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内外交困 ST秦岭重组两月内盖棺

作者:左林丽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18 20:56:00

摘要:内外交困 ST秦岭重组两月内盖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左林丽 北京报道

   继1月18日在陕西千阳投资20亿后,4月8日,海螺水泥(600585.SH)再与陕西礼泉签下43亿大单。三个月内斥资63亿在陕西新建生产线,海螺水泥的扩产或将加速“水深火热”中的ST秦岭(600217.SH)重组或破产。从2005年就开始谋划重组的ST秦岭一直未有结果,如今,由于企业“包袱”过重,ST秦岭的谈判优势日渐削弱。
    4月15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证实:“我们希望尽快找到重组方,预计能在两个月内定下来。”陕西省铜川市国资委主任郭宝仓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巨亏逾3亿
    随着西部地区投资的加速,海螺水泥、冀东水泥(000401.SZ)、中材水泥等相继入陕“圈地”,曾经作为区域老大的秦岭水泥不断受到威胁,由于负债累累而无力还击。
    “陕西省是海螺水泥中西部战略的重要布局省份,目前,计划在千阳县新建2条生产线,在礼泉县新建4条,这些项目将会同时进行。”海螺集团副总经理余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迁安地区的工程已经启动,预计海螺水泥6条线投产时将突破1200万吨的产能。
    冀东水泥比海螺水泥早进军陕西,现如今已是陕西区域水泥行业的龙头。2008年12月24日,秦岭水泥所有落后的湿法生产旧线拆除后,剩下的新型生产线年产能之和约为500万吨,仅仅是冀东水泥在陕西的一半产能。
    比冀东水泥更早进军陕西的还有中材集团,据中材集团企业文化宣传部部长曹永胜介绍,中材集团目前正极力拓展水泥业务,已充分做好了西北战略布局。
    “在东部投资过热,西部尚存空间的市场背景下,陕西水泥市场是实力企业当下的必争之地。”渤海证券分析师唐笑表示,与国内企业一样,外国企业同样觊觎陕西,意大利水泥就是其中的代表。
    “如果不被重组,随着外来竞争的加剧,秦岭水泥破产也会加速。”唐笑说。此外,外来企业加速攻城略地之时,秦岭水泥2008年以3.33亿元的巨额亏损再度深陷破产危机。


陷无人接盘困局
    据悉,秦岭水泥从2005年就开始谋划重组。知情人士透露,包括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中材水泥等之前都希望通过重组秦岭水泥快速实现在陕西省的扩容,而至今,无一家企业谈拢。
    2007年9月,秦岭水泥大股东耀县水泥厂与浙江华伦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却在不久后便由于资金注入纠纷,中止重组。2008年6月,海螺水泥董事会所有成员集体前往铜川拜访秦岭水泥,最终无功而返。
    冀东水泥和秦岭水泥同时在2月17日发布“洽谈转让事宜”的公告,却在3天后,冀东水泥声称“未签任何协议”否定了重组,留下一句“日后是否签订国有法人股权转让协议,具有不确定性”,给人无限猜想。
    “冀东目前没有重组秦岭水泥的任何消息。”3月15日,记者致电冀东水泥董秘办得到此番回复。“从运营成本考虑,冀东水泥重组秦岭水泥并不划算,因为目前冀东的经营压力也很大。”东北证券建材行业分析师周思立说。
    “秦岭水泥作为当地唯一一家上市企业,也是地方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之前铜川地方政府确实有些不舍,以至于重组方大都认为秦岭水泥的要价偏高。”上述知情人士解释说。
    “海螺水泥在企业扩张中看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两种效益都无法实现,那么,扩张行为也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余彪证实,如今新线建设在即,海螺水泥已无暇东顾。


重组两月内敲定
    据郭宝仓透露,相关重组方案将在两个月内定下来。
    “眼下的秦岭水泥已经没有了以往的谈判优势和更多选择的机会,繁重的债务,以及千余人的安置问题将是双方谈判最关键的问题。而越往下拖,将越不利于秦岭水泥。”郭宝仓接受采访时坦言。
    另据了解,与国外水泥产业50%以上的集中度比较,集中度仅有20%的国内水泥具有较大扩容空间。国内企业扩容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投资建设新线,一是通过并购重组。
    “在能建新线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企业不会选择并购。而实际上,尽管国家将严格控制新线审批,其实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政府早已拿到建线的权利,正等待企业投资,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因此,最近一两年内,比起兼并重组,新建生产线依然更吸引企业。”华新水泥战略发展部经理张治平坦述。
    对此,周思立分析认为,比较陕西地区现有的几家实力企业,正欲扩张西北市场的中材水泥或将是秦岭水泥的最佳选择,其原因为:中材水泥具备承接秦岭水泥“包袱”的雄厚实力;身为央企更有谈判优势,且以收购赛马股份为例,中材水泥的收购表现向来出其不意。
    此外,郭宝仓还透露,与华伦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至今仍未终止该协议。而针对秦岭水泥的最终接盘者,秦岭水泥和铜川国资委均未正面回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