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台海观澜 台大校长案,蔡当局黔驴技穷,管中闵有望十月前就任

作者:王义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18 11:13:46

摘要:笔者预测,蔡英文当局将在台大学生的压力下屈服,管中闵将在十月前就任台大校长。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蔡当局一意孤行、一条路走到黑,她将赔上2020年大选。

王义伟

6月29日,蔡英文参加台三军六校联合毕业典礼,夸张的安保措施成为岛内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不但蔡英文车队所经之处,被围得密不透蛋(路边加装防蛋网,防止抗议民众冲车队扔鸡蛋),还差点把途经的一所小学关闭一天(本来蔡当局安保部门勒令小学关闭一天,经舆论抗议撤销)。

铜墙铁壁般的保护,达到了蔡英文听不见(抗议声音)、看不见(抗议群众)的标准,论功行赏,时任“内政部长”叶俊荣功莫大焉。

但是叶俊荣没有想到的是,蔡英文不是赏赐他,而是给他加了更重的担子,一纸调令,将他调任“教育部长”,直接面对台大校长这个棘手的案子。

依据笔者的观察,之前统帅全台警力的叶俊荣,面对台湾大学的这群知识分子,怯阵了。

怯阵的最主要表现,是语无伦次。

7月12日,在确认自己将就任“教育部长”之后,叶俊荣主动召开了记者会。走进会场之后,他第一句话就口误了,说自己虽然“人还在‘教育部’”,现场哄堂大笑。

7月13日,台“内政部”召开欢送会送别叶俊荣。他在台上演讲,讲着讲着又口误了,说“我如果继续讲下去,你们会没办法下班,我不能在‘教育部’的最后一天,还让大家做这种苦事”。

人还在“内政部”没走呢,却在正式、严肃的场合接连口误说出“教育部”,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自从调岗的任命下达后,“教育部”以及管中闵案,已经成了叶俊荣的一块心病,他心里老想着这件事,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对这件事如何处理心里没有底,所以才频频口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笔者猜测,叶俊荣如果夜里做梦,应该也会梦见管中闵找上门来跟他要校长任命书,后面跟着人山人海的台大师生。

一个警察头子,心理素质如此差劲,实在是不应该。

回到管中闵案,叶俊荣此次就任“教育部长”,应该是带着一个解决方案去的。

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外界不得而知,但从叶俊荣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叶俊荣对外宣称,解决台大校长问题,有三条路:第一,重启遴选。这是“教育部”希望看到的,但是台大不愿意,此路已被堵死;第二,司法处理。现在台大有三组人提起诉愿(等同于大陆的行政复议),“教育部”对此表示尊重,但这条路旷日废时,耽误时间太久,也不好;第三条路,协商沟通。叶俊荣希望与相关当事人,建立互信沟通讨论,“这样才是有温度的程序”。

叶俊荣还说:“未来一两个月是处理台大校长案的黄金时期”。此话大有深意,后文分析。

笔者认为,叶俊荣所谓的三条路,其实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台大、和管中闵进行勾兑谈判。对蔡英文当局而言,这样的勾兑谈判,最好的结局,是劝退管中闵,让管中闵主动声明退出,然后台大再次启动遴选。因为管中闵退出了,再次遴选的当选人,是其他人。这样的结局,蔡当局最满意。

如果达不到上述结局,能够劝说台大重新遴选,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重新遴选,蔡当局就可以从中作梗。作梗成了,换成另一个人当选台大校长,最好;作梗不成,还是管中闵当选,蔡当局勉强接受。

对于叶俊荣递过来的橄榄枝,台大方面,回绝了。

台大方面发布声明,一方面肯定叶俊荣的诚意(这是正常的社交礼仪,伸手不打笑脸人),另一方面也强调“依法行政,尊重大学自治”是不容妥协的原则,台大遴选委员会立场从未改变,盼叶俊荣尽速聘任管中闵为台大校长。

台大拒绝沟通,拒绝勾兑,叶俊荣口袋里的解决方案,也就拿不出手了。

回到前面所述的所谓黄金时期。按道理,这句话应该是藏在叶俊荣的肚子里,不敢说出口的。

因为,未来的一个多月,是假期,学生们都放假了。对于蔡英文当局而言,学生的缺席,是解决校长案的天赐良机。

一个多月后,学生回到校园,台湾大学对抗蔡当局,恢复满血状态。而且,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为了管爷就任校长,师兄师姐们已经在今年5月发起一波“新五四运动”、校园挂满黄丝带了,我们这些师弟师妹,岂能落后?

在新生入校之后,如果届时管中闵还没有就任校长,台大学生将发起新一轮学潮,直逼蔡英文当局。

这是大概率事件。

在台大校长事件上,蔡英文当局一再误判形势,不但耗费了民进党的名声和支持率,也快要错失最后的解决时机。等到学生运动再次兴起、风云变色之际,蔡英文当局除了无条件任命管中闵就任校长,怕是别无选择了。

和学生对抗,任何一个政权都讨不到便宜,要么彻底失败,要么即使表面胜利也会受严重内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笔者预测,蔡英文当局将在台大学生的压力下屈服,管中闵将在十月前就任台大校长。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蔡当局一意孤行、一条路走到黑,她将赔上2020年大选。

不信走着瞧。(主编王义伟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