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央行的传统(二)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16 23:25:00

摘要:央行是按照一个逻辑在行事的,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有能力者跟着央行站队,没条件者不知不觉受罪。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一直以来都是央行的批评者。尽管一般的批评者都批评央行不够独立,经常受到政府的干预,但是斯蒂格利茨的批评却与众不同,他反而认为像央行行长这样的重要职位,一举一动对每一个人生活的影响都如此巨大,如果仅仅是由总统来任命,然后在其较长的在职时间内完全独立行事,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斯蒂格利茨觉得,既然央行行长如此重要,就应该采取民主议程,而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应该受到监督。这是一个我们很不熟悉的观点,但你不得不认同这一点的经验结果,比如,像格林斯潘这样神一样的美联储主席,从来都是受到资本市场欢迎的,因为“格林斯潘看跌期权”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但是由此产生的最终的泡沫破灭,影响最深的还是最底层的普通人,他们在经济的暴涨又暴跌之后失去了工作,丧失了生活。
    央行行长是谁?资本市场有发言权,但是普通人没有。这不公平!
    在上期专栏《央行的传统》的第一部分中,我介绍了一个美联储的不成文的传统,“对资产价格,美联储的态度是助涨不助跌。”这种来源于“有效市场理论”的信仰,相信市场是有效的,资产价格泡沫不存在,所以,格林斯潘看到了“非理性繁荣”也不愿意有任何作为。美联储的习惯是,在资产价格泡沫产生时任其发展,当资产价格破灭时出手相救。
    格林斯潘是这样,伯南克也是这样,伯南克的下一任会不会也是这样呢?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了资产市场和普通商品市场不同,资产市场不是一个有效市场,而是一个“正反馈”的内在不稳定市场,但是,全球央行行长的行长,新的美联储主席,会放弃美联储旧有的传统,把目光多放在资产价格和信贷泡沫上,而非仅仅是盯着CPI吗?
    现在,市场上最热门的候选人是现任的美联储副主席珍妮·耶伦,就连上面提到的美联储的批评者斯蒂格利茨也投了耶伦的票。
    斯蒂格利茨说:“她也是我在耶鲁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是个绝顶聪明的经济学家,有出色的促成一致的能力,并且其总统顾问委员会主席、旧金山联储银行行长以及美联储副主席的经历证明了她的魄力”,“耶伦不仅理解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也理解劳动力市场”,“经济复苏依然脆弱,政策需要持续性——也为了对美联储的领导的信心和基于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全球合作——耶伦的坚定正是美国决策者所需要的品质。”
    也许耶伦具备了斯蒂格利茨所说的一切品质,但是,如果我们翻阅一下她以往的记录,就会发现,在维护美联储旧有的传统上,她不会是一个颠覆者!
    至少,她还没有勇气直接把货币政策指向资产价格泡沫。只要不试图去识别和在早期就扼杀泡沫,耶伦就会和格林斯潘一样,等到泡沫自己破灭,然后像伯南克一样向市场撒钱。这个资产价格泡沫和信贷泡沫生息的大循环就不会被打破。
    以下是一些耶伦的言论记录。
    2006年1月,这还是在2007年市场出现问题之前,作为美联储理事的耶伦曾经表示,“美联储的政策不应直接针对资产泡沫。如果试图直接针对资产泡沫,可能会不利于经济,除非FED决策者确定这样做可以令经济免受更大冲击。”
    在同一个发言中,耶伦还认为,“个人储蓄率很低且近期甚至为负值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而现在我们都知道,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是因为信贷增长和房价增长形成的“正反馈”。
    2009年11月,在经历了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危机之后,耶伦的态度比2006年有所调整,对待资产价格的观点发生了微妙但还不是根本性的变化。当时,她的说法是,“尽管有证据表明利率调整有助于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但是否应根据资产价格变动来进行调整货币政策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在耶伦看来,货币政策可能有助于控制杠杆化的过大波动,降低系统性风险。降息在市场混乱时期可防止去杠杆化周期导致市场失控崩溃;将利率调高至单纯基于宏观经济形势所要求的水平以上,则可能有助于遏制杠杆化的破坏性累积及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但是,耶伦补充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应开始随着市场走势调整利率政策,而不顾其控制通胀的正常职责。”
    现在的耶伦,其观点应该没有发生更根本的变化,因为她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当下如何防止经济衰退上,放在了QE的退出应该慎之又慎上。这就是央行的传统,在经济增长期,盯住通货膨胀,更准确地说是盯住菜篮子,而在经济衰退期甚至是早期,就大胆地降息放水,稳增长。这样做的结果如何?不对称的操作,将是资产价格泡沫的向上、向上、再向上,因为上面没有天花板,下面有个保护伞。
    美联储是这样一个传统,其他央行又是不是这样一个传统呢?央行是按照一个逻辑在行事的,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有能力者跟着央行站队,没条件者不知不觉受罪。(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