湾地区潜艇自造项目的“专案管理”,全面主导台湾地区潜艇的建造专案管理。四是加大对台军售的力度。2019年7月和8月,特朗普政府先后通过了2项对台湾的大笔军售,这是自1992年小布什政府对台军售之后的最大笔军售。7月,美国国务院批准对台湾出售108辆“地表最强战车”M1A2T艾布兰战车、250枚刺针飞弹和相关设备,并且由国防部正式通知国会。随即,国会通过了这件估计价值22亿美金的军售案。8月,特朗普又表示已经批准出售台湾F-16战机,并表示这是一笔80亿美元的大订单。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美方分别以个案方式接连售台重要主战装备的频率,相比过去有明显突破,并且售台战车和战机的性能上,也都多有升级,显示出美方较强的政治目的。

经济上,美国释出一定程度的经贸合作利好以助台当局削弱两岸经贸合作对台的影响力与磁吸力。如AIT台北办事处10月15日致函台湾地区涉外部门,表示美国将继续指定台湾地区为免签证计划(Visa Waiver Program,VWP)成员。美国联邦公报10月17日公告,准许台湾地区番石榴销往美国的检疫规定,即日起生效,预计今年底将有第一批台湾地区的番石榴外销到美国。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史达伟(David Stilwell)、美国商务部代理助理部长史宜恩(Ian Steff),及美国农业部海外服务署署长艾斯里(Ken Isley)于本月初联名致函美国500大企业,指出美国政府希望持续深化美台经济、文化关系,更相信经贸往来是深化关系的关键,并鼓励其强化对台湾的贸易及投资关系。

美国对台政策的战略动因及其新特点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最新政策调整以关注“台湾地区安全”及台海稳定为由,实质反映的是其对华战略判断的根本性调整及中美竞争关系加剧的应对。台湾问题仅是美国争取战略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台政策调整的动因从国际政治格局看,美国强权优势的衰弱及中美实力差距的缩小使美国升高对中国崛起的戒备与防范;从亚太区域竞争看,亚太区域整合的快步发展及中国主导性的增强使美国担心其影响力被削弱;从台海局势的发展看,美国在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上渐失主导性,担忧不断量变的累积而发生彻底的质变。

从美国对台政策的最新动向来看,美国的“一中政策”持续虚化。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美“一中政策”重要内容和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美方通过立法手段逐步“修正”“一中政策”。而在军事上,美行政部门重新评估对台军售模式,尝试以“逐案审查”方式替代“包裹式”出售方式,提升对台军售层级,加强美台军事合作。然而台湾地区的“棋子”地位未发生变化。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完全基于其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非台湾地区“安全”、“民主”等。台湾地区对于美国仍然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定位,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美国对于“弃台论”的讨论也曾“盛极一时”。美国在台海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战略定位未变,但有脱序风险。美国在两岸关系上的战略定位仍然没有发展实质性的变化,尽管利用台湾问题的主动性大大提升,但仍希望在两岸关系中维持“动态平衡”,也并不希望真正引发台海的烽火危机。因此,目前仍属于推进试水阶段。

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

作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对台政策的调整对台湾地区政治生态的发展及两岸关系都产生重要影响,不仅牵动岛内各方政治势力的决策选择,也促使两岸关系正常发展脱轨。作为“最大讨厌党”的蔡英文试图利用中美博弈复杂化大背景,积累选战资本,不仅派遣多轮人马赴美沟通、游说,还在政策上选择全面倒向美国,试图借助美国的庇护,采取“倚美抗中”路线,炒热选情,赢取选票。韩国瑜今年4月10日到17日也曾赴美进行为期八天的访问。然选举渐近之际,韩以行程繁忙为由决定不再依循惯例赴美进行造势。在中美博弈复杂化大背景下,尽管美方在台湾地区选举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企图心,但基于台湾地区自主性逐步增强的考虑,美也很难在台湾地区的选举上“予取予求”。(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王义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