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华夏十大好书年中榜 应许之地与安全之所

作者:吴小曼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05 22:55:13

摘要:“华夏好书年中榜”是半年评选一次,由本报文化版面编辑根据该年度上半年各出版社提供的新书书目、结合市场销售数据及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的畅销书榜而综合出的“十大好书榜单”,主要以社科人文等非虚构类图书为主,当然我们也兼顾了财经、虚构类新书中的好书,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份更全面、客观、公正的“好书榜单”。

2016华夏十大好书年中榜 应许之地与安全之所

华夏时报 吴小曼

相对于“华夏年度好书榜”一年一度的“专家评选”,“华夏好书年中榜”是半年评选一次,由本报文化版面编辑根据该年度上半年各出版社提供的新书书目、结合市场销售数据及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的畅销书榜而综合出的“十大好书榜单”,主要以社科人文等非虚构类图书为主,当然我们也兼顾了财经、虚构类新书中的好书,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份更全面、客观、公正的“好书榜单”。

而既然是“好书榜单”,就不能以图书的销售数据与畅销情况来作为评选标准,我们主要参照了豆瓣书评、出版社编辑推荐及专业人士的意见为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销售数据,而制作出了这一份“年中好书榜单”。肯定也有好书遗漏,希望有更多的好书人能提供自己的“好书书单”,这样,我们在年底就可制作出一份多方参与、更权威的“年度好书榜”,以飨读者。

《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

每年7月4日至6日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今年是美国独立建国240周年,

适逢译林社出版了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戈登·S·伍德代表作

《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

由此在中国学界与普通民众中引起很大反响。

“独立战争拉开了美国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

美国国父们也开始了思想上的探索与交锋。

如何防止政府权力的专断和扩张,

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如何防止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侵害,

对民选代表的权利加以提防?”

这些建国先贤们经过旷日持久的交锋与辩论,

多方寻找答案,最后打造出一套全新的政治体制,美国人何其幸运!

他们没有沦入“法国大革命的人伦泥潭”,而是走进了“安全的应许之地”,

这得益于他们的寻找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回到了英国自由的理性传统中,

综合欧洲的自然法,最后结出美国宪法硕果。

《打造新世界》

与《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可以比较着阅读的是

中国台湾政论作家杨照创作的《打造新世界》,

这也是一部非常通俗易懂可以全面了解美国的制宪会议与建国方略的书。

杨照以他在美国的自身经历、结合美国历史与《美国宪法》等,

以独特视野解读了“新世界”的历史使命及它对人类政治文明建构的深远影响。

在作者看来,两三百年来,

从西方开始,“现代”的生活模式、

系统逐渐笼罩、改变甚至统一了全世界。

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我们摆脱不了这个事实。

现代观念、原则、规律像空气般包围着我们,

从而决定了我们如何生活、如何感受、如何看待自己和外在世界。

《极简人类史》

与以色列年轻的历史学家尤瓦尔的《人类简史》不同,

《极简人类史》是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来探讨人类历史。

《人类简史》是2015年一部很有分量的“历史著作”,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并不着眼于“历史事件”,

而是透过事件来揭示历史计划与目的,这个目的看似毫无章法,

但它背后却在向着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演进,

人类飞速发展你可以看成是受“虚构的文学”影响,也可以看成是上帝的作为,

而人类最终的胜出乃是建立在一种“精神的共同体”上,

恰如“美国的政治制度”,

它就是建立在人类公共的精神诉求上。

也就是普适的政治制度与普适信仰将最终“终结历史”。

《极简人类史》是2016年的历史类新书,它涵盖的范围从人类历史到宇宙历史。

相较于近年来的“小历史”视角,《极简人类史》则是以“大历史”作为研究范畴。

它的宇宙起始对于“自然主义者”可能是一个挑战,

科学主义者与自然主义者都倾向于宇宙的自有与永有,

他们并不相信宇宙有起点与终点,而《极简人类史》却倾向于宇宙有一个“造物主”,

是它在主导着整个宇宙与人类的进程。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耶路撒冷三千年》是持续两年来的历史畅销历,

作者以浅显的笔墨描写耶路撒冷3000年来的历史变迁,而《我的应许之地:

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主要是讲述以色列的建国史,

但其背景却是犹太民族3000年来的历史动荡与聚散离合。

《我的应许之地》作者曾参与过“中东战争”,他现为以色列历史学家。

该书以家族视角,来揭示以色列与巴基斯坦的冲突根源。

作者从曾祖父写起,

这位来自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如何从一个年轻农夫,

购入阿拉伯邻居土地,然后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荣,

然而1948年“联合国巴以分治”,

使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居之间因不同的政治诉求而走向民族对立。

今天,以色列人是赢得了最终胜利,还是深陷巨大危机,精神力衰退,

他们能否复兴和救赎自我,挽救应许之地?这不得不说是以色列的一部现代史诗。

《尼赫鲁世界史》

尼赫鲁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同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1931年,他在监狱的3年时间回顾了世界历史与人类文明的进程,

由此写作了这部世界通史。

《尼赫鲁世界史》中译本精选了尼赫鲁著述中比较重要、精彩的历史篇章。

从文明建立之初到20世纪,跨越5000年时间。

尼赫鲁重新审视了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中国、阿拉伯、土耳其、西欧、俄国、

美国等伟大文明的历史命运;

从亚历山大大帝、阿育王到成吉思汗、拿破仑,再到列宁、甘地、凯末尔,

尼赫鲁拨开众多伟人身上的历史光环,中肯地评析了他们的功过得失。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7月底是法国“大革命纪念日”,法国旅游城市尼斯却发生恐怖袭击,欧洲再次陷入安全危机,

法国作为世俗主义与多元文化践行得比较好的国家,却因“反恐不力”被诟病,

左翼思想家齐泽克就指责“自由主义不能救欧洲”,意思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终结恐怖主义。

同样回到历史源头,英国作家西拉里·曼特尔的历史小说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则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激荡根源。

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人文思潮与革命主张涌现,结果革命却吞噬了革命者,

法国并没有走向真正的“共和”,而是走向了血腥与专制。

1789年,三个外省青年,在历史的转折时期,走上前台,

他们是患有口吃的穆兰、丹东与罗伯斯庇尔,这三个年轻人指挥了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抗击欧洲列强包括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结果屠刀却迟迟不愿放下,

他们把大量的革命者也裹挟了进去,结果最终自己也被裹挟在浩荡的革命洪流中。

有历史学家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今天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人,

也需要吸取思想营养与历史教训,

因而,近年来与此思想、历史相关的书籍一直都有庞大的读者群。

《红书》

严格说,《红书》不是一部新书,2014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过,

日前中信出版社重新包装出版,在读者中引起反响,

可能与国内日益增长的心灵危机与信仰危机相关。

《红书》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日记”,写于1914年至1930年间,

书中有大量的笔记、插图与梦境、灵魂与魔鬼交战等超验的体验,

所以有人怀疑荣格是精神分裂后的意想行为。

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50年后,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

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

从内心探索深处的自我。

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形成私密之作《红书》。

《道金斯传》

《道金斯传》是著名生物学家、

牛津大学教授道金斯的一部自传,

讲述一个“科学家的养成”,

与他以前的《自私的基因》、《上帝的错觉》犀利、偏激相比,

道金斯最新自传却表现出睿智、谦逊的本真来,

他不再嘲讽上帝,

而是对“不可知论”保持审慎态度。

作为“新无神论的旗手”,

道金斯在自传中却以温情的笔墨

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及家族人文历史,

这种看似矛盾的成长经历与变化多端的思想意识

恰恰说明人对于“未知”的渴慕,

他最终走上“达尔文斗犬”的道路,

究竟是出于家族文化的传承还是个人意志,

他其实说得比较含糊,关于生命本质与人类境况,

他表现出一个作家的幽默而非一个生物学家的思辨,

这更是一个科学家真诚的一面。

《不平等经济学》

《不平等经济学》是法国年轻经济学家皮凯蒂今年年初的一部新书。

对于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与“不平等根源”,

皮凯蒂认为我们没有办法由自由市场自身来解决,

这也是他的《21世纪资本论》2014年在美国受到青睐的缘由所在。

作为法国经济学家, 皮凯蒂则把研究重点放在了美国,全球化使美国、

英国等欧美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在加大,

但这种结果上的差距是受竞争影响还是程序的制约,

也就是说是否是因规则的不合理导致的差异,显然作者比较含糊,

他指向了分配的不合理这恰恰是非市场行为而不是自由市场的行为。

而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

财富的创造与积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前进,

随之而来的财富“分配”与“再分配”难题,

也困扰很多人,或许皮凯蒂的书能给我们启迪。

51-鳄鱼街.jpg

《鳄鱼街》

《鳄鱼街》是波兰作家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选集,

他作为欧洲超现实主义画家曾影响了很多波兰诗人与作家。

舒尔茨1892年出生于波兰外省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青年时期学习建筑,

后从事艺术创作与写作,1942年被德国党卫军射杀于街头。

诺奖作家、波兰诗人米沃什在《禁锢的头脑》中写到舒尔茨的忧郁、睿智,

米沃什盛赞他是一位艺术界的“先知”,舒尔茨在《鳄鱼街》中就预言到了犹太人与欧洲的命运。

小说中,他使用了大量奇异的超现实主义手法,用瑰丽的语言,

令人不安的隐喻和不断延伸堆叠出绚烂的场景,来揭示现实的荒诞与苦难,

所以有很多中欧评论家把他与卡夫卡齐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