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愚人之心” 是初心---《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读后感

作者:司德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12 10:19:38

摘要:《道德经》第六十五章的理解历来分歧较大。有人说老子是以愚民政策治国,也有的说老子是反智的。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回答肯定是否定的。那又应该如何理解这章呢?答案还得从《道德经》中找到。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的理解历来分歧较大。有人说老子是以愚民政策治国,也有的说老子是反智的。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回答肯定是否定的。那又应该如何理解这章呢?答案还得从《道德经》中找到。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古代的时候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育百姓明白什么是大道,而是用道的敦朴去教育和引导百姓。百姓难以统治就在于群众的智慧无穷无尽。所以,想单单凭借智慧之巧去治国,是国家的灾难;不以智慧之巧治国是国家的幸福。知道这两种方法,也就有了治国的法式。永远记住这个法式,就抓住了治国的规律,这就叫玄德。玄德是非常深奥,非常深远的啊。与事物完全相反。但它是万事万物运行的大顺序。

一,什么是老子的“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测。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抱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十五章)

这段话可以有两种态度的解释。

书中本义是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是微妙玄三者都通达的,他理解事物达到深不可测的程度。所以一般人难以理解。但也不是绝对的不能了解,只能从表面,勉强地对他加以形容:他是小心谨慎的,就像冬天踩着冰过河;他很警觉,就像害怕邻国的进攻;他恭恭敬敬好像在做客;他潇洒的似冰雪消融;他敦厚得好像木讷;他思维旷远得就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像浑浊的水一样能够包容。世上有那一个人可以在混乱世俗的生活中,像浑浊的水,慢慢地澄清?又有那一个世俗的人能静极生动?保持这种修道的状态而不自满,正因为他不自满,所以他可以去旧生新。

然而世俗的话并不这么说。善为道者在世人眼里由于深不可测,即使说了也理解不了,就像故作高深的人。他谨小慎微的样子,像冬天踩在冰河上。胆小怕事,如同随时防备四边的邻国欺凌。他在那里都拘谨木讷,像在做客。他散漫的像冰化了一样乱流。这人粗看像个明白人,仔细瞧,又像幽深的山谷,看不清楚。糊糊涂涂的就像混浊的水。当然这个世俗不屑一顾的人,是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本领的。他自身能够推陈出新,生生不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四十一章)善为道者的行为在普通人眼里是可笑的,如果不可笑,反而就不是善为道者了。

二、何为老子的“明”

善为道者的明,也就是老子眼中的明。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了九个“明”字,可以视为老子对“明”的表述。

老子认为具有玄德的人可以“明白四达”(第十章),四面八方没有什么不懂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三章)。了解别人是智慧,人们习惯于睁眼向外看,并因此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很少有人深入地了解自己。“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五十四章)懂得自己才是真正的明白人。善为道者是关于自己的“微妙玄”皆“通”的人,因此,才深不可测,才可以成为“自知者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人。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了自知之明,可以由此及彼,由己达人。

老子还倡导“袭明”:“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二十七章)。在老子看来世上是没有废弃的东西的。世俗追求的宝贝是宝贝,世俗丢弃的垃圾也是资源。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如果仅仅是爱世俗的宝贝,不重视垃圾,即使这人看上去很聪明,其实是非常迷糊的。当今世界生产力如此发达,前所未有,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前所未有。如果不重视垃圾,人们就将被垃圾所埋没。这才是认识世界的关键。“袭”本义是裹尸衣,随着尸体一起埋葬。这种“明”如同垃圾一样,被人遗弃。所以,叫做“袭明”。

老子又提出要掌握“微明”,“搏之不得名曰微”(十四章)。抓不到的东西叫作“微”。“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三十六章)抓不到的东西要抓到,是说见别人所未见,发现问题于萌芽状态,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俗话说“是疖子总要出头”。“张之”“强之”“兴之”“与之”都是因势利导,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去解决问题。这就叫“微明”,也就是见事于未明。

老子认为“明道若昧”(四十一章),如同当今晚上开车,对方的车光线很亮,自己的车反而看不清道路。也可以理解为“明白四达”的人,在世俗看来就象个愚昧的人。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就是明察秋毫。“用其光,复归其明”是由小明找到大明,小明中隐藏着大明。就是见微知著。就是通过借助局部问题的正确认识,找到隐藏其中的整体的发展规律。局部是整体的一部分,局部的发展规律服从于整体的发展规律。看清局部的发展现象,由此去了解整体的发展趋势。如此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是“袭常”,被裹藏起来的“常”。看起来是小小的事物,其实,小中有大,小事物隐藏着大规律。也就是以小见大的本领。

因此,老子认为“知常曰明”(十六章)。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是真正的明白人。这才是老子眼中的明白人,但在世俗的眼中就是一个傻乎乎的人,一个愚痴的人。他否定的是自见之明,“不自见故明,不自 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反对的是世俗的聪明才智。真正的聪明才智是知道,真正有聪明才智的人是善为道者,也就是具有“玄德”的人。

“明民”,如果按照老子的“明”去要求百姓,即使是今天也是一个浩大的教育工程。何况人人都去修道,知道,人人都成为善为道者,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平常的人还是过平凡的生活。善为道者注定是少数人的生活。所以不是让百姓都去明道,而是让百姓接受道的影响,成为具有敦厚民风的人,这对于治国是有极大好处的。

为什么说这个“愚”字,近乎道呢?

