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力度空前,“包容性增长”如何助力完成“4000万人脱贫”任务

作者:王晓慧 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27 21:21:49

摘要:“过去30多年,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目前我们还在继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要使剩余的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致辞时表示。

脱贫攻坚力度空前,“包容性增长”如何助力完成“4000万人脱贫”任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张智 大连报道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政治局会议上发出军令状:未来5年实现7000万人的脱贫。如今,脱贫已进入攻坚阶段,如期脱贫是硬任务。

“过去30多年,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目前我们还在继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要使剩余的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致辞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很不容易,如今,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三张保障网,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它覆盖面很广,我们还设法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实施农村脱贫攻坚、城镇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

根据推算,到2020年要使剩余的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如此算来,一年半的时间,我国已完成了3000余万人的脱贫任务,超额完成了脱贫任务。

超额完成脱贫任务

2015年测算,中国共有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2020年前,要陆续帮助其实现脱贫。具体说来,未来5年,要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而且根据扶贫工作的客观规律,最早一批人脱贫相对容易,越往后则难度越大。因此,精准扶贫就成了关键词。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历史上反贫困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未来五年各地区各部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制定相关扶贫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贫困人口。

如今,李克强表示,到2020年要使剩余的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速度明显快于预期。

包容性的增长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硬骨头,如期脱贫是硬任务,我国的脱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然而,脱贫攻坚越往后工作越难做,毕竟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文彪曾表示,目前,我国还有4000多万人口没有脱贫,这400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荒漠化地区、石漠化地区等生态脆弱的地区,在这个地方扶贫攻坚是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贫中之贫,难度很大,既要解决生态问题,还要解决他们富起来的问题。

就此,王文彪建议,生态脆弱的地区更需要进行精准扶贫,同时需要解决三重问题:既要解决绿起来的问题,还要解决富起来的问题;既要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也要解决他们的生态问题;既要解决他们的产业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只有这样,我们这几年的扶贫攻坚才能站得稳、立得住、不返贫、可持续。

“中国曾经有1亿多人生活在城镇棚户区,过去8年我们改造了3000多万套房屋,让8千多万居民住上了新楼房,这几乎相当于一个较大国家的人口总量。中国包容性的增长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地更好,更有尊严,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李克强表示,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新的供给和需求,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也给各方带来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更加便利地创业、创新、创富。

比如,在中国偏远山区里的农民,他们的特色农产品也能够在一两天之内通过网购、快递,迅速进入中国的大城市,价格是在当地销售的若干倍。这个事例表明,如果我们充分地把这些机遇提供给所有人,只要他们有能力而且愿意创造,他们获得的就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融通发展,催生了更多的新领军者。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