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8天新增1000亿 地方债发债高峰到来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22 17:58:44

摘要:机构普遍预计,加入新增债后,接下来地方债发行规模将大增,二季度地方新增债供给将达6000亿元,整体地方债(置换债+新增债)供给将达1.8-1.9万亿元,二季度将迎来地方债发行高潮。

8天新增1000亿 地方债发债高峰到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5月29日开闸,至6月6日,地方政府共发行新增债超1000亿元,地方债发行正在提速。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53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71亿元,置换债券3382亿元。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由于今年1-4月发行的地方债全部为置换债,地方债发行节奏明显滞后。前5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766亿元,不到去年同期发行量的2/3,其中置换债规模为8595亿元,新增地方债规模为171亿元。

由于今年一季度发债较为缓慢,在光大证券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看来,目前地方政府发债额度可能难以满足融资需求。

不过,地方债发债高峰即将到来。

机构普遍预计,加入新增债后,接下来地方债发行规模将大增,二季度地方新增债供给将达6000亿元,整体地方债(置换债+新增债)供给将达1.8-1.9万亿元,二季度将迎来地方债发行高潮。

发债加速

事实上,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呈现更多新特点。

6月20日,天津市省财政局正式招标发行15亿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首单棚改专项债花落天津。棚改专项债券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一个创新品种,对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和风险、改善民生住房、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这不是今年债券市场的唯一新面孔。

今年5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公开发行的普通专项债券,增加15年、20年期限。这是首次出现超长期专项债。

“未来发债重点或将是各类专项债。”徐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近年来,棚改、土地储备、收费公路、轨道交通等专项债券,显示出我国打造中国版“市政债”的雄伟蓝图。

事实上,地方专项债额度在逐年增加,仅棚改专项债的试点规模或达2000亿元至3000亿元。有分析师认为,下阶段专项债将成为地方债市场发展重点。

按照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地方一般债规模约8300亿元,地方专项债规模约13500亿元,因此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量预计为21800亿元,较2017年增加5500亿元。

不过,与前两年相比,今年地方债发行较滞后。截至5月,2018年地方债总体发行规模仍较小。Wind的数据显示,2-5月共发行地方债8766亿元,分别为2016年和2017年同期发行规模的34%和65%。

从发行利率看,在当前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流动性维持适度宽松的总体基调下,债券发行利率将总体保持平稳。此外,伴随地方债务管理持续规范透明,地方政府债券作为地方政府的唯一举债渠道,其市场化水平将持续提升,地方债市场的发行定价机制、投资者结构等要素将随之完善,一级市场活跃度持续加强。

由于今年是政府债务置换的最后一年,若地方债置换要如期在8月底前完成,则二季度地方债置换的压力将会加大。受此影响,各省新增债券的发行规模出现大幅下滑,目前仅5月份有新增债券发行,发行规模仅171亿元,剩下占比约98%的地方政府债用于置换存量债务或借新还旧。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分析师董瑜亮表示,预计发行人会加快债券置换进度。在置换工作完成之后,地方债的重点将从存量待置换债转向新增债。

5月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财库〔2018〕61号,下称“61号文”),2018年地方新增债发行启动的信号随之到来。

事实上,从地方政府债的一般发行节奏看,每年的二季度是地方政府债的发行高峰期。如果参照2017年的地方债发行节奏,未来6月、7月、8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将明显抬升。华创证券固收研究指出,地方政府债供给压力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其中二季度预计发行量为16196.97亿元,相较去年增加2332.28亿元;三季度发行量预计为19517.22亿元,相较去年增加2810.38亿元。

截至2018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6272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04526亿元,专项债务61746亿元;政府债券156038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0234亿元。

防风险仍是主要任务

火热的发债背后,是有关部门着力防控地方债的风险。

6月20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2017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时表示,去年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

首当其冲的就是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及时完善监管政策,印发有关文件,严格禁止地方政府借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同时,严查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督,组织核查部分市县和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融资担保问题,依法查处,问责到人,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

在严堵“后门”的同时,进一步开好“前门”,支持地方依法举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继续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试点发行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领域合理融资需求。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多,风险也在继续蔓延。特别是对于融资平台的隐性债务问题要多加防范。”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翁孟勇也对刘昆提出要去,表示隐性债务到底是多少,在中央特别强调金融风险防控的情况下,可能得有一些说法,向人大有递交报告。

“隐性债务的底数是可以摸清的,也必须应该摸清的,关键是我们是不是下决心。”翁孟勇表示。

在温来成看来,尽管2015年以后财政部对于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进行了甄别,从法律制度上来讲,已经切断了平台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转型还比较缓慢。而且这种过渡期越长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健康运行风险越大,因此要加快投融资平台的转型。撤销大多数的投融资建设平台,只需适当保留少数有能力的投融资平台公司,而且这些公司也最好走一般国有企业的道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