三,愚思在心

智源于知,是知的后起字,本义是聪明,智力强。

《道德经》中对智也有描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仁义是大道废弛,道德堕落后产生的,智谋权术代替敦朴厚道,就会产生严重的虚伪狡诈的行为;家人不和,才有孝子慈父。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既不要圣人的权威,也不要虚伪狡诈,回归自然天真淳朴的生活,这对于老百姓利莫大焉。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七章)善于做事的人的成功经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善于做事的人的失败教训,可供我们借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三章)知道一个个不同的人是智慧不少,倒不如仅仅真正懂得自己一个人,这是真聪明。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三十八章)道不断地丧失,一直走到虚有其表,这才是真正的愚蠢开始了。老子眼中的愚是离道越远越愚。“我愚人之心也哉”。(二十章)老子是以世俗之人的口吻自嘲自己,我就是个世人看来心眼愚昧的人啊。但在善为道者眼中是高人。是“微妙玄通,深不可测”的人。

《道德经》中知字是中性字。智字智力很强的意思,在思想行为上超过了知字,按今天的话说就是耍聪明,卖弄聪明才智的意思。“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五十五章)物极必反。

老子的愚与智是有判断标准的,就是道。离道越远是真愚,离道越近是真明。世人眼中的愚其实是老子的明。是具有“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五十四章)的“自知之明”的真,是“自知之明”的道。

因此“将以愚之”,并非愚民政策。老子的“愚”,就是“朴”,是真朴自然,返璞归真,就是道。是以道去影响民众,引导民众。

愚与智深层次体现的是治民的真情与假意。真情在世人看来是愚,在善为道者是“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的赤子之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善为道者的心与百姓的心是心心相映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初心。愚是简单,愚心,也是一心。智是复杂,智巧之心就是心思复杂。老子的愚人之心究其实是一颗赤子之初心,赤子之真心。

更何况治国者总是少数,百姓总是多数。以少数人的智慧去对付多数人的智慧,是不可取的。千千万万的百姓的聪明才智更是无可穷尽。与人民大众比聪明才智,总有一天会黔驴技穷。所以老子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老子是说在治国之道上要用笨办法,愚办法,朴办法,也就是用道去引导大众,用规律去指导治国。也就是以道所要求的“愚之”办法。自然是无限的朴,其实也是无限的巧。治国也是这样,以不变的应万变,以不变的道,应万变的心,看似愚朴,实是至巧。道是至愚至朴,又是至巧至妙的。

有人认为老子是反智的,也就是否定一切聪明才智。施行的是愚民政策。真的是这样的吗?字面上看似乎是这样的,究其实,并非如此。老子只是提倡以归真的朴心去对待百姓,而不是以少数统治者的智巧之心去对付百姓无穷的智慧。

四,楷式在心

“知此两者亦楷式。”“此两者”无疑是“以智治国”和“不以智治国”。“楷式”就是样板,法式。老子认为世上的治国之道本质上都是这两种方法的变化。此两者同出于智,是用和不用的区别。“此两者”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出现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说的是有和无是同源而生,只是叫法的区别。也就是“玄同”,将看似不同的东西,相反的事物,奇妙地统一在一起。今天的话叫矛盾,或叫对立统一规律。“楷式”是老子对于规律的一种比喻的说法。

关于楷式,老子还有一句话,“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二十二章)《说文解字》解释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无论事物如何曲直,洼盈,弊新,少多的变化,圣人心中抱定只有一个法式,一个原则。这个一就既包含了事物的对立矛盾的变化,又将矛盾的方统一起来。这个“一”就是道。它既可以是事物终极的道,也可以是一个个具体事物的道。

也是老子的另一句话“万物皆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万事万物由矛盾组成(负阴抱阳),矛盾产生事物的运动(冲气),事物统一于运动变化的矛盾之中(和)。一个“皆”字,说的是事物的普遍结构,概莫能外的结构。是事物结构形式,也是老子说的“常”。也就是道。老子是以道的不变应对天下的万变。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万事万物都有矛盾的双方,而非仅仅是只有自己。即使是自己也是由矛盾的双方组成,要考量双方的运动变化,偏听偏信必定影响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常知楷式,是谓玄德。”常知就是楷式在心,随时可用。常知楷式就是掌握规律,掌握道。“玄德”是道对获得的具体体现,是不得之得,一心利他,最后利己。

从治国的手段上看老子倡导的方法似乎也是“愚”的,坚持以一“愚”应对万智,抱定以道的不变应对社会的万变。

五.反思在心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德”是内化于心的道,外化于形。是无形的道在思想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第一章)玄是有和无的统一,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是对立的统一。老子的“玄德”看上去就是与世俗行为相背的傻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世人都是想财物越多越好,名声越大越好。玄德之人到好,生养了万事万物,成就了万事万物,并不依靠它,占有它。世人受贪欲之心的驱使,一味占有。而明道的人懂得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会向自身的相反的方向转化。“玄德”的道理又深,又远。如何深,每一个事物的个体深入其内部,无法见底。每一个事物的外部,无边无际。不知它们何时,从那来;也不知最终,会到那里去。

不但事物本身是玄的,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也是玄的,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是走向它的反面,灭亡。事物自身和变化发展看起来都是一正一反,似乎是很别扭,但这别扭的表象里其实隐藏的是万事万物顺行的规律,是宇宙变化最大的顺序。事物矛盾运动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方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矛盾双方的对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弱小的事物,只要依道而行,道就有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万事万物都在有和无的运动变化之中。无论是看不见的微小个体,还是无边无际的宇宙,它们看似无序,终归是有序地运动变化着。都是因为其内在或外在表现出来的相反性质,它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对立双方的矛盾运动变化的结果都是走向它们的反面。对立统一规律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在老子眼中就是“玄德”,就是道。

“玄德”之心是世人眼中的愚心,却是真心,初心,道心。

编辑:张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