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蔡鄂生:结合实际问题深入供给侧改革

作者:王仲琦 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5-29 14:29:11

摘要:“改善金融服务是我们在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19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

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蔡鄂生:结合实际问题深入供给侧改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仲琦 冯樱子 北京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不断改革,开放性不断加强,金融服务的普惠程度不断提升,金融监管效力不断改进,但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创新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曾表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那么,如何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也成为金融机构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改善金融服务是我们在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19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

在蔡鄂生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是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旨特征和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也是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指导方针。

“金融回归本原到底是什么标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满意度的问题,而这个满意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蔡鄂生说。

蔡鄂生认为,发挥金融的作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首先应注意金融投入的不平衡问题。由于投入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的问题就随之而来。

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三农、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普惠金融问题在覆盖面、受众群体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思考实体经济的需求与金融的供给之间的关系,不能仅停留在金融对国企或民企的服务方式上。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生产形式的转变都要求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具有一个宏观的总体设计。

因此,蔡鄂生指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看,当前实施的信贷压缩都对经济金融形势有所改善,但同时改善金融服务也可以从创新银行业务的角度出发,创新发展丰富供给。在增量发展上,我国可选的政策余地仍然很大,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同时尊重市场,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从监管角度来讲,防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关键之处是在对政策松紧的判断上,不仅是单纯地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监管,必须在对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依据现有金融体系的结构做出的判断上下功夫,这也需要我国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

归根结底,改善金融服务,就是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我们现在的银行跟以前的银行不一样了,加入WTO以后,特别是按照巴塞尔协议以后,它已经不是简单的存贷比问题,现在就是存贷比不高,资本充足率不够,风险资本不够,仍然是压缩了所谓的信贷供给,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银行有没有根据这样一些变化,来考虑整体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特点的转变?现在的资本增加又遇到很多社会的阻力,这些问题怎么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把它处理的更好?”蔡鄂生说。因此,蔡鄂生认为,在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上,一定要拿出一些措施来。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