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人大国发院:西部投资下隐含债务风险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17 19:24:39

摘要:“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宏观经济会进入相对平稳的时期。”12月16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信息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范志勇代表课题组做分析报告时表示。

人大国发院:西部投资下隐含债务风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时至年末,总结和期许如期到来。

“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宏观经济会进入相对平稳的时期。”12月16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信息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范志勇代表课题组做分析报告时表示。

报告显示,从11月份数据来看,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平稳期,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下降,但缺乏实现快速反弹的支撑。

预测GDP为6.5%

“目前新的体量不够,不能完全承接经济增长方式转化带来的冲击;告别旧经济能不能立竿见影、痛下决心,这是有争议的地方。明年,基建投资将下一个台阶,制造业投资有可能会回升,但上不了很大的台阶。这样的情况下,明年中国GDP还是略微放缓,目前预测是6.5%。我相信在下一步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经济增速目标跟去年差不多。” 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钟正生表示。

从11月的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6.1%,制造业增长率6.8%,没有出现“新周期”类似的高反弹,也没有出现急速下滑;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基本保持平稳状态,10月份同比增长率1.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同比由负转正,而且涨幅相对比较快。11月,PPI同比涨幅5.8%,比上一个月下降了1.1个百分点。细分来看工业品出厂价格里生产资料的涨幅为7.5%,远远超过生活资料。

“需求方面,我们对工业品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起稳有强烈的支撑,包括上游需求;供给方面,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以及环保监督对供给确实造成一定的冲击;此外,由于工业品、很多矿产品大量依赖海外进口,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比较快的涨幅,必然会对国内价格造成冲击;加上PPI价格指数本身的惯性相对较强,所以价格上涨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导致了2017年PPI指数一直上升。”范志勇表示。

不过,尽管去产能和强化环境等供给侧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上游产品价格,但同时有助于改善上游企业的利润并加速去杠杆过程。

警惕西部债务风险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近两年的去杠杆大多是金融部门、企业部门的去杠杆,同时说要稳定政府部门,但实际上政府部门债务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金融风险明年可能会比今年更敏感。因为去杠杆在初期很容易取得成效,但明年整个大的金融体系去杠杆将进入攻坚阶段。首先是资管新规,整个资管大概规模100多万亿,资管新规落地的力度、节奏、效果,实际上对整个中国金融运行会产生很大影响,资管新规本身在去杠杆,但如果力度掌控不好,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会有很大打击。这需要警惕。”东兴证券副总经理银国宏表示。

“我们过去是加杠杆稳增长,因此它是一个稳增长过程的风险积累期,下一步要转化成降杠杆的风险释放期,金融周期首先发生逆转。上坡容易下坡难,风险积累很快,但风险释放却很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

在刘元春看来,在目前去杠杆、控风险的这种压力下,地方政府的债务,特别是隐性化和增长速度,比以往还要快还要猛。

一个例子是,西部投资下隐含的债务风险。

“西部省区普遍都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超过GDP规模,特别在西北地区,很多债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这20多年来超强力度转移支付之后,我认为预期回报率是很成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债市场可能需要对西部那些省区给予更多的警惕。”梅新育表示。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方面,目前企稳,尽管没有出现快速下降,但也没有增长,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但其持有的大量银行定期存款增加了资金使用成本,导致杠杆率扭曲。人民币汇率和资本跨境流动趋于平稳,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整体可控。

除了债务问题,报告还显示,11月份体现出的中国货币政策特点就是趋紧。一方面,无论是同业拆借,还是债券回购短期利率都在同比上升;长期利率,以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例,也在上升。利率上升后,虽然杠杆率下降,但同时借债者的资金使用成本上升,对于宏观经济尚没有实现完全复苏状况下,实际上是把双刃剑。

“货币政策趋紧,对我们应对美国最近开始的加息和缩表,实际上帮我们赢得了一部分的支持。”范志勇表示。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