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班纳式的道歉能接受吗?奢侈品的傲慢和偏见为何今天更不招人待见?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05 20:10:32

摘要:比傲慢更致命的是无知偏见,它会让中国年轻一代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直接选择无视,或者寻找能够得到他们认可的替代品。

杜嘉班纳式的道歉能接受吗?奢侈品的傲慢和偏见为何今天更不招人待见?

引发中国网友愤怒的D&G视频

微信图片_20181205201723.jpgD&G两位设计师迟到的道歉

微信图片_20181205203143.jpg

设计师Stefano Gabbana在回复网友质疑时发表了辱华言论

本报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涉嫌辱华言论的杜嘉班纳(D&G)设计师又放厥词了。12月1日晚有自媒体公众号发文称,设计师Stefano Gabban宣布抵制中国货。杜嘉班纳在Instagram上删除了所发布的道歉视频,瞬间这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虽然很快有媒体查证事实并非如此,是粉丝的话被误读为D&G创始人的言论,而道歉视频的链接也还在。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杜嘉班纳此前的道歉视频并未能平息网友心中的愤慨。

称中国的筷子是两根小棍子,而意大利的饮食则是伟大的,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近日为其上海大秀发布的宣传视频“赶筷吃饭”,引起国内网友诸多不满。随后,设计师Stefano Gabbana被曝光在回复网友质疑时发表了辱华言论。于是,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引发了全网对杜嘉班纳的指责和抵制。

事件也引起了全球时尚社区的关注,“时尚圈警察”Diet Prada在Instagram上一阵见血地指出,杜嘉班纳以中国为主要市场,却嘲弄了中国人。他们还将中国塑造成一个错误疲惫的刻板印象,好似中国人连怎么吃外国美食都不懂。

中国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全球各大奢侈品牌一直都很重视中国市场,近几年各大品牌也都为此精心布局,其中来自意大利的杜嘉班纳也不例外。

最初杜嘉班纳方可能不认为会因此导致他们失去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只是设计师和官方接连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先是将辱华言论归咎于ins账号被盗,后又表示对中国文化热爱和尊重,对上海大秀取消的无比遗憾等,并没有正式道歉。

显然杜嘉班纳轻视了所犯错误,风波并未就此平息。仅娱乐圈、模特圈纷纷表示拒绝同杜嘉班纳合作,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都随之下架,各地实体门店也是门庭冷落。

没有中国市场,杜嘉班纳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淘汰。意识到事态严重的杜嘉班纳,终于在11月23日晚发布了两位设计师暨联合创始人录制的道歉视频。

一拖再拖的道歉视频遭到国内网友傲慢和无诚意的指责。他们认为事件原因并非是道歉视频中所说的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偏差,而是无知和歧视。甚至意大利电视台Nove的一档热播模仿秀节目也讽刺了D&G道歉的不真诚、口是心非,并批评了意大利人一直对中国人有太多的陈见。

此前已经有几个欧美时尚品牌曾因文化错误或侮辱行为而受到指责抵制。早在2007年德国品牌Philipp Plein生产过一批背部印有辱华标语的T恤,遭到中国留学生的强烈抗议。对此Philipp Plein方的解释是为了表达“不想随大流,加入生产廉价时装及服装的时代潮流”,以幽默的形式讽刺造假。虽然因为当时的Philipp Plein还没有进入中国,所以这件事也没有在国内引起太多关注,但却给品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污点。8年后, Philipp Plein推行在中国的扩张计划时,此事再次被网友翻出来而遭到抵制。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11年前因反犹太言论被辞退的Dior设计师John Galliano。尽管他才华横溢,在娱乐圈、时尚圈及政界都有大量拥趸,但因为他错误的言论触碰了政治性原则,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香奈儿设计师 Karl Lagerfeld公开批评说,“……这对时尚界的影响太坏了,人们会觉得每个设计师和时尚就是这样子的。”

因为杜嘉班纳涉嫌辱华事件影响十分恶劣,也引发了其他国际时尚品牌的关注,纷纷表态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不过,有业内人士评论指出,不要误以为将东方元素生搬硬套、任意挪用到自己的品牌中,就代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用刻意的、缺乏美感的中国元素设计来主动靠近中国消费者,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市场意图有多么地明显。比如2015年Burberry推出的“福”字围巾,招来批评声浪如潮。一位网友讽刺说,“与一些有宫保鸡丁刺青的外国人相比,这个福字算是有品多了。”

还记得“维多利亚的秘密”2016年巴黎大秀中,一位超模裹着金光闪闪的龙走了出来。“维秘是多么居高临下,才会认为只要给模特裹上一条龙,就可以与中国的消费者建立联系?”《Vogue》执行主编 Helin Jung 撰文批评说。

有网友发文给杜嘉班纳科普了筷子文化,比傲慢更致命的是无知偏见,它会让中国年轻一代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直接选择无视,或者寻找能够得到他们认可的替代品。他们对奢侈品的态度观念早已发生变化,再大牌的奢侈品也不会令他们盲目追随,他们不会推崇大卖的标志性logo,他们需要的是一种价值认同而非炫富。(编辑严葭淇 主编王义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