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国际投行淘金中企被疑吃里扒外

作者:陶盈舟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12 21:28:00

摘要:中铝遭遇力拓“违约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过对如今中国企业的海外征程来说,这条通向“罗马”的路未免有些过于坎坷。
    从今年2月宣布给力拓集团“雪中送炭”的收购计划,到6月份遭到力拓单方面撕毁双方的交易,中铝集团在这场长达4个月之久的交易中似乎仅仅扮演了一名灭火员的角色——不仅帮助力拓集团解除了经济危机,还促使股价上升并与必和必拓再次达成合作,而中铝为此仅得到了力拓支付的1.95亿美元违约金。
    相对于高达195亿美元的交易而言,这笔赔偿金几乎连零头都算不上,“中铝现在不仅成了力拓的踏脚石,而且也成了国际投行淘金的圣地”,北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在这笔跨国并购案宣告流产后,曾担任中铝财务顾问的摩根大通就急速转型成了力拓配股的承销商之一。
    作为央企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跨国交易,中铝收购力拓最终无奈宣布流产,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低至1%的违约金:在享受了4个月来中铝注资带来的股价大涨和连带效应后,力拓仅以不到2亿美元的代价就轻松离场。


“违约门”败走澳洲
央企出海样本的消失
    如果不是因为力拓股价暴涨带来的局面好转,如今中国铝业公司恐怕已经完成了这笔接近20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案,同时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样本。
    只不过这一切随着6月5日力拓集团宣布取消与中铝的交易,转而与必和必拓联合成立铁矿石合资公司而宣告结束,令中铝尴尬的是,此次澳大利亚的败北让它几乎连反击的筹码都没有。
    “对于力拓和必和必拓来说,他们手上还有我们期望的铁矿石,而且在这两家公司的联手推动下,目前国际BDI指数(国际波罗的海综合运费)已经接近4000美元,比3月份几乎上涨了一倍。”长期追踪中国铝业的行业分析师罗荣晋如是告诉记者,这就意味着中铝不仅失去了扩张海外矿产资源的机会,而且再度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中。
    一位深入了解该交易的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在这笔交易中,“中铝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一开始就没能掌握主动权”,看起来中铝是在力拓最困难的时候以溢价收购的方式伸出援手,但是对力拓而言,中铝并不是他们真正考虑合作的对象,他们只是把中铝当成了一个踏脚板,希望借助资金渡过难关。
    实际上,在上述人士看来,力拓如果有诚意的话根本不会在协议中特别注意违约金,并且将其压低至1%。“对方这么明显的意图,缺乏经验的中铝没有注意到就算了,但是有丰富国际经验的投行也没有注意到就显得有些意外了,毕竟双方的财务顾问同样都是国际上知名的投行。”
    巧合的是,无论是中信证券购买贝尔斯登,还是平安保险入股富通银行,甚至中投公司入股黑石集团,这些中国大手笔的海外投资几乎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知名的国际投行担任财务顾问,然而几乎也是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巨额损失,其中平安的损失一度超过95%。


搭车央企“走出去”
国际投行淘金遭质疑

    尽管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海外并购最终以中铝败北而结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淘金的热情。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海外并购投资205亿美元,比2002年的2亿美元增加了100倍,在全球的跨国并购中,中国企业已成为一股新崛起的力量。
    “大批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势必会给这些国际投行更多的机会。”安邦集团分析师徐斌告诉记者,一旦交易成功,这些担任财务顾问的机构就能获得很高的提成,而中途失败,他们大多只能获得部分的服务费用。
    回顾以往的国际并购,无论是平安入股富通,还是中铝最初入股力拓,以致中信泰富的炒汇,财务顾问们都从这些成功的交易中赚取了不菲的佣金,然而相对于寥寥的成功案例,诸多中途流产的交易中,中国企业却都几乎成了遭受损失的一方,而被收购方却能够全身而退。
    “同样的财务顾问,对方总能够寻找到中国企业的漏洞,而中国企业却总是无法找到应对的措施,这确实很令人疑惑。”徐斌表示。事实上,这样的质疑并非偶然,早在中铝最初宣布聘用财务顾问时,业界就曾出现一波争议,因为在担任中铝顾问的同时,摩根大通也与瑞士信贷一起担任力拓的联合经纪商,同一家投行担任交易双方的财务顾问,无论是对力拓还是对中铝,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是推手还是阻力,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出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企业为本,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徐斌指